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國資前途68版國資前途·北京故事
本報記者明皓北京報道
寒冷的冬天卻孕育著春的希望。
伴隨著2004年春天的來臨,北京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國企重組改革正逐漸拉開帷幕。
“北京市的國資改革方案即將實施。”有接近北京市國資委的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
據悉,此前有關部門草擬的北京市國資改革方案一共有三份。經過成熟醞釀后,市政府及國資委已經有了初步的定案。該方案將涉及北京市
1.4萬億國有資產的重組,近千名高級干部去留。
“這將是一場宏偉而驚心動魄的變革!”該人士如此評價即將到來的2004年。
低調的北京國資改革
“北京市國資改革有自身的特殊性,作為首都,北京的首要任務是穩定。在這樣的前提下,北京的國資改革一直是低調和謹慎的。”有國資專家向記者說。
與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北京市的國資改革明顯起步較晚。但起步晚,并不意味著力度不夠。
建國以來,作為首都,國家在北京的國有經濟上有非常大的投入。據專家介紹,截止到2000年底,北京市國有經濟擁有資產總量14778.72億元不含金融保險業等國有企業,國有經濟企業實收資本總計5256.72億元,國有及集體經濟占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8.2%。國有經濟幾乎涉足于所有領域,且參與度均較高,北京國有資產規模雄居國內城市首位。
北京市的國有工業企業在37個行業大類中,國有工業資產不僅在總量中占據主體地位,資產總計占全市工業資產的73.26%,而且70%以上的行業大類中,國有資產的比例超過了50%。從企業股權結構看,各個行業國有絕對控股的比例大多在90%以上,國有絕對控股企業比例最低的也在80%以上,形成了國有絕對控股企業的絕對主體地位。而國有相對控股的比例普遍低于10%,最高也不足20%。
雖然北京市的國有經濟規模大、比重高,但是卻存在總體運行質量差、效率低的問題。
同時,由于長期以來“首都經濟發展穩定為第一要務”的指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北京國資改革前進的步伐。直到今天,穩定要求依然存在。“穩定”包含兩層意思,一是人的穩定,二是經濟發展的穩定。從這個角度講,北京國企改革的任務艱巨性是其他城市無可比擬的。
據悉,在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十六大提出國有資產改革的重大決定以后,北京市的國資改革已然萌動。這種變局首先就來自政府機構的改革。
政府機構改革
7月23日,北京市委的九屆五次全會上通過了《北京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方案的主要內容是:撤消北京市經委和工委、外經貿委、計委、體改辦等機構,將他們拆分重組為市國資委、商業局、發改委等新部門。
根據該方案,作為北京市上萬億國有資產的當家人,新組建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市國資委),將為市政府直屬正局級特設機構。市政府授權其代表國家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同時,根據市委決定,市國資委成立黨委,履行市委規定的職責。
按照《方案》規定,北京市國資委的監管范圍是:市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簡稱所出資企業,不含金融類企業)和市政府授權的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
劃入市國資委的職責包括涵蓋了原來數十個部門與國有企業相關的職責,可謂責權重大。
市國資委下設改革發展處、企業改組處、政策法規處、業績考核處、統計評價處、產權管理處、監事會工作處、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處等14個職能處室。
由于市國資委籌備事關重大,籌備組組長由有多年財稅領導經驗的翟鴻祥副市長親自出馬,兩位副組長分別是北京控股公司的總裁熊大新、北京城建工委書記張鳳朝。
國資改革破冰
“我們成立了以后,正在擬訂明年的工作思路,研究明年改革的具體措施,我們把加快企業產權主體多元化改造的步伐作為明年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日前,剛上任不久的北京市國資委副主任白金榮,在向外界介紹北京市國資改革的最新進展時透露了上述信息。
據悉,目前被劃入北京市國資委監管范圍的資產,主要是一些現有的經營性國有資產,規模在1380億左右,監管企業達到91家。
白金榮透露,北京市政府對市國資委的任務要求主要有兩個。一是1380億資產的保值增值;二是要發揮好這部分國有資產的影響力、控制力,在放大國有資產的能量的基礎上,做大北京的經濟總量。
“目前,劃入市國資委監管范圍的國有資產還僅僅是一小部分,而且主要是一些經營性資產。在國有資本有進有退的原則指導下,這部分資產多數屬于‘退’的行列。”上述消息人士說到。
該人士透露,北京市國資改革的大戲還在于即將到來的,針對“北京市屬80家企業集團基礎上組建若干各具功能的中間層公司”的大動作。
據悉,為了徹底了解國資“家底”,在去年年底,北京市政府就向這市屬80家國有企業集團下派了監事會工作組。監事會人員基本由專業人士組成,工作組列席企業所有決策會議,并要求企業重新申報所有財務報告。
“這是市政府進行國資重組的前奏,監事會的工作雖然只是摸底,但了解的情況非常多。這為最后的定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該人士說到。
根據了解,進駐企業一年后,下派監事會陸續上報了有關企業情況報告。這個工作的結束,也意味著真正的國資改革即將到來。
有接近市國資委的人士向記者透露,北京市國資改革的總體方案輪廓已經出現。方案分為政企兩條線,組建12家國有獨資的控股公司,也就是“中間層公司”,這12家控股公司領導人員仍然按照政府公務員的行政序列管理。除此外,其余的68家企業將劃入市國資委,由市國資委對這部分企業的產權進行主體多元化改造,同時,人員安排將完全向市場化靠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