如此前料想的一樣,12月25日召開的一年一度的煤炭訂貨會,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煤電行業在價格問題上的你爭我奪,一直是每年的煤炭訂貨會的主題。今年因為能源短缺問題前所未有地突出,“煤電之爭”自然更加引人注目。
不同的是,往年往往是電力行業的聲勢蓋過煤炭行業———因為電廠是煤炭企業的最大客戶而燃煤市場供應相對充足,而今年由于燃煤告急,引起電荒,賣煤的反而成了老大,
逼著“電老大”開始看煤炭行業的臉色行事。
值得一提的是,煤炭訂貨會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僅有的仍然冠以“訂貨”字
樣的兩個會議之一,從這一點似乎也不難看出“計劃性”。
事實上,雖然國家于1993年放開了煤價,但是因為煤炭是基礎性資源,當時留了一個“尾巴”———即電煤價格由國家計委確定指導價。因此可以說煤價一半市場化,一半計劃。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01年。從2002年開始,國家取消電煤指導價,煤價才開始真正進入市場化。但與此同時,電價卻一直由國家控制。即使在今年的電力體制改革開始之后,五大發電集團的電價依然由國家發改委規定。
于是,當“計劃電”遭遇“市場煤”的時候,沖突便不可避免。
煤炭行業希望按照與市場價相差不大的價格銷售,但是因為火電70%的成本來自燃煤,而大部分電力企業是火電企業,因而壟斷性的電力企業集體抵制,不接受漲價。去年的長沙煤炭訂貨會上,由于雙方在煤炭價格上沒有達成普遍一致,盡管國家計委從中調解,但訂貨會上仍然只按原定價簽訂了40%的國家計劃安排購煤合同。
和往年一樣,在爭鬧聲中,今年的煤炭訂貨會雖然最終由國家發改委出面作出一個大家勉強接受的結果———電價和煤炭價格同時上漲,但是正如業內分析所指出的那樣,它又一次沿襲了歷次煤、電爭端的解決模式:煤電矛盾由于國家的干預暫時得到緩解,但同時新一輪的爭端因此又埋下了伏筆。
不僅如此,多頭管理的弊端在此次能源短缺危機中也顯露無遺。比如發電企業隸屬國資委,調配和定價權由發改委掌控,新成立的電監會負責市場監管。但是由于電監會并非政府機關,無權調配電力,同時也沒有定價權,因此,對于此次電荒危機,電監會似乎并沒有表現出足夠大的作用。
歸根結底,“煤電之爭”之所以年年上演,就是因為煤炭、電力的價格沒有回歸其本身的市場價值,體制性的矛盾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因此,可以想見,體制障礙不消除,不實行市場化的運作,“煤電之爭”的連續劇依然會上演。
中國的能源產業正處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艱難轉型之中,兩種經濟模式的并存和角力,使中國的能源鏈難以避免地出現了種種問題。不僅煤、電,石油也是一樣。電、煤、油,各有主管部門和自身利益,誰也不愿意為經濟發展造成的能源價格上漲買單。
這樣的情況下,唯一的途徑只能是加快市場化的改革。只有真正消除體制的束縛,回歸市場競爭,才能夠從根本上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30A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