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覺醒了嗎?2004年的中國將呈現出哪些更富新意的面貌?經過25年的改革之后,中國是否又處于另一個十字路口?阻礙中國前行的最重要的障礙是什么?我們該如何向世界表明,中國提供的機遇遠遠大于挑戰?
作為中國領先的商業媒體,《經濟觀察報》的觀察家年會,將邀請中國最頂尖的商業、學術領袖與高級政府官員,共同探討2004年中國的經濟走向,并作出某種或許過分大膽的
預測。我們期待,這種討論能夠增進世界乃至中國人自己對于中國的理解。”
12月20日--21日,本次年會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新浪財經全程圖文專題直播本次會議。
以下是(專題論壇三::良性市場)中國國家計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燕生
:
主持人:到底變化會怎么樣演變,到底不良的市場在諸位企業家和專家的眼睛里面是什么樣的體現,現在繼續我們討論,有請張教授給大家做一個主題演講。
張燕生:謝謝大家給我這個機會討論一下關于良性市場的問題。首先第一個問題什么是良性市場,為什么現在要討論良性市場。我的理解完全個人市場發展發達程度,市場經濟發達程度,最不發達是我們農貿市場,凡是農村出來的孩子都知道,農村要趕集,開始是初始市場,高端市場是金融市場衍生物,這是虛擬經濟和知識經濟市場,這是發達狀態。中國從市場角度來講,首先中低端是比較發達的,中高端市場非常不發達,從發達角度來看。另外一方面良性市場涉及到現在的發達程度叫初步建立市場經濟,這個市場是良性的,還是非良性非惡性的,還是惡性,剛才茅老師說的,我非常同意,市場不可能自發的,自動的成為良性的,市場的各個組成分子,包括利益的集團,包括政府,也不會自動的維護一個良性市場的產生,所以說良性市場的討論就需要政府,需要企業,需要消費者,需要我們所有的人共同努力,才可能創造一個良性的市場。這是我想討論第一個問題。
良性市場和非良性市場從國際經驗來講,舉不勝舉。包括我們亞洲的國家有個亞洲的信念,我們的經濟發展是創造奇跡,過去認為亞洲是有信心的,一個亞洲金融危機發現即使我們亞洲最發達的市場像日本,包括戰后進入發展國家像韓國,他們市場體制中間也存在非良性市場,因此我們會發現建立起一個良性的市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關于這個問題,我個人今天來主要想討論三點:
第一點就是中國要發展良性市場,首先涉及到市場規則,市場的執行程序和市場的組織建設,這個是我們發展良性市場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二個,要想建立良性市場,首先要有良性的市場制度的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既包括大家講的信用制度,大家知道我們傳統要講信用的,但是我們傳統的信用是一個道德規范的東西,我們要建立起良性市場的市場制度基礎設施建立,要建立起一套比較客觀的一套信用制度,除了這個以外,高度剛才講,要把不發達的市場建立成發達市場,高端市場怎么建立資產市場,衍生物市場,這部分體現還包括我們的咨詢和專業服務,整個這一套東西構成我們市場的良性市場的基礎和建設。
第三,不能夠緊緊依靠市場和政府來建立良性市場,因此良性市場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要求政府、企業、消費者,也就是社會的協調,來建立起一個的自調節和自律的良性市場。第三點,我認為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遇到很多問題,靠市場解決不了,靠企業解決不了,包括服裝出口遇到美國特殊保障政策的制裁,你解決問題的時候,光靠誰不行,要靠我們社會的協調力量以及企業所組成的自律性的組織來解決問題。
我就想良性市場起碼從我理解,這三個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三個方面我們有時間討論,要討論起來,建立良性市場,將會遇到各種利益的阻力,實際上非常困難。因此我想經濟的不發達造成我們在制度建設和良性市場建設方面的不發達,因此建立良性市場絕對是一個非常長期和艱巨的工作。謝謝各位。
主持人:張教授把良性市場三個方面區分看來看,同時我們也感覺市場是低端,還有更奧高端金融市場,衍生物市場,兩位學者給我們做了開題,什么是良性市場,為什么在這兒討論良性市場,這是什么樣的巨大問題,是不是需要各階層來協調是不是要達成良性市場。接下來參與博弈的方陣,都來自企業,剛才我們兩位教授講,都是三方協商中的一方,我們看看這一方的代表,用什么樣的姿態來給大家構建良性市場。接下來按照次序,有請物美集團董事長張文中重視董事長演講,物美剛剛在香港上市,同時在SARS當中作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總理也去看,我相信他對良性市場有非常多的感觸,我們歡迎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