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整體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相伴隨,中國財稅體制的改革已走過了25年的漫長之旅。
今年11月15日,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的負責人在同一場合表示,我國的財稅體制改革將進入結構性改革階段。按照本次新的改革構想,在今后幾年,財政支出將進一步在五個方面進行調整,稅務改革的力度則更大,將從七個方面打破現有稅制結構。
在此前召開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不僅明確了進一步深化財政改革,完善財政政策,發揮財政政策在刺激經濟增長優化結構,和調整分配方面的作用,還強調了完善財政政策的有效適用方式。
種種跡象表明,新一輪稅改啟動的良好時機已經來臨。
公共財政期待破殼
然而,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副所長高培勇卻認為,相對而言,迄今為止的財稅改革舉措大多屬于淺層次的、比較容易的。“牽涉到既得利益格局調整、特別是觸及到政府部門本身利益格局調整的事項,盡管早已進入視野,但推進起來步履維艱,難有實質性的進展。”
“費改稅”即是一個突出的例子。高培勇說,對于“費改稅”的必要性,不能說認識不夠深刻,對于“費改稅”的具體方案,不能說論證不夠清晰,但是,由于“費改稅”所觸動的主要是掌管改革驅動器的政府部門本身的利益,它的推進十分艱難。
在他看來,自從朱镕基在1998年痛斥“費大于稅”的政府收入格局至今,5年多的時間過去了,除了“車輛購置費”改為“車輛購置稅”以及農村稅費改革試點擴大到全國范圍,“預算內+預算外+制度外”的政府收入基本格局未能真正撼動。時至今天,我們仍在為全面啟動“費改稅”、為規范政府收支行為鼓與呼。
不過,令每一個關注“費改稅”的人士欣慰的是,十六屆三中全會已經將上述的以及類似的改革內容寫進了《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
“比如其中第21條,不僅有健全公共財政體制、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國庫集中收付和收支兩條線等方面的闡述;而且,清理和規范行政事業收費、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加強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對本級政府預算的審查和監督等直接觸及政府部門既得利益的內容也在其中。”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資源研究所所長李曉西同意高培勇的觀點,他認為,不難看出,列入視野的每一條、每一項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可以說,財稅體制改革走到今天,已經觸及到了深層次體制矛盾,已經進入到了深層次攻堅階段。進言之,如果把《決定》所涉及的財稅體制改革事項加以提煉并尋找其中的主線,那么,公共財政體制建設肯定是貫穿始終、處于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位。
在高培勇看來,所謂公共財政體制,說到底,就是以滿足整個社會的社會公共需要(而不是滿足哪一個階層、哪一種所有制或哪一個特殊利益集團的需要)為口徑界定財政職能范圍,并以此構建財政收支體系。相對于傳統意義上的財政體制而言,就是從國有制或公有制轉向多種所有制。
傳統財政的缺失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極力主張建立起科學、高效的公共財政體制框架。他認為,目前,傳統意義上的國家財政事實上已經轉型,政府收支同廣大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直接掛上了鉤,并由此催生中國經濟社會生活的革命性變化。
“2003年,伴隨著內在于公共財政的公共性特征的日益凸顯,財政上的錢將越來越多地花在諸如生產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務、調節居民收入分配和促進經濟穩定發展等代表性事項,而從屬于競爭性、盈利性領域的事項中逐步退出去,并最終打上非盈利性的烙印。” 高培勇說,在這一過程中,政府部門和企業部門的“角色”會逐漸分離,謀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將最終成為政府部門的行為取向。
2003年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取向頗為明朗。在公共財政的框架中,由于政府部門所花的錢是從廣大社會成員那里收取的“眾人之財”,而不是或不再是“自家之財”,政府部門所辦的事是同廣大社會成員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眾人之事”,而不是或不再是“自家之事”。
在此基礎上,賈康認為,今后公共財政的收支運作行為,必須走上規范化的軌道,必須講規矩、有規矩、守規矩。進而,實行依法理財、全部收支進預算、財稅部門總攬收支等制度,將最終成為公共財政收支行為規范化的標志。
可以預期的是,隨著公共財政體制的日益完善,政府部門的行為將越來越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的規范;其職能,將越來越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這樣的基礎,將極大地推動完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程。
2004年財稅政策的特征
對于2004年財稅政策的特征,上述專家認為有四個方面一定會凸顯。
一是,按照減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的原則,穩固推進稅收改革,相對形成明年總體上有利于減稅負的積極財政政策。這將對內資企業有較大的刺激作用。這種影響使增值稅由生產型改為消費型,由此推進高科技企業的發展。這種轉型有利于企業擴大投資,尤其有利于新增固定資產較多的企業。
二是,出口退稅機制的改革,將對明年出口有較大影響,也會使財政政策具有一定抑制經濟過熱的作用。現在國務院已經決定,明年的出口退稅是以2003年出口退稅實額為基數,對超基數部分由中央和地方按照75%、25%的比例來分攤,這對明年的出口肯定會有所抑制,可能也會對經濟的過熱有所抑制。
三是,公共財政體制的建設,對明年財政政策形成了一種既要保持積極,但力度又有所減弱的效果。
四是,城鄉統籌的財政收支的思路。創造條件逐步實現城鄉稅收的統一,不僅對農業發展有促進作用,也將有助于提升消費需求和減少投資需求。現在的財政支出是輕農村,城鄉統籌以后,將會有利于加大對農村的財政轉移支付,尤其是有利于加大對中西部農村的支持力度。
本報記者 鄭洪
實習生 幸瑋 北京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