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興國洪門工業園的佳美服裝公司見到徐動員時,他正在車間里剪服裝料。這位紅軍的后代,當年到廣東打工,現在帶著資本重回家鄉辦廠。紅軍仔與打工仔
車從贛北向南,一路山清水秀。火車進入贛南,突然方向一轉,拐進了興國。這里有個傳說:當年京九鐵路修建時,鐵路并不經過興國。興國的幾十位將軍聯名寫信給中央,強烈要求鐵路過興國,最后鐵路便經過興國了。
興國盛產將軍。這里曾有將軍54名——這在全國也算獨一無二。這里曾是第三、四、五次反“圍剿”的主戰場。蘇區時期,全縣23萬人,參軍參戰的就達8萬多,占青壯年的80%,長征每一公里,就有一名興國將士倒下。
而興國的紅土地也是貧瘠的。人均耕地不足0.5畝。興國曾經閉塞得很,許多人一輩子沒見過火車。
1987年,23歲的徐動員想南下廣東時,在村里引起了震動。當時還沒有火車,去廣東,想象中是一樁可怕的事。
徐動員在當地也算個人物。徐家兄妹7個,他是老三。家中太窮,徐讀到初一便不讀了。父親讀過三年級,在鄉里算是文化人了,逼著他讀,但徐說要給家里掙錢。
他曾學過半年裁縫,覺得這工作太“悶”,不做了。后來做木材生意,將山上的木頭砍了扛到幾里地外賣,他在村里力氣最大,一次可以扛兩三百斤。一天最多賺過5元錢。接著政府要植樹造林,他又承包了兩三個山頭,有1000多畝,一年交納二三百元。
后來徐動員花幾百元買了柴油機,搞電動機米和榨茶油機。那些年他的生活一直比一般人好些,終于給家里建了泥墻瓦頂的房子。
但他還是想闖闖,他對父親說:“其他不要管,我每個月給家里寄120元錢就行!”
在廣東打工,徐都找的是服裝廠,第一家、第二家都只做了一個月左右,因為規定每頓只給吃4兩飯,他力氣大吃不飽。第三家在東莞,因為隔壁有方便面碎料賣,一塊三有一斤。這家廠有“高頻車”,他偷著學會了,拿到了技術工的錢。接著又學會了雙針高頻車,成了真正的技術特種工。
到1989年,徐又學著做管理,做了領班。11個月后——還沒拿到年終獎的他又跳槽到另一家廠,這個廠才20多個人,生產都由他管。這個老板過去許多訂單不敢接,因為技術不過關。徐動員來了以后,讓他都接,9個月后,工人加到了200多。
1992年,梁壽廣看中了徐動員的技術,將徐挖去做車間主管。這家廠叫“雨佳”,生產的是防雨衣——一種要求比較高的服裝。這時來了日本訂單,日本單一直是要求最嚴格的。徐接下了,結果質量受到日商贊揚。1996年初,徐做到了“雨佳“的廠長。工資也從當初的五六百上升到兩千多。
徐自認也算是個成功的打工仔了。融資回故里
前年,興國良村鎮政府領導突然來到東莞,動員徐動員為家鄉招商引資。
這個全國扶貧重點縣,工業基礎一直比較薄弱,工農業均未形成真正有力的主流產業。
自1999年以來,興國加快了基本建設的步伐。
“江西將作為珠三角和長三角的最有利的梯度轉移區域。“興國縣委副書記胡紹筍說。與此同時,興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下珠江尋找徐動員,正是興國招商引資的行動體現。此后,興國縣委書記、縣長也親自與徐會面,希望徐能為家鄉作出貢獻。
歷經周折,2002年8月,徐動員帶著雨佳的股東老板余劍平、梁壽廣等5個老板來到了良村鎮。
“興國的交通已非常發達,水電價格低,勞動力成本將會更低,政府也提供了零規費等優惠條件,同時減免部分地方稅。”徐動員說。此行一下子使余、梁等老板當場拍板投資。
徐透露,新成立的興國佳美服裝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包括徐在內的5位股東各投資20萬。公司目前工人數達300多人,工人工資平均達到五六百元左右。徐動員說:“這家公司其實是雨佳的加工廠,公司靠加工費贏利。公司剛成立,先是非典,接著是美伊戰爭,但現在總算過去了。現在的訂單已經排到明年年底。”
目前的廠房租金是每平米每年一元,以后每年加一元,至4元封頂。但徐動員說,連廠房在內的20多畝工業用地,公司將買下來,價格是120萬元。佳美已經加投了100多萬。徐原來的20萬股本金是用房產抵押的,他沒有加投資本,但他的股本并沒有被稀釋,“這是其他股東對我的激勵。”他說。
作為佳美公司的副總經理、廠長,徐每月的工資3000元,比在廣東時40005000元少了許多,但他現在已經算是“資本家”了。
這些年來,他感覺最缺少的是兩樣:錢與知識。所以他把希望都放在兒子身上,4年前,他把兒子送到福建一個私立學校,單贊助費就6萬元,這對一個打工仔來說,是個天數,但他還是舉債讓兒子去讀。
離開廣東回到家鄉,他說:“土生土長的九江魚要回九江,回報家鄉。”
他說他一天到晚都在廠里,一定要把企業搞好。“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很重要。”徐動員說。(朱平豆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