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受到媒體的關注顯然不是近幾年的事。這間百年老店在其334年的歷史中一直都在小心呵護著自己的金字招牌,正如其堂訓:“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除繼承了其堂訓,濟世養生、取利于義的經營理念,也同樣搭上了現代經濟的脈搏。
近觀同仁堂的發展史,你會發現這家百年老店正是通過一步步的自我改革和強強聯手
才使其活力得以保持。早在解放前,同仁堂就曾實行過工資加銷售提成的分配方式。解放后,它率先進行公私合營;今天的同仁堂跟緊時代步伐,組建集團,股改上市,把眼光聚焦在對外擴張上。
對內強強聯手
近期同仁堂與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億元合作是再次把大眾的目光吸引到了這家百年老店身上。據了解,目前這項正在簽訂之中的合作協議,將給同仁堂帶來1.225億美元的投資。新公司總投資額為2.5億美元,其中同仁堂占51%的股份,和記黃埔占49%的股份。
同仁堂總經理梅群這樣評價此次合作:“這意味著同仁堂銷售模式的重大變革!睋榻B,該項目計劃前3年投資5000萬元,在全國30個城市建成各類同仁堂藥店200家,實現銷售收入10個億。后3年投入5000萬至8000萬元,完成在全國建設300家店的發展經營規劃。
據了解,同仁堂與上海第一醫藥股份在上海合作,開出第一家店中店。上海第一醫藥有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條件允許,將把這種店中店的合作形式有選擇地開進其現有的百余家連鎖門店中。
日前,同仁堂又與中國中醫研究院及多家國內醫藥企業共同投資成立了同仁堂中藥研發公司;與首創科技投資公司等共同投資成立同仁堂商業投資公司;與多家公司參與投資成立的北京同仁堂泉昌有限公司也于11月底正式在香港成立。
對外四環戰略
同仁堂在關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的同時,還大力推進其海外擴張戰略。同仁堂集團現任董事長殷順海給同仁堂定下的海外擴展四環戰略:“站穩亞洲、邁進歐洲、滲透美洲、開辟大洋洲”。有人說這其實是一張中國中醫藥在海外被認知與認同的路線圖。
目前,同仁堂已經在馬來西亞、印尼、澳大利亞、英國、泰國、澳門、加拿大、美國等地開辦了合資公司和連鎖藥店,F在,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北京同仁堂已在歐洲、北美、南美、東南亞等地建立了多家合資公司,同仁堂科技副總經理丁永玲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截至2005年,同仁堂在海外擁有不少于30家合資公司。凡是有華人的地方,都會有同仁堂!
“下一個階段,同仁堂將從單純的產品銷售開始向當地化生產轉變!倍∮懒嵴f,同仁堂將再在海外實現當地化生產,從產品的分裝做起。擁有同仁堂合資公司的海外地區,下一步都會逐步開始藥物分裝。“合資公司自己進行包裝,在當地的市場拓展、促銷,這樣不但可以大大降低藥品成本,還提高了適應當地市場的靈活性!
治本科技創新
同仁堂在擁有大量華人的東南亞能夠順利進軍的一個主要原因取決于他們在文化上對中醫藥的認同和傳統上對同仁堂的信任。這間百年老店,我們可以從很多細微處感覺到它對歷史一絲不茍的傳承。
如今走進任何一家同仁堂藥店,我們都能注意到同仁堂抓方的柜臺有里外兩層:調劑員在里層柜臺里邊抓藥,等著拿藥的顧客在外層柜臺等候,兩層柜臺中間,是富有經驗的老藥師進行復核,這些老藥師從里層柜臺上拿過已抓好的藥,與藥方逐一核對,確認無誤后才將藥包好,放到外層柜臺上交給顧客——這種一張方倒兩遍手的做法,可以很好地避免因抓錯藥而造成的事故。
為了保證藥源的品質,去年,同仁堂集團麾下的兩家上市公司分別在吉林、河北、山西、湖北、山東、浙江和安徽建立了七大中藥材種植基地。同仁堂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這七大基地全部建立在遠離生活區和工業污染源的地方,在種植的過程中,嚴格控制農藥的使用,這不僅保證了同仁堂自產藥品的質量,而且將來還可以大量出口。
總經理梅群說,除了建立藥材種植基地,尋找麝香、虎骨、犀角、甘草等傳統中藥的替代品之外,同仁堂正在組織科研力量,利用生物技術從礦物藥物中找出真正發揮藥效的成分,去除重金屬,以消除海外市場對含有重金屬成分藥物的疑慮。
背景鏈接:同仁堂簡介
北京同仁堂創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創始人名叫樂顯揚。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同仁堂開始供奉御藥房用藥,享受特權。歷經八代皇帝,長達188年。
1992年,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宣布成立。1997年5月,集團公司所屬6家子公司組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00年3月,北京同仁堂組建了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0月,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上市。
如今同仁堂集團擁有總資產28.8億元,每年生產中成藥1萬多噸。作者:張璐作者單位:經濟參考報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發布日期:2003-12-20星 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