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覺醒了嗎?2004年的中國將呈現出哪些更富新意的面貌?經過25年的改革之后,中國是否又處于另一個十字路口?阻礙中國前行的最重要的障礙是什么?我們該如何向世界表明,中國提供的機遇遠遠大于挑戰?
作為中國領先的商業媒體,《經濟觀察報》的觀察家年會,將邀請中國最頂尖的商業、學術領袖與高級政府官員,共同探討2004年中國的經濟走向,并作出某種或許過分大膽的
預測。我們期待,這種討論能夠增進世界乃至中國人自己對于中國的理解。”
12月20日--21日,本次年會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新浪財經全程圖文專題直播本次會議。
以下是(專題論壇六:居住改變中國之“土地·投資·經營”議題一)香港置地亞太首席代表郭建豪先生發表演講:
郭建豪:很幸運90年來到北京,我做駐外合資商是91年的一個土地合同。這幾年自己不覺得,北京也是天翻地覆了,在過去13年,房地產市場從80年代的復興公寓行政劃撥到91年開始,慢慢走向市場化,95年以前都是國外的發展商重點投資中國房地產,到后來慢慢的,尤其是98年,我們觀察到很多的本地的發展商包括今天的合作伙伴萬通都發展得非常好。13年里,也包括我們最近2003年,我們都全情投入這個項目,有幾點,對于未來的北京房地產的市場一些看法。
第一,北京市政府已經慢慢地開始完善法規,也慢慢走向市場化的投標。看起來,是從供應的規范化去著手了。但是,在需求上面,可能是一個焦點,我相信在香港,無論是高潮還是低潮的時候,都有一個承接力。北京市政府,我相信未來會大力推動二手市場的發展,一個健康的發展,隨著供應慢慢的規范化,尤其是二手市場、三手市場、法規、金融的平臺和后續的政府部門的服務上,都會慢慢完善。市場的按揭量比較非常龐大了,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運作,去把這些規范化,后續的供應是很難慢慢提上去的。二手市場對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我們可以參照深圳和廣州,他們在過去三年的二手市場的增長已經到了非常快的地步,比香港過去幾年更快。未來北京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我是這方面的看法。我相信,今天比如說新城國際的一個項目,大概是羅董新天地的一半的價錢,這個幅度是不是合理的呢?最主要的是北京的二手市場。
馮侖:昨天有一個參加會議的,也是臺灣的一個朋友,在新城國際自己買,介紹了五個人買,最主要的是說你那里便宜了。
郭建豪:我們希望政府同樣規范化供應的環節,把二手市場啟動,這對于北京2008年的發展,他要重新收地,去拆遷。部委的房子的存量是非常大的,我看,王村那個地價,拆遷成本是非常高的。
馮侖:他們幾位不在本地,不知道,北京二手房有一個概念,叫央產房,中央指數單位的房子,分給這些公務員的,要進入市場流通。央產房只有北京才有,其他地方沒有。經過房改以后,都變成了私人的,這部分要進入市場流通,所以北京的二級市場流通不是很好,很大原因是這部分的房子很多,因為這些房子不歸北京市政府管,北京市政府管不到這些地方,所以這部分一直不流通,最近正在推動央產房的流通。
郭建豪:過去幾年,超過二百家的基金,包括全球很大的基金都到北京,為什么他們跑到北京?有的是我們的股東。有的公司在海外上市,包括一些民營企業,包括一些其他的國營企業,到香港,到美國計劃上市的時候,很多也通過我們的交流里去理解這個市場。今天的市場,包括新城也好,在北京,我們現有的客戶有30%是全球的,70%是中國的,他們的平臺是讓外國人,尤其是未來中國的企業要到海外上市,去理解這個市場的一個比較好的平臺。過去馮董也接待了不少的基金去了解。我記得2000年做路演的時候,美國的基金在問,我們去解決關于中國的事情,他們反應很快,因為那時候在中國賺錢賺得太少,到今天已經是有一個很大的變化了。今天的投入已經變成我第二個家了,我希望政府在二手市場的需求上面,怎么樣長遠的發展好一個平臺,多下點工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