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規范風暴 地方國企改制年底急剎車 本報記者 劉雪梅
北京報道
從理性的角度上講,龐大的國有資產戰略調整只有通過法律的約束才能夠有序進行,但事實上企業的生命周期決定了改革越早越好。因此,就造成了現在的地方先實踐,中央后立法的局面。
這是有關部門對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大規模國有企業改制行動的一次明確表態。
12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當日,人民日報發表《推進國有企業規范改制促進國有產權有序流轉》的評論員文章。
《意見》在肯定當前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同時,針對“前一階段國有企業改制工作中出現了一些不夠規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的現象,對國有企業改制的全過程進行了規范,對批準制度、清產核資、財務審計、資產評估、定價管理、轉讓價款管理、管理層收購等10個主要環節和方面,提出了明確的政策要求,并要求各地認真貫徹執行。
據悉,《意見》提及的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重要環節比如批準制度、清產核資、定價原則等早前已有相關政策。“這不過是重申一下國資委對當前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態度。”國資委一位人士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文魁稱這是指導當前國有企業改革的一個綱領性文件。
業內專家分析,國有資產管理立法的滯后與現實的緊迫形成了明顯的矛盾。從理性的角度上講,如此龐大的國有資產戰略調整只有通過法律的約束才能夠有序進行,但事實上企業的生命周期決定了改革越早越好。因此,就造成了現在的地方先實踐,中央后立法的局面。
“不過,無論如何,《意見》對當前各地大規模的國有企業改制應該有相當的約束力。”一位業內人士稱。
規范政策出臺背后
據透露,早在今年5月,各地風生水起的大規模國有資產“清退”行動就已引起中央高層的高度關注。五一節前,有關部門曾有意要煞一煞各地“大規模叫賣國有企業之風”,但鑒于當時國資委剛剛成立,監管工作難以一步到位,加之隨后而來的“非典”,此事暫時被擱置下來。
國資委有關人士坦言,出現這些問題一方面是國有資產出資人還沒有完全到位,改革還不配套;另外,有關國有企業改制的相關政策還不完善,規則還不夠健全。
不過,全國各地大規模國有企業改制行動依然一浪高過一浪。
似曾相識的一幕發生在1990年代。當時,一些地方政府將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的“采取改組、聯合、兼并、租賃、承包經營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種形式,放開搞活國有小企業”,簡單地理解為“十五大精神就是賣,就是快賣”。
對全國各地一窩風的小企業出售行動,1998年8月5日,《人民日報》頭版發表新華社評論員文章《煞煞賣企業這股風》,該文對“不加分析地把國有小企業一賣了之”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歷史驚人地相似,在今年以來的各地國有企業改制行動中,同樣出現了“不顧產權市場供求狀況及其對價格形成的影響作用、不計轉讓價格和收益,下指標、限時間、趕進度,集中成批向非國有投資者轉讓國有產權的做法。”在這種狀況下,《意見》的出臺亦在情理之中。“《意見》主要是要防止和避免人為造成買方市場、低價處置和賤賣國有資產的現象。”國資委有關人士稱。
地方沖動
或許是巧合,在國資委亮相前后,全國各地掀起了大規模國有資產改制的行動。陜西、山東、重慶、江蘇等地相繼提出要在某一個時間段將國有資產比重降低到某一比例,并推出陣容強大的招商團。
“且不論這些國資出售計劃收效如何,在國資體制改革之際,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各種考慮,倉促推出這些國資出售計劃,其收效很難逆料,更多地有一些作秀的成份。”一位參與某地國資出售計劃的某咨詢機構負責人說。
“社會上有這樣的理論,要趁著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沒有建立起來之前,吃好最后一頓晚餐。”財政部一位官員對各地提出的限時定向出售國有資產感到很擔心,“因為這樣就很難避免國有資產不會被低價轉讓。而且,事實上已經發生這樣的情況了”。
國資委有關人士稱,在目前的國有企業改制工作中,普遍存在改制過程不夠規范的問題。比如,一些企業改制過程中財務審計不嚴、資產評估不實,出現了國有資產被低估賤賣的問題;有些企業改制過程的透明度不高,產權沒有進場交易,存在暗箱操作;有些企業的改制行為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和職工的合法權益,造成債務懸空;也有些企業在改制過程中發生了內外勾結、隱匿轉移、侵占私吞國有資產的違紀違法行為。經濟學家劉紀鵬在分析這一現象時表示,“我們希望公平、公正的改革,這種快速地利用沒有規則,沒有《國有資產法》,對一小部分人在這場分配中將國有資產據為己有的行為要堅決制止。”他說,“十六大明確建立國有資產組織管理體系,使一些地方政府意識到國有資產管理將從一種混沌狀態過渡到一種有序狀態,今后,國有資產一旦明確持股主體之后,再也不可能像過去那樣含糊不清了。”
“水至清則無魚,層層政府都希望在本屆出政績,地方政府賣掉企業可以先套現一筆錢,先建一個政績工程。”他說,“在國資管理體系沒有完全建立之前,現在是突擊轉讓最好的時機,這是一種普遍心態。”
山東省體改委一位負責人則表示,地方出售國資與國資體系改革并無直接聯系。“但各地方政府擔心國資體系完善后,出售行為一旦成為全國各地的一致行動時,手里的資產未必能賣個好價,搶先出招不過是想打一個時間差。”
對目前國資改制中的一些不規范行為,他說,由于既無法可依又缺乏公開交易的市場環境,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合規的行為。
在依法與高效之間
作為一個新設的特設機構,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將“依法、高效”視為國資委監管工作的首要原則。據說,這也是國務院對國資委的要求。
國資委自今年5月份正式掛牌后,除抓緊完成幾個部門的機構整合、人事調整后,將大量的工作重點放在了調查研究和立法上。
6月4日,作為《國有資產法》的過渡性制度安排,《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率先亮相。隨后,國資委加緊與《條例》配套的法規研究。而《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配套法規。
不過,也有國資委官員私下對記者稱,立法過程中必要的審慎原則往往使立法過程拖得很長。“很可能等《暫行辦法》出臺以后,地方上已沒有國有企業可賣了。”
盡管國資委并未在成立之前先行立法,但國資委在成立之后將立法作為其首要工作目標。不過,在立法與高效之間如何選擇,對國資委而言仍然是一個兩難選擇。
對此,原財政部企業司副司長李春滿博士感觸頗深,“我擔心(國資委)會落到原來國資局的狀態。”
“1988年籌建國資局的時候,那時候我是一個處長,上面是四個籌備組的領導,領導忙著調人,申請辦公經費,找辦公地點,我帶著十個大學生說搞國有資產管理條例,我一聽連基本條例都沒有,這個機構就成立了。就像唱戲一樣,頭盔都戴上了就哄到臺上演吧,沒有腳本,到臺上現編現演,國資局到下臺一個完整的劇本還沒有寫出來,一直都是現編現演。為什么要先立法,就是擔心這個問題。”他說。
盡管作為國務院特設機構的國資委與當年的國資局不能同日而語,但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出臺之前,國資委如何“高效”監管,同樣是國資委要直面的問題。
在今年7月,國資委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國資委政策法規局局長張德霖曾透露,《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暫行辦法》已經通過討論,爭取在8月份出臺。同時,《上市公司國有股轉讓暫行辦法》也已經列入國務院和國資委2003年立法計劃。而今已近年末,這兩部法規并未如期出臺。
而歷時10年至今難產的《國有資產法》何時出臺更是迷霧重重。今年年初有消息稱,《國有資產法》最快將于今年底提交人大審議。不過,鑒于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處于變革之中,立法者在一些重要問題的認識上存有重大分歧,因此該草案并未能提交審議。而最新的消息是,《國有資產法》至今仍在立法調研階段。
相關人士表示,真正成熟和相對完善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制度,還需要依靠未來的《國有資產法》及其配套法規來確立。
“國有產權改革必須納入一種公開有序的操作當中。當務之急要抓緊出臺《國有資產法》,抓緊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抓緊完成國有資產的統計系統。無論上市公司,還是國有企業的產權轉讓,一定要公開市場業務操作,不能悄悄地被私人一分就完了,要保證這場變革公平、合理、透明。”劉紀鵬稱。戴秀珍 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