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葉
經濟變革的動力
經濟改革是中國改革的核心所在。盡管在一開始方向還不甚明確,但是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演變,這個方向在隨后就越來越清楚了。經濟改革給社會結構帶來了巨大變化,
比如人口的空間流動增強了,鄉鎮企業迅速崛起,私營企業和商人階層也開始出現。
私人財富增長的同時,也拉大了收入差距,這一方面造成國民的心理失衡,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人們的期望值。最高和最低收入水準之間的差距從改革前平均的2到3倍,一下子擴展到當前的數百倍。盡管富人所占比例甚小,但其影響堪巨,他們在人群當中構成了一個參照系,而這個時候,人們還沒有學會習慣于收入不平等,甚至還沒有習慣不平等本身。所有人的生活標準在事實上都是有所提高的。但是,至少在1980和1990年代,很多人都有一肚子怨氣,甚至成功的私人企業老板也不例外。事實上,大部分中國人并不是真想回歸以前的生活。但貧困的平等比私人財富增加后的不平等更容易讓人忍受。
市場經濟鼓勵競爭、逐利、冒險、個人主義和進取,這些都和改革前的集體、合作的倫理規范相沖突。市場經濟需要法律,但是大部分中國人還不習慣和傳統歧異的法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環境中焦慮興奮,努力尋求改變處境,追求更幸福的生活;但這是一種令人焦急憂傷的追求,引人去詛咒當下,更引人去夢想一種與眼前現實完全相反的情況。整個民族仿佛都動起來了,仿佛活了。但這不是舊生命的復活;推動這個巨大軀體的精神是新精神。
隨著人們精神上發生的這些變化,公共繁榮和國家財富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起來。這確實讓人奇怪。如果人們想到這個政府還有很多弊病,想到工業還在遭遇許多難處,農業仍然一片凋零,那么已經展現的這派如此巨大的繁榮景象,就不能不讓一個外來的觀察者吃驚不已;很多人否認高度繁榮這個事實,這是因為他們無法理解這個現象。賦稅不平等,貧富差距讓人觸目驚心,地方法規五花八門,國內關稅壁壘,甚至包括官職買賣等等,有了這些東西,中國居然還能高度繁榮,這怎能讓人相信?
然而,不管怎樣,中國開始全面富裕和發展起來了。原因何在?因為在所有那些制造粗糙、嚙合不良、似乎注定要減速而不能推動機器的齒輪之外,一直掩藏兩種極簡單卻強大的動力,足以使整個機器結合成一體,并推動全部朝著公共繁榮的目標迅速運轉:一個是依舊十分強大、到處忙著維持秩序的政府;另一個是從各個方面看都已經相當開明和自由的民族,在它內部,每個人都能隨心所欲地想辦法發財致富,并且可保住已經取得的財富。
再無人認為這20多年來的中國是在衰落;相反,人們會說,此時此刻再無法阻止經濟改革的步伐了。20多年前,人們對未來無所期望;現在,人們對未來無所畏懼。大多數人的想象預先就沉浸在有可能即將到來的聞所未聞的幸福期望中,使人對既得利益無動于衷,一心朝著新事物奔去。
現代國家與公民精神
現代國家所訴求的根本倫理和社會規范資源乃是傳統的愛國心和公共精神,這種精神主要來自那種把人心同其出生地聯系起來的直覺的,無私的和難以界說的神秘情感。這種本能的愛國心混雜著很多成分,其中既有對古老習慣的愛好,又有對祖先的尊敬和對民族歷史的留戀。懷有這種情感的人,珍愛自己的國土就像愛護祖傳的房產。他們喜愛在祖國所享有的戰爭與和平,遵守在祖國養成的溫和習慣,依戀時常在腦中浮現的種種回憶,甚至覺得生活在服從當中有一種欣慰。
這種愛國心本身是一種宗教,它不做任何推理,只憑信念和感情行事。這樣的民族以某種方式把國家人格化,認為君主或者統治者就是國家的化身。因此,他們把愛國心所包含的一部分情感轉化為忠君的熱情,為君主的勝利而自豪,為君主的強大而驕傲。他們驕傲地說:“我們生活在偉大國王的統治之下。”同所有輕率的激情一樣,這種愛國心雖能暫時地激起強大的干勁,但不能使干勁持久。它把祖國從危機中拯救出來以后,往往便于安寧中任其衰亡而束手無策。
但是,在人民的生活中有時候也會出現停滯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舊的習慣改變了,社會風尚遭到了破壞,昔日的榮譽消失了,知識依然不夠完備,政治權利得不到保障或受到限制。這時候,人們看到的國家只是一個虛弱而模糊的影子。舊有的出自半宗教情感的本能愛國心隨著舊秩序的瓦解而一同歸于消散,這是當然的。但救治的辦法并不是在有限的范圍內進行各個利益集團、社會階級之間的平衡,并不是說服得利者暫時的損失能換取更長久的好處,或者說服少得利者只要蛋糕本身做大了,大家都會有份兒。原因在于:我們是個民族國家。如果我們對祖國負有期望,就首先就得使國家本身以真正的公民共同體為基礎和支撐。
這首先意味著要擴大人民大眾的民主權利及其范圍,并在此基礎上塑造并確立新的更為理智的公民精神,尤其是愛國心。這樣的愛國心可能不夠豪爽和熱情,但它非常堅定和持久。它來自真正的理解,并在法律的幫助下成長,它隨著民主的擴展而發展。
一個人應當理解國家的福利對他個人的福利不是沒有影響,應當知道法律要求他對國家的福利做出貢獻。他之所以關心祖國的命運,首先是因為這是一件對他有利的事情,其次是因為在其中也有他個人的一份功勞。
羅馬人認為自己是自由的,這不是因為天賦人權,亦非出于財產,而是因為他們是羅馬公民;世界上一切偉大民族和偉大王國都堅持這樣的信念。這不僅僅是信念,也是事實。因為世界上所有偉大國家都離不開與人口數量成正比的公民數量。
(作者單位:海南大學文學院。標題為編者所加,文章有刪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