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馮青
實習記者幸瑋北京報道
“今年全年預計原煤產量將達到16億噸,居世界第一位。煤炭出口達9100萬噸,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120億元,均創歷史最高水平。”
12月19日,在全國煤炭工業改革與發展會議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歐新黔說。她認為,“煤炭保持了產銷兩旺、供求基本平衡的良好態勢。”
供應緊張
但仍有許多人堅持“煤炭供應緊張的說法”的說法,而全國上下一片“電荒”的境況似乎為這種說法找到了支撐點。
不但是“供應緊張”,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第一副會長濮洪九在報告中指出,目前我國煤炭行業還存在六大問題。
一是我國已經探明的煤炭有效儲備不足。有數據表明,我國煤炭的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焦煤等稀缺煤種儲量更少。
二是勘探開發滯后。在已發現的煤炭資源中,勘探程度低,精查儲量不足,優質環保型資源少,有效供給能力不足。
三是開采條件差。在我國尚未利用的精查儲量中,有近90%分布在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開采難度加大。
四是無序開發嚴重。有少數企業跑馬圈地,炒賣探礦和采礦權,有的地方拍賣國家規劃區和國有重點每礦后備資源,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將國家明令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稀缺資源化整為零招標掛牌拍賣。
五是資源浪費嚴重,目前全國煤炭資源綜合回收率平均僅為30%,小煤礦僅為10%~15%。
六是資源開發中造成的生態和環境破壞,產生了大量社會問題。
而這些問題與我國煤炭產業的特點密不可分。我國煤炭產業、產品結構、生產經營方式等格局單一,區域發展不平衡。煤炭企業小而散,產業集中度低。有數字表明,2002年全國500萬噸以上煤炭企業,市場占有率僅為44%。
而且,長期以來煤炭行業重開采輕加工、重生產輕利用。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2002年我國煤炭入洗比例僅為35%,資源綜合利用率為42%。技術裝備總體水平也比較低,全國采煤機械化程度僅在40%左右。受資源分布、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和運輸瓶頸的影響,東北和西南地區煤炭企業經濟效益低,一些資源枯竭或萎縮的煤礦經營困難,城市轉型和煤礦轉產難度大。
業內專家指出,煤炭工業結構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供應緊張。
政策引擎
煤炭工業存在的問題引起了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據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副局長吳吟透露,發改委最近針對煤炭行業的問題做了《發改委關于煤炭工業存在的特殊問題和有關建議》的報告。國務院有關領導就該建議做出了重要批示。據悉,該批示要求高度重視煤炭工業當前的問題和困難,要求有關部委就如何加強煤炭業的宏觀調控、合理開發煤炭資源、減少安全事故等問題做專題研究,并提出具體措施。
據悉,針對煤炭工業存在的有關問題,今年11月,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向國務院上報了五點建議,并已經得到了國務院有關領導的批示。
這些建議包括:暫時停止煤炭采礦、探礦權交易活動(包括轉讓、拍賣),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就當前問題做些調查、研究;加快依法抓緊“兩區一種”(國家煤炭重點開發區和重點規劃區,稀缺煤種)的保護范圍;要研究解決國有大型煤炭企業后備資源不足的問題;加強監督管理,對現有已取得探礦權、采礦權的限期開發。依法懲治非法轉讓探、采礦權的行為,解決整治在采、探礦權中的腐敗行為(個人和政府隨意拍賣),從源頭上遏止不正之風;進一步修改《煤炭法》和《礦產資源法》,抓緊制定礦區保護條例,依法保護煤炭資源,全面實施煤炭資源戰略供應制度。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受政府委托,組織了煤炭工業2020年發展戰略研究,同時組織編制“十一五”規劃。
濮洪九說:“煤炭工業新的戰略和規劃,要體現‘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適度開發、協調發展’的原則,還要處理好四個關系。”
這“四個關系”是:“東部與西部的關系”——穩定東部,重點開發晉陜蒙區,積極開發西南區,適度開發新甘寧青區;“高效開采與安全生產的關系”——不斷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加快新井建設和現有礦井改造;“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關系”——依據煤炭資源賦存條件,實行適度控制,有序開發,合理劃分國家重點開發區和重點規劃區;“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關系”——調整煤炭產品出口結構,適度增加出口,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裝備和資金,用市場換技術,以技術促進發展。
據歐新黔介紹,國家發改委在研究能源發展規劃時,已經確定了今后的總思路——節能優先、效率為本,煤為基礎、多元發展,立足國內、開拓國外,統籌城鄉,合理布局,技術進步、體制創新,保護環境,保障安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穩定、經濟、清潔的能源保障,以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和有效利用支持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她強調,在能源結構上,必須堅持“煤為基礎,多元發展”,從我國能源資源賦存特點出發,堅持煤炭的基礎地位,同時加快油、氣、水電、風電、核電、新能源等的發展步伐。
在煤炭工業發展的體制方面,歐新黔認為,應當進一步深化改革,特別是要改革傳統的國家集中組織煤炭訂貨分配的方式,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倡導和鼓勵煤礦與用戶簽定中長期合同;改革電煤價格形成機制,真正實現由供需雙方根據市場供求協商定價。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烏榮康預計,今后我國煤炭的缺口“還是相當大”,“到2005年大約缺口1億噸,2010年約缺口2.5億噸,到2020年要缺7億噸。”
這是因為,國家內需的增加和煤炭結構性調整,以及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加快城鎮進程等一系列重大措施,都拉動了對煤炭的需求。
國家提出了要組建大企業和企業集團,發揮其在穩定國內煤炭供應、保障需求上的主力軍地位。目前,煤炭企業跨地區的聯合、重組、集團化漸成趨勢。
烏榮康認為,現在正是煤炭工業發展的大好機遇期,煤炭工業的問題將“在持續發展中得到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