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綠湖,舊稱新豐江水庫。這座華南最大的人工湖,歷時45年后,其水質還保持在國家地表水一類水標準。“也就是說,這水是可以直接掬起來痛飲的。”廣東河源市政府一位官員不無自豪地說。
12月20日,在河源市投資環境推介會上,河源市委書記梁偉發稱河源為“一流的水質、一流的空氣、一流的森林”。就在這次推介會上,河源市竣工、奠基、簽約項目共231個,
投資總額達200億。低調高標的矛盾體
河源地處廣東東北,屬邊遠貧困山區,與珠三角一帶經濟發展的態勢極不和諧。然而近年來,河源招商引資來勢兇猛。河源在招商引資方面可謂另辟蹊徑。該市“引進辦”副主任陳新考說,早在數年前,河源市委、市政府就為招商引資“圈地為牢”:以高科技產業、對環境有較高要求的為主,具有高附加值、無污染或低污染、能夠帶動一批產業。
多年來,河源為何遠遠落后于珠三角?道路不暢是主因。從前到河源有個“一來三補”的說法:一來河源,補輪胎、補腰、補休息。可見其路之難行。
12月,廣東又有4條高速通車,其中有兩條即經過河源:河惠高速二期、粵贛高速。河惠高速使河源得以進入珠三角兩小時經濟生活圈。再加上正在修建的河龍和龍梅高速,投資高達100億。而今后3年,河源還將投入14.28億元,全面完成道路改造。
除了硬件,其優化軟環境的舉措就是要“全力從人文、政務、政策、市場人才和法制等方面有所突破”。河源市政府打的另一張牌更具競爭力:對投資興辦生產性項目實行“只收稅不收行政規費”,對工業項目實行用地最高限價,對租賃廠房實行最高租金限價。歪打正著的環保主義
河源市政府的求商心情與擇商標準似乎是矛盾的。
陳新考的解釋是;“這樣的標準其實一方面是為了保護環境,另一方面也是河源手中有環境這張過硬的牌。”
萬綠湖水面面積370平方公里,而湖區面積達2000平方公里——湖的四周是國家級次原始森林。行走在湖區,會突然發現大片的人造森林。許多河源人都有一個記憶:從1980年代開始,人人都要到湖區參加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把解放后30年間曾遭大片砍伐的森林恢復舊貌。
萬綠湖水之清之凈,大概只有九寨溝可以相比。陳新考說,河源人愛護萬綠湖,最基本的想法是因為它太美麗了。現在的萬綠湖已是國家4A級旅游區,而河源也是為此下了“重本”的。
在萬綠湖周圍,沒有一家工廠。在萬綠湖外,也沒有一家工廠將污染排入湖中。1990年代初,萬綠湖邊曾有過一家水泥廠,到1999年,河源忍痛將其關閉了。與它一起關閉的還有包括旅游在內的六個項目——湖中心或四周的小吃店等。在萬綠湖,游客可以盡情游玩,但一律要到湖外用餐。1994年,河源引進華嘉紡織工業城。對工業城,河源的一個鐵律是:不準將未處理達標的水排入新豐江。市政府送給工業城40萬及“三通一平”的工業用地,建污水處理中心,單這一項,政府便貼進去4000萬。
在流過河源市中心的新豐江,有一塊30萬平米的江心洲——人稱“河源的尖沙嘴”,此地曾批給地產商開發旺鋪,但最終政府后悔了——不愿看到新豐江可能被污染,于是將地皮重新收回,建成文化廣場。而在新豐江,來往船只一律不準使用柴油,而只能用液化氣作動力。好水、低地價、雙贏
為旅游而環保,卻歪打正著。
投資河源的深圳韓國商工會董事長說,選擇河源,正是看中它的水質、空氣等環境,這對IT企業而言非常重要。
已經先行一步的香港晶電電子有限公司、香港龍記集團等對環境有較高要求的企業也加大投資力度。龍記集團此次追加了6.64億元。龍記河源子公司的副總經理季海林說到一個小“秘密”:公司的第一期項目20萬平米,每平米的價格是100元——這是政府的保本價,但二期工程的25萬平米,價格卻降到了每平米50元(政府最高限價即此價)。“很明顯,政府要虧1250萬。但政府算的是更大的賬:一個好項目會帶來稅收等更多的好處。”
在河源的高新開發區,目前最大的項目當數美平集團,其一期美平工業城占地1平方公里,據一鄭姓負責人稱,正在洽談中的二期工程面積為2平方公里。
據陳新考介紹,河源高新科技開發區控制面積達數十公里,“選擇的是以不宜生長草木的光禿丘峻地為主,因為河源人珍惜河源每一塊美麗的山水”。(朱平豆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