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注釋:繽紛的顏色令人眼花繚亂;紛雜的音樂令人耳朵失去分辨力;美味的食品令人舌頭遲鈍;縱馬射獵令人心放浪;難得的財物令人行為不軌。所以圣人但求溫飽,不求好看和虛榮。
很多富人的生活是非常節儉的。比爾·蓋茨的午餐不過是漢堡加可樂,劉永好曾炫耀自己穿的襯衣僅12元一件,另一位富翁當場道買貴了,因為同樣產品他只花了10元。
富人羅伯特發現許多租房者卻擁有最時髦的消費品,他認為應該用購買這些消費品的錢去買公寓,這種投資會帶來租金,從而讓錢為人工作。
美國曾經有過一項十分有趣的調查,在美國本土的1000個百萬富翁中,依靠繼承、中彩暴富起來的只有4位,其余都是依靠節儉、定期向銀行存入現金并穩妥投資才獲得成功的。澳大利亞有兩個人40年前一起從學校畢業,一個在郵局做了40年的郵遞員,一個在銀行一直做到了總經理。前者由于善于管理錢財,當他退休時,僅投資股票價值就達300萬澳元(1800萬人民幣),后者將大部分錢用于維持總經理的體面上,退休時只有30萬澳元的退休金和一套住房。
外國企業節約成本幾乎到了小氣的程度。大多數企業家認為,小氣是在賺自己的錢,如果自己的錢都賺不回來,又怎么有能力去賺別人的錢呢?
很多人幻想有一天實現財務自由(不上班也可以衣食無憂),但他們在拼命工作賺錢的同時,卻又在大手大腳地花錢:穿新款的時裝,不停地將電腦升級換代,不停地更換時尚的手機,經常尋找新開業的咖啡廳、飯館、健身房;今日哈韓,明天哈日,不斷追求著時尚的生活方式,既浪費了金錢,又耗費了精力。
對于成功者來說,一元錢并非僅僅是一元錢,而是一粒種子,一粒可能長成參天大樹的種子,點滴然而長期的積累非常重要。如果收入本來不多,再大手大腳地消費,永遠不會走上富裕的道路。
當然,從經濟學上講,正確的個體選擇,如果引申為群體選擇未必正確;個人的節儉如果推廣到所有的人,社會消費就會受到抑制,經濟就會進入熱死狀態。一家豐熟,老少歡悅,天下大熟,谷賤傷農,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從社會價值取向來看,節儉一定是美德么?也未必。人賺錢的目的無非就是想過好日子,如果節儉幾十年才有可能過上富裕的生活,青春已經不再,想吃卻沒了胃口和牙齒,想玩卻沒了身體和心情,又有什么意義呢?如果過程不愉快,最終達到目的時也未必愉快。
儲蓄未來的節儉和享受今朝的消費實際上就是一個權衡先生產還是先生活的問題,這個話題在計劃經濟時代折騰了幾十年,結果生產生活都沒上去。恰恰是市場經濟使之發生了較大的改觀。與計劃經濟相比,市場經濟最突出的長處不是更有效率,而是更人道,因為它賦予了人們選擇的自由。當人們能夠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和工作時,經濟自然會變得高效。
所以,節儉還是享受,本不是一個道德范疇的問題,無所謂哪個有意義或沒意義,人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最大的意義。五色俱備、五音齊鳴、五味俱全、馳騁畋獵又有什么不好?只要不昧良心、不犯國法,選擇哪種生活是自己的事情。
但對于追求財富的人來說,每一元錢真的是一粒種子,亂消費就是在吃種子糧,不僅僅是浪費錢,而是在不斷消費中消耗著自己有限的精力,最終不能集中精力做事。農民說,餓死老子娘,不吃種子糧。這是一種殘酷的真實。
關鍵是享受生活的人不要為財富的拮據煩惱,追求財富的人不要被時尚的生活誘惑,既想賺大錢,又想吃喝玩樂、聲色犬馬,那就魔由心生,煩惱無邊。所以很多人妄想暴富,以為暴富就什么都有了。自己想追求什么,一定要想明白。不要既想嫁東鄰美少年,又想得西鄰財萬貫。
節以聚財,費以養生。境由心造,魔由心生。
作者:張曉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