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香港與內地服裝界正在努力挖掘《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相關政策背后的內涵。業內人士介紹,據CEPA原產地原則,服裝生產可沿用現時出口歐美的工序,只要織片和縫挑在港進行即可兼做內外銷,即同一生產線、同一工序可同時出口內地和歐美。另外,原來港產服裝進口內地市場關稅高達17%,CEPA實施后只要符合相關規定就可以零關稅銷往內地。這些政策無疑給人以極大的想象空間。
由此,近期有傳言各方資本可能流入香港投資服裝業。那么今后香港又會大規模上馬服裝生產線嗎?香港服裝業20多年的資本北上、生產外移現象會不會逆向而動,出現資本回流?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實施CEPA無疑會刺激香港服裝業的發展,但在港擴大生產線只適合一些走高檔路線的企業。
。茫牛校链碳は愀鄯b業升溫?
一些先知先覺的內地企業已經有所動作。昨日記者從珠海卓夫集團董事長龐平口中證實,其上月采取以品牌換股權的方式與香港崇高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制衣廠正式簽約合作,由香港崇高方出資,共同出品“卓夫”牌襯衣、西裝、領帶及皮具。香港崇高因此合作擴大了其在港的生產線。
業界人士透露,一些外國品牌也開始考慮在港生產。它們的產銷模式是在內地鋪設銷售網絡,再抽單到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生產。但CEPA實施后,企業進口布料、毛料在香港制造成衣后可零關稅進口內地。因此一些外國品牌抽單到香港生產的也會增加,可能刺激紡織、服裝業在香港生產熱潮。
香港服裝生產線會大熱起來嗎?多方人士在探討時均稱,不論怎樣熱,香港也絕不可能出現大規模的生產。
廣東省絲綢進出口集團董事長蔡高聲分析道,香港服裝廠請一個普通女工月薪6000元-7000元港幣,相當于其南海服裝廠10個女工的月薪總額,更遑論兩地工廠地價的極大差異。他認為,不排除個別企業的個別行為,但基于生產成本受限的原因,CEPA后在港大規模投資生產服裝是不可能的。
香港某服裝上市公司策劃總監陳顯榮和廣東省服裝協會會長劉岳屏均表示,內地與香港服裝業都期望更緊密協作,但到目前止,尚未聽聞有內地民企在港設新廠。陳顯榮認為,離WTO承諾的2006年中國市場最后開放的日子已經不遠,從時間成本考慮,在這3年中各方資本投資香港設新廠似乎看不出有什么特別的好處。
在港生產成本高企,加上設新廠迎合政策優惠亦意義不大,因此業內人士均認為只能在香港現有的工廠基礎上做有限的文章。
港資不會回流
但畢竟香港仍有資訊、技術、管理等方面的諸多優勢。那么CEPA的利好是否會誘使港資回流?
龐平的看法是否定的。他分析道,現在,全球品牌在中國都有生產線,除了成本低廉外,還有市場巨大的吸引。此前珠海卓夫和香港崇高一向走外銷路線,卓夫是中國外經貿部指定的重點扶持出口名牌,年出口總值為3億元,崇高是一間香港老牌制衣公司,年產200多萬件襯衣、20多萬套婦女裝,主要車間在珠三角,為BOSS、圣羅蘭、CD等國際級服裝品牌貼牌生產,年出口額達4000萬美元-5000萬美元。即便是如此,兩間公司也要調過頭來搶占中國市場,這也是雙方此次合作的要旨。
在這一戰略思路的指導下,即便在香港擴大了生產線,他們的重頭戲仍是在內地市場。龐平說,在其合作的整個擴資部分中,增加香港生產設備和人工只占很少的比例,換言之,生產并不是主要問題,重點還是放在對內地市場的鋪網和營銷上。其結果不是蛋糕的內部分割,而是做大蛋糕,擴大香港和內地兩方的經濟總量,而增量部分中內地應該占大頭,因此不存在港資回流問題。
在港生產適合高端產品
業內人士稱,中小企業似乎更積極到香港收購生產線。
廣東省絲綢進出口集團董事長蔡高聲分析道,不排除有部分內地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這樣做:到香港收購幾條生產線稍加改造,然后將服裝從內地轉口到香港,在香港貼個“香港制造”甚至國際制造的牌,再返銷內地市場,出口香港可以退稅,返回內地又可零關稅,這樣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就可以給自己的服裝貼貼金,博得個好名聲。蔡高聲說,這樣的做法可能也是近期香港服裝生產線受到關注的原因之一,但是,消費者最后的購買選擇并不取決于是哪里制造的,現在市場上假名牌多的是,關鍵還是要腳踏實地,比拼款式、質量。
業內人士均稱,服裝在港生產只適合一些走量少、高端路線的企業。龐平說,香港服裝產業最大的優勢在于它對國際潮流的敏感、市場運作的規范、科技領先的意識、滲透生活方式的成熟以及質控水平,當然相對成本也高,因此在香港只有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才有競爭力。卓夫與崇高在珠三角各自有廠,合作的那一部分定位就是設計制造與國際接軌的高端產品。
龐平認為,現在廣東與江浙服裝業競爭激烈,中、低端市場競爭更是白熱化,如果不再錯位經營,拿不出核心競爭優勢,廣東的許多服裝廠可能要敗下陣來;浉酆献饔刑烊粌瀯,如能借助CEPA東風,廣東與香港服裝業共同立足于做強做大,定能夠創造出大珠三角服裝產業蓬勃向上的美好前景。本報記者 郭逸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