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發布《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意圖之一是要堵住國有資產流失的種種漏洞,但缺少有力的配套措施。
據國資委一位參與法規制定的權威人士對記者稱,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國資委將不再出臺相應的MBO管理辦法,本《意見》即可視作地方國資委工作的一個原則性指導。
12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資委《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上市公司國有股轉讓價格在不低于每股凈資產的基礎上,參考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場表現合理定價,轉讓方式可以采取拍賣、招投標、協議轉讓以及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
業內人士指出,從總體上說,該《意見》對推進國有企業規范改制,促進國有產權有序流轉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然而,由于改革還不夠配套,規則還不夠健全,所以《意見》本身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國企改制中存在的問題。
“《意見》尚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但它最大的看點莫過于對MBO行為所進行的嚴格規范,這也預示著國資委審批國企MBO的解凍。”換言之,對于一直苦等國資委放行MBO的企業而言,至少又有了新希望。
解凍MBO國姿委艱難選擇
今年4月,財政部對國有企業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MBO暫停受理和審批,當時的說法是“何時重新啟動要等相關規則完善后再作決定”。其后,隨著國資委的成立,這部分職能轉由國資委負責。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11月稱,在今年國資委要研究制定的13個法規和規章中,國有資產管理層收購規范的規章也包含其中。業界也一直在苦盼傳說中的所謂的“國企MBO管理辦法”。
但國資委一位參與制定法規的權威人士對記者稱,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國資委將不再出臺相應的MBO管理辦法,本《意見》即可視作地方國資委工作的一個原則性指導。據該人士稱,之所以不制定更細的規定,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對近年來剛剛引入我國的MBO這一新生事物所積累的實踐經驗不多,還處于改革探索期,另一方面,理論界與政府意見不一致,統一起來難度很大,因此,不如留有一定的空間。“完全封死與十六大三中全會的大方向相悖,但過度放開又容易造成混亂”。
其實,作為國有企業改制的一種形式,不管是MBO、QFII,還是民營資本重組國有企業,任何一種形式如果沒有相應的較為完善的制度設計,都有可能造成國有資產的損失,而盡可能地避免國有資產流失一直是令各級政府頭疼的問題。
“每一種方式都各有適用對象和利弊,都不是十全十美,不規范的任何一種運作都可能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所以,關鍵是‘規范’和‘誠信’。”鄭培敏如是說。
鑒于官方對國有股減持的反反復復,北京賽迪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程意平表示:“晚一點兒推出相應的法規不是壞事,它必將有利于推進MBO在中國的進程,因為‘二次叫停’產生的副作用更大。”
糾風賤賣國企《意見》有勝于無
據悉,《意見》是國資委在廣泛調研與認真總結的基礎上提出的,主要對國有企業改制的全過程進行了規范,其中,最為重要的有兩點:第一,國有股轉讓有規可循,上市公司國有股轉讓價格在不低于每股凈資產的基礎上,參考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場表現合理定價;第二,嚴禁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自賣自買國有產權。
第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陸滿平認為,從法律層面講,作為今年頒布的《國有企業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的一個有效補充,《意見》的法律規格略顯不足,只能算是行政規章一級。而最為要害的缺陷是,只有經營效益好的企業才能有條件按此規定執行,業績不好的企業可能有心無力。股權轉讓價格不低于凈資產的規定將有可能限制那些處于中不溜兒、半死不活、資不抵債或資產下降企業的改制進程,“因為它們根本就不會有被選擇的機會,而這些面廣量大的企業恰恰是改制的重頭。”陸說。
另外,由于國有資產出資人沒有完全到位,導致國企改制工作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有些企業改制過程不規范,財務審計不嚴,資產評估不實;有些企業改制透明度不高,存在暗箱操作、低估賤賣的現象等等,這些無一例外地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陸滿平指出,要想根本性解決這些長期問題,必須構建多層次的融資渠道與開辟多體系的資本市場,建立公開透明的產權交易市場平臺,使國有產權有序流轉。“如果缺少這些配套的市場空間與環境,《意見》將浮于政策表面,治標不治本,最多只能是就事論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陸說,“當然,完全杜絕也是不可能的,有總比沒有好。”
“《意見》并沒有出臺新政策,只不過再度重申了其他法律法規中關于國有股權轉讓的相關規定與關鍵環節”,上海榮正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知識官鄭培敏特別強調,“同時,它及時糾正了地方政府批量地賣國企之類急功近利的行為,不再把國企改制必須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作為硬性規定,這是最具實質意義之處。”
記者手記
“做失”與“坐失”國有資產夏欣
國有資產流失是國企改制中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也是國資委的心頭大患。國資委接連制定一系列法規,就是要從方方面面的源頭堵住一切潛在的漏洞。
但是,任何法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即便法律本身很完美,人們也會從中找到機會。盡管《意見》從10個方面規范了國有企業改制的全過程,但它也仍并非無懈可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理論與實踐共同發展,有時候甚至是實踐先于理論的時代,這種情況與尷尬尤為突出。
記者在采訪中所接觸到的來自市場層面的真實的情況是,“做失”與“坐失”國有資產可以造成同樣惡劣與嚴重的后果。
所謂人為“做失”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大多是指企業在進行股權交易中的不規范行為。比如,通過把企業凈資產評估做低的方式,低估賤賣,牟取暴利;國企的股權交易不進入股權交易市場,實行暗箱操作;還有的把國有企業經營權協議轉讓給第三方,收取好處;還有的是內外勾結、隱匿轉移、侵占私吞國有資產等等,數不勝數,防不勝防。
國有資產的“坐失”比“做失”導致的國有資產流失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有的地方政府怕承擔國有資產流失的罪名,因此不作為,對該調整的國有資產不調整,該淘汰的不淘汰;為了政績,不批準符合收購條件的正當的股權轉讓,而無論這種方式是否有利于搞活國有企業,是否有利于起到激勵作用,是否有利于企業的未來發展。
“做失”與“坐失”的區別也許只有一個,前者是積極作為,而后者是不作為,但同樣是不可原諒。
有人說,國有資產流失是改革所必須付出的代價。應該說,對于一個復雜的改革過程來講,出現一些問題是難以避免的,但應盡力避免。因為造成的后果嚴重,會損害社會公平,影響國企改革的深入進行,因此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從法律法規的角度加以真正的完善。
作者:本報記者夏欣北京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