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著名經濟學家蕭灼基近日在“新三峽財富論壇”上,對“外來和尚會念經”的說法提出質疑。他認為,“本地和尚”可能更會念好經。
“外來和尚會念經”在中國是句盡人皆知的話,似乎也很有道理。在“尊重人才”的呼聲日益高漲的情況下,許多地方的領導干部和企業家都把這句話奉為真諦,千方百計、不惜重金地從外地吸引人才。但蕭灼基認為,既要重視外來人才,也要重視本地人才,有時候
本地人才比外地人才更有用。
他說:“我這個人被當作‘外來和尚’。有一次我到某地去講課,那里有我的老師、同學和朋友。和他們交談時,我發現他們的學問比我大,但出頭的機會不多。其實‘本地和尚’才念好經。為什么?因為‘本地和尚’最知道念什么經!鈦砗蜕小畹慕浐貌缓茫退救藳]有關系;‘本地和尚’念的經好不好,和他的家庭、個人利益關系非常密切,他會更認真地考慮念經產生的后果。況且,‘外來和尚’再好也不可能全都請來,‘外來和尚’是個體,按照歷史唯物論觀點,群眾力量超過個人力量,還是讓‘本地和尚’念經好!
有些地方高薪請外國外地的專家,本地人才卻得不到好的待遇。有些‘本地和尚’水平很高,對當地經濟研究得很透徹,但地方上沒有給他念經的機會。蕭灼基舉了一個例子:國際上有個很有名的投資咨詢公司,它常給中國企業做策劃,少則收費幾十萬美元,多則收費幾百萬美元。有一次國內一家大公司請它來做戰略方案,后來請蕭灼基去評估。這家國外的咨詢公司只來了兩個人,一個是老外,一個是華人,他們講戰略規范、原則、案例,還有本企業情況,事實上他們講的那些東西都是企業送給他們、再由他們歸納出來的。那一家國內大公司花了70萬美元,但國內咨詢公司只收70萬元人民幣就能做得很好。蕭灼基說:“不要迷信高薪聘請的外國人,外國科學技術比我們先進,但管理方面不比我們強多少!
蕭灼基說,跨越式人才有2種:一種是科學技術人才,一種是人文社會管理人才,F在人們往往認為科學技術人員是人才,好象管理人員就不是人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自然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社會科學也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管理技術也是第一生產力。有些企業產品不錯,技術不錯,但沒有管理人才。市場不錯可能會逐步退縮,技術不錯但不會有提高,產品不錯但終會落伍。香港有些企業本來基礎不行,但他們重視管理人才,最終成為知名的贏利企業。作者:王金濤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發布日期:2003-12-22星 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