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吳拓邦
from北京
2003年11月5日,《黑客帝國之矩陣革命》在全球各大城市上映。由于時差緣故,中國觀眾甚至比許多西方國家更早看到這部大片。中影集團提供的《黑客帝國》在中國的票房數
字驚人,達7千到8千萬。人們排隊買票,到底是看什么呢?高科技帶給日常生活的地震
中國人的感知已被過去20多年的一次次劇變沖擊得堅韌無比,所謂見怪不怪。當電視、電腦、網絡、手機這些本應讓人目瞪口呆的神奇技術降臨生活時,中國人在很短時間里就能消化它們,并視之為理所當然的西方贈品。只有《黑客帝國》這樣的作品才會偶爾敲擊他們的神經:原來技術有可能給生活的華麗外殼引發地震。
也許有一天,當你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上,腦中會突然閃現尼奧走在光鮮都市的畫面。一個問題猛然擊中腦門:面前的這個世界真是那么真確無疑嗎?是否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操縱這個世界?
這個神秘的力量確實存在。在電影中,這一力量是控制人類感官刺激的機器Matrix。在有神論者看來,日常生活背后的神秘力量就是上帝。在科學家心中,世界背后的力量并不神秘,它是各種各樣的科學規律。
在一個復雜的網絡游戲里,從角色分類、晉級步驟,到貨幣和動作的設計,都是軟件高手精心策劃的。在這個虛擬的國度里,游戲設計師就是事實上的上帝。Matrix是IT工作者的最愛
在中國,最熱衷討論黑客帝國的非IT工作者莫屬。電影的許多線索和細節的確和程序設計密不可分。所以,那些整天搗騰0和1代碼的家伙,往往以為只有自己才攥著絕密地圖,可以走出黑客帝國的迷宮。
一位自稱“九流程序員”的影迷純粹從網絡游戲的設計來解讀《黑客帝國II》,他把影片的世界觀理解成雙重MUD(網上虛擬游戲):“Matrix”和以Zion為中心的“Matrix外世界”。兩部分是同時運行在“源程序”平臺上的兩個應用程序,或者說,高擬真MUD。
水木清華BBS的電影和科幻版也充斥著程序員的精湛分析。有位同學自負地認為,Matrix的硬件體系沒有超過圖靈機的水平。“龐大的硬件體系和超強的運算能力使計算機看起來具有了智能,其實這不過是假象。就像現在的語音識別、圖像識別一樣,看起來計算機能夠聽懂看懂,而其實它們只是把這些東西抽象成數據,用統計規律機械地判定而已。”
另一位同學對Zion和Smith的解讀簡直成了殺毒軟件使用手冊。“從Archetect的話來看,Zion就像一個回收站,所有要刪除的人都被暫時安放在里邊,定期清空一次。”“可能你會問,為什么系統不直接刪除Smith了事?這時大家可以想想殺毒軟件是如何工作的。首先你必須獲得病毒的特征碼,然后再在系統中查找并且刪除之,而這時系統根本沒有Smith的特征碼,想象一下,如果你被病毒搞到無計可施,你會怎么辦?Format C,對吧。Smith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回到原處:我是誰?
Matrix這種題材電影的背后除了美國人民向來有崇尚科學、愛好幻想的傳統外,還有龐大的Cyberpunk潮流。據說cyberpunk最早是評論家多佐伊斯(Gadner Dozois)創造的新詞。它由兩個詞根組成,前綴cyber有控制論、電腦、電子等會議,后綴punk(朋克)指反傳統的生活方式,也是搖滾樂的一個流派。
新浪潮作家諾曼·斯賓那德認為,cyberpunk這個詞可以理解為神經系統的魔術師。他的法術來自將神經系統直接與電腦相連,cyberpunk是冷冰冰的機器和身體狂歡體驗的嫁接。
目前,cyberpunk的概念在許多不同的領域蔓延,它既是一個科幻小說的流派,又指某一類具有超凡見解、思維怪異的電腦技師。cyberpunk還是一種亞文化群落,他們通過互聯網,探討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高科技的文化和哲學問題。
置身于這種科幻文化的洪流之中,Marix三部曲在西方的受寵是順理成章了。
一個朋友告訴我,Matrix III最難讓人接受的一點,是導演竟然從機器的立場來講述這個故事,機器把人類玩弄于股掌之間。我倒以為,這恰恰是導演兄弟的高超所在。他們要人類從另一角度來反思自己的存在價值。
Matrix的模糊性,也是其迷人之處在于,機器和人的界限已經無法分清。Architect創造了Matrix,但系統一旦運行,將有無數個體在其中活動,隨著系統的運行越來越復雜,有許多因素是Architect無法預見也無法完全控制的。所以我們很難認定Matrix中的個體就是絕對的精神奴隸。于是,“自由”和“控制”必須重新定義,Neo和Smith的人機身份,也不再涇渭分明。
Smith問Neo:“你為何要繼續戰斗?除了生存,還有其他東西值得你去斗爭嗎?自由、真理、和平,或者是愛?不,這都是幻覺,是感知出了毛病。是懦弱的人類智力為了給毫無意義、毫無目標的生存尋求一個理由。你不可能打贏我,繼續戰斗是沒有意義的。你干嗎還要堅持下去呢?”
而Neo的回答非常簡單,“因為這就是我的選擇。”記住,選擇意味著自由。當然,也可以說是,虛無主義者Smith的盤問讓Neo手足無措。
機器最終為什么沒有消滅人類?因為這是它的選擇。呵呵。這并非抬杠,進一步的解釋是,當生存問題解決后,機器發現了其他的精神追求,比如和平。
在Matrix這類cyberpunk作品中,科幻小說中常見的“浮士德主題”——即科學家將自己的靈魂出賣給魔鬼,已經不再出現。未來屬于“烏托邦”還是“反烏托邦”,在這一問題上,cyberpunk主張一種中間路線,即未來好不到哪里,也壞不到哪里,它是無法看清的、不透明的東西。
正因為如此,Matrix的標志是一架鍍有水銀的水晶眼鏡,從外部看見的只是今日世界的折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