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作土地:打造引資硬環境
陳愛民有晨跑的習慣,這不僅是這位貴溪市委書記的鍛煉方式,更是他一天工作的開端——在他精心設計的晨練沿途,有他每天都要巡視的站點。
在他腳下,潺潺的信江將這座小城切為兩半。北岸老城緊臨信江,與南岸的三峰山隔
江相望。正因這樣的好風水,這里一度聚居著很多離休老干部。
然而陳愛民自去年4月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攻打”這個名為擂鼓嶺的地方。他剛來的一天,發現橋堍的大轉盤處圍著一群人,以為出了大事,下車一看才知道,只是一群無所事事的百姓在圍觀一個拉二胡的。
怎樣改變當地老百姓小富即安的心理?這是最讓陳愛民頭疼的問題。
貴溪身處“東連江浙,南控甌閩”的“六省通衢”之位,理應在江西的這輪大開發中占據優勢。
“2001年孟建柱書記來江西后,帶我們多次赴江浙滬考察,最后確定學習浙江模式。”在浙觀感確實讓陳有所頓悟。尤其是浙江發達的縣域經濟,令貴溪有了自知之明,“財政收入4、5個億,還不及浙江有些縣的零頭。”陳暗下決心,必須改變經營城市的方式。
結果,擂鼓嶺的改造,一下釋放出了貴溪人從未預見的巨大級差地租。當時掛牌價103.9萬,實際成交118萬一畝。這使陳愛民有了足夠資金進行安置,僅三個月就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擂鼓嶺一役,擂響了整個貴溪城市化戰車啟動的鼓點。
如今,陳的最大手筆集中在信江南岸。跑下大橋,南岸眼下還是一片滿是黃土的河堤,未來則是江西最大的濱水綠地廣場。據貴溪城市建設投資管理公司的謝總經理介紹,這個廣場的投入為3000多萬,而今年,貴溪全市建設預計投入達2.71個億,“這么大力度,前所未有。”
問題是,錢從哪里來?
顯然,即便是江西縣域經濟“首富”,貴溪也沒有這個實力。
“觀念太重要了”,謝總經理說,貴溪城市建設資金來源有四方面:把生地做成熟地;老城改造,土地拿來拍賣;銀行融資;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財政支持一部分啟動資金。而最主要的是土地的直接運作,這塊的收入已達1.31個億,另外銀行融資為6790多萬。以城南開發為例,3.38平方公里土地的開發,總耗資2個億。其中可供運作經營的土地為800~1000畝。也就是說,每畝地的開發成本在20萬左右。謝總經理說,一旦各種基礎建設做到位,綠地周圍土地的起拍價起碼在30萬以上,“只要均價達到20萬左右,我們1000畝就能把投入的2億多全部回收。這相當于我們不需要拿出一分錢,就運作了城南這塊土地。”千里尋浙商:改造引資軟環境
從河濱綠地廣場后面的國道往西,一片開闊的鮮艷黃土地展現眼前,以前這是一座座小荒山,如今一片片尚未完工的廠房矗立在被削平的土地上。
這里就是貴溪新開辟的南工業園區,總規劃10平方公里。在陳的藍圖中,這里將是貴溪經濟戰車奔馳的驅動器。據悉,僅一年來,這個園區已經吸引了19家千萬級的投資項目,其中主要是浙江民資,約占引資額的70%。而在信江兩岸,浙商投資的千萬以上的項目已達64個,占貴溪招商引資總額的40%。
然而,曾幾何時,由于貴溪投資環境太差,大批浙商曾集體撤離貴溪。
1998年,浙江諸暨客商呂培均,與諸暨市的50多戶客商一起在貴溪商城經營小商品批發,由于當地治安環境惡化以及有關部門“吃拿卡要”,一怒之下,呂培均與50多戶浙江客商集體撤出了貴溪。
2002年,陳到任后,力主“親商安商幫商富商”的社會氛圍。他得知呂培均一事后,兩赴浙江尋找這位“傷心客”,但一直杳無音訊。后來,陳愛民借助當地媒體連發20多篇報道,終于找到了呂培鈞。今年9月,呂培均重返貴溪。現在,他已成為貴溪的招商顧問,忙著在浙江為貴溪做推介。安撫客商的同時,陳愛民還在貴溪掀起了一場治吏運動。
“我剛到貴溪,就聽人說這里干部賭博成風,而且從沒有干部因此丟掉烏紗帽。”陳愛民決定以此試刀。不久,貴溪原市統計局局長、地礦局長因賭博被查獲,結果,市人大很快作出了罷免其職務的決定。
在貴溪的當天下午,記者還見證了由陳主持的一個行業整風會議。據說“治官先治會”是陳愛民的一把尚方寶劍。
“剛來時,我們發現一些機關干部作風懶散不思進取,開會遲到的大半,手機鈴聲此起彼伏。”很快,市委就下文要求各類會議均設遲到席,遲到者要坐遲到席。
陳愛民治會還有一個殺手锏。他要求領導開會必須改掉以前要秘書備好講稿的習慣,“必須要脫稿,才能不講官話套話。”規定出臺后,會議效率提高不說,光是文件資料費就節省了10萬元。此外,陳還推動成立了“經濟110”,即經濟環境投訴中心。接納各方投訴,而且處理結果須在《貴溪報》“投訴曝光臺”公開。開發的環保難題
據了解,經過這一年來軟硬兼施的環境治理,貴溪一躍成為江西第一個財政收入過5億的縣級經濟實體。
盡管如此,陳愛民依然被中國小城鎮快速發展中的種種問題所困擾。
“我們屬于后發城市,浙江的經驗值得學習,但貴溪不能走浙江戶戶點火、村村冒煙的道路。”為此,貴溪成立了城市建設顧問委員會,“南昌大學的校長、東南大學等建筑名校的一些著名教授都是我的坐上賓。”
陳書記還講了自己“三請吳志強”的故事。吳是同濟大學中最負盛名的一位規劃大師,“為了請他出山,我連續三次召開聽證會,三次否決了他手下一個博士生的方案。結果吳志強好奇地來到貴溪考察,并親自過問方案,大大提高了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在河濱綠地廣場——陳愛民的得意之作的現場,南北走向的胚體已經建成,其北端一直延伸到冬季的河床。“漲水的時候,水就進入廣場,這樣人和水就合為一體了。”陳強調說,“之所以不建垂直的河堤,就是考慮到人有親水的本性,發展經濟要以人為本。”
陳愛民堅持,這個地帶不能搞工業開發和商住樓,“因為這樣一來,老城區的居民就會被高樓擋住,看不到翠綠的三峰山了”。
對于一些群眾反響較大的招商項目,陳愛民制定了一個公眾聽證會制度。
2003年7月,福建有客商有意獨資3600萬元到貴溪辦鋼鐵企業。消息一出,市民議論紛紛,擔心污染環境。在陳的建議下,貴溪召開了該市首次聽證會。在對情況全面了解后,聽證人員開展了廣泛論證。最后由41名來自社會各階層的聽證人員投票表決,38人贊成,3票反對,據此市政府作出了同意開工的決定。
當時有人認為,陳此舉增加了資本進入貴溪的門檻。陳對記者表示,“降低門檻,不是不設門檻,貴溪歡迎客商來投資興業,但環保這個篩子,肯定要篩篩。”(王云帆羅小軍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