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華(國家統計局副局長):2003年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歷史將永遠記住的年份,因為這一年極其不尋常,極其不平衡。這一年,我們面對著復雜的國際形勢,我們面對著突如其來的“非典”,我們也面對著不斷發生的自然災害。中國可以說經受住了考驗,今年前九個月我們的經濟增長達到了8.5%,最近幾個月經濟一直還是保持一個較快的趨勢。按照這樣一個趨勢,很可能超過7%的預期目標。
今年的經濟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我們還能夠保持這么快的增長,原因在哪里?首先是五年多來國家的宏觀政策正在發揮積極的效用,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定的貨幣政策不僅使我們擺脫了亞洲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更重要的是使我們改善了經濟增長的環境;第二,我們實行市場化取向的改革,不斷激發起市場的活力,今天中國的消費者、中國的企業家的信心在不斷增強。另一方面來說,無論工業生產還是投資或另外方面都保持了一個較快的增長,而其中主要的因素來自于市場,市場在工業生產中、在投資中、在對外貿易中、在整個資源的配置中已經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第三,結構調整給我們不斷地增添新的增長的因素。無論是所有者的結構、地區結構還是產業結構,我們在過去五年中,都有了新的進步。
對外開放、加入世貿組織擴大了我們成長的空間,今年我們的對外貿易總額將第一次超過8000億美元,在去年6208億美元上我們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將達到世界的第四位。當然,我們應當看到當前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農民問題、城市下崗失業問題依然是我們面對的重大的問題。與此同時,前進中又出現了許多新的不平衡的現象,交通、人員、基礎設施、基礎產業方面的矛盾,隨著經濟的加速再一次突出。
2004年的中國經濟將會是什么樣,最近剛剛開過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了2003年,也全面謀劃了2004年。2004年我們就是要把目前良好的勢頭發展下去,既要克服前進中存在的問題,又要避免經濟大起大落,使中國經濟這艘大船保持一個穩健的發展,我們可以有理由相信2004年中國經濟仍然將會保持快速發展良好的態勢。我想有五大趨勢不會改變。
第一是市場化的趨勢。市場化的趨勢將為中國經濟增長要素,促進我們不斷地提高效率,并提供體制的根本性的保障。可以預計我們在不斷推進市場化改革中,市場對經濟的推動作用將進一步體現。
第二是國際化的趨勢,F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是不是一個世界工廠,我說中國目前還不是一個世界工廠,但是中國有條件成為一個重要的世界工廠,因為我們有三個有利的條件,有一個重要的支撐。勞動力數量大、質量高、價格低的特點是我們今后可以長期發揮的一個重要的優勢;二是市場的優勢。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一個正在成長的大國,它的國內市場潛力遠遠比別的國家要大得多,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隨著消費環境的改善,隨著消費熱點的不斷培養,來自于國內的潛在市場的優勢將逐漸變為現實的優勢;三是產業體系完整的優勢。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工業化體系已經比較健全,從上游到下游到中間,我們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這在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是不具備的。一個重要的支撐就是投融資方面的環境正在不斷地改善。
第三是城市化的趨勢。隨著人們對于經濟認識進一步的提升,隨著人們對工業化與城市化關系認識的進一步明確,城市化進程正在加快,可以預期中國的城市化在未來將明顯提升,它將為中國經濟不斷注入巨大市場需求的能量,可以極大地推動中國經濟成長。
第四是信息化與工業化相結合的發展趨勢。這種趨勢可以使我們走出一條跨越其他國家工業化進程的不同的新道路。我們剛剛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世界已經進入信息化社會,因此我們可以在完成工業化的進程中完成信息化,我們也可以在完成信息化后完成工業化,這兩大進程的相互促進,可以使我們經濟既保持快速成長,也可以繼續保持更協調的發展。
第五,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趨勢。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已經明確提出,今后的經濟發展模式就是混合所有制,既要繼續發展國有經濟,也要繼續發展各種各樣的非國有經濟,我們更多是要發展各種各樣的混合經濟。因此,一個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趨勢正在加速成長,一個更加自由的投資環境、一個更加自由的創業環境,一個更加有效的所有制結構在未來都將形成,所有這五個趨勢都是我們未來支撐中國經濟成長的主旋律,也是主要的動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