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年度特刊資本搖籃·機構時代(63版)
本報記者劉鴻雁
見習記者劉暢北京報道
2003年堪稱中國證券市場的“基金年”。
作為今年股市行情的組織者和發動者,基金為主的機構資金相互關照,配合默契,大兵團協同作戰的跡象明顯。
更為重要的是在下半年,基金聯盟發起了反對招商銀行發行百億可轉債事件。
作為機構投資者隊伍中重要一員的基金聯盟,代表著流通股股東與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在“公平、公開、公正”的平臺上對決,機構投資者的聲音第一次在資本市場上引起如此強烈的震撼。而其引發的有關中國證券市場股權割裂問題的大討論,也必將對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基金黑幕”的陰霾漸漸散去,陽光下,基金和中小投資者站在一起,敲響了機構時代漸近的鐘聲。
招行事件尾聲
從基金聯盟決定將這件事情“捅翻天”的那一刻起,基金經理們就抱定了“成仁”之志:畢竟招行發行100億元可轉債,在目前國內的法律框架體系下,雖有爭議卻不致命。
10月,股東大會上,招行大股東近乎強硬的表態,也是因為其手中握有“法律之武器”。
然而這則故事,卻被演繹成始料不及的結局。
12月9日,銀監會《關于將次級定期債務計入附屬資本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正式發布。
關鍵時刻的關鍵一票投向了基金聯盟代表的流通股東利益一方,招商銀行有了新的選擇——發行長期次級金融債。
招商銀行董秘邵作生對記者表示,銀監會的新政策拓寬了招行的融資渠道:“如果發行次級債這條路能走得通,那么我們將會嘗試這種方式。”
“銀監會出臺的政策很及時。”基金聯盟的發起人之一、基金興華的基金經理石波對記者說,“既然現在有了次級債的途徑補充資本金,那么招行方面就沒有必要強行發行可轉債。”他希望招商銀行能以此為契機,調整原來的可轉債方案。
至此,招行轉債事件頓成峰回路轉之勢,招商銀行和基金聯盟找到了向對方互拋橄欖枝的機會。
而即使《通知》此時不出臺,來自多方面的消息證實,現有的招行百億轉債方案肯定通不過證監會這一關,“改”,勢在必行。
前車之覆,后事之師。
在招行欲融資之初,如果沒有基金聯盟挺身而出,以中小流通股東的實力,恐怕只能仰天長嘆,徒呼奈何。
業內人士在招行轉債事件的大討論中指出,基金業因為有了這個實力,才能反對對自身利益的侵害行為,包括進一步引起社會對中國股市股權割裂痼疾的嚴重關注。在該事件平息之后,甚至能帶動監管部門,有針對性的出臺相應法規,實施類別投票制度,擴大流通股股東決策權。
據悉,證監會正在制定相關保護流通股東決策權的過渡性法規。
基金的“自私”
事實上,基金經理們之所以在招行轉債事件中挺身而出,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為其有令人“仰止”的境界,而是如果在這個事件上不能“以儆效尤”,它極可能成為使基金利益受到嚴重受損的開端。
有業內人士評價招行事件時認為,基金經理完全可以用腳投票,一跑了之。但基金經理之所以如此大動干戈,最尷尬的一點是:“如果像招行這樣的公司都可以令人失望,那么,投資于中國股市著實沒有太多選擇。”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基金經理刻意維護的是其自身的利益,“動機上,基金是自私的”。
有市場人士認為,2003年上半年的機構行情是在價值投資理念指引下,一部分藍籌股得到了包括基金和券商的共同認可,在投資集中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時爆發出來的。
從第二季度基金重倉股的排名中可以看出,招商銀行、寶鋼股份、中國聯 通、上海汽車、華能國際、上海機場、浦發銀行、鹽田港A、上港集箱、中國石化等藍籌股紛紛入選,而且倉位之重令人咋舌:基金的重倉股集中度由第一季度的46%增至約56%。
重倉持股風險顯而易見: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從8月26日公布100億可轉債計劃起,到9月30日止,招商銀行股價應聲下跌10.75%。基金經理在評價招行融資方案欠佳時,“市場無形蒸發了10個億”也是罪狀之一。
機構時代來臨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資本“逐利”,無可厚非。
拋開“基金聯盟為維護自身利益而戰”的動機不談,在招行事件背后,我國資本市場的“新氣象”正嶄露頭角:投資者結構正發生著變化。
一直以來,我國證券投資者以散戶為主:1997年末,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帳戶中個人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的比例分別為99.7%和0.3%;到2000年上半年,兩者比例則變為95.5%和4.5%。
有數據顯示,今年新增證券投資基金首發規模已達635.4億份基金單位再次刷新6年來基金年募資額的最高紀錄,年內新增基金管理公司12家。目前證券投資基金數量已達109只基金凈值約1678億元,僅此一只力量就約占滬深A股流通市值的13%。
而始自監管者提出“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以來,機構投資者的隊伍正迅速壯大。以證券投資基金、社保基金、保險公司、券商等為代表機構投資者悄然前行。這是一只無法忽視的力量,盡管招行事件之前,他們更多地選擇沉默。
一般地講,由于相當多的散戶投資者缺乏系統的投資理念和一貫的投資策略,散戶投資者主導下的證券市場,一方面投機意味較濃,另一方面,在我國的股權結構下,他們的弱勢盡顯無疑。他們的聲音更多只是個人宣泄的渠道,對市場本身建樹甚微。
而一個成熟的市場則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如美國的機構投資就占70%以上。
招行事件把在我國資本市場沉寂許久的機構投資者推上了舞臺,某位基金公司高層在非正式場合曾向記者表示,“招行事件可以作為我國資本市場‘里程碑式’的事件,它的意義不在于成敗得失。招行事件以后,今后的治理問題上,上市公司管理層及大股東會越來越重視流通股股東的意見。”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的壯大,機構投資者無疑將成為流通股股東的領導者和代言人。在他們的作用下,包括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在內的諸多問題,將會以趨于良性的方式予以解決。
放在更廣的范圍及更長的時間內,今后本土機構投資者將不再形單影只,來自外資的力量——QFII,正影響著我們的市場。走過更多成熟市場的合格境外投資者面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生荒”時,也許,會提出更為有效的建議。或許,理想并不遙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