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選擇工具變多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對中國居民旅游開放,境外游成為越來越多上海人旅游的選擇,港澳購物游更是常規產品。為適應上海人境外購物消費的需要,上海的銀行動足腦筋,推出了一系列產品。
境外消費卡為主
國際卡是老百姓境外消費的主流選擇,工、農、中、建推出的牡丹、金穗、長城、龍卡等國際卡已經成為上海人境外消費的主渠道。為進一步方便客戶的使用,招商、工行、建行等還相繼推出了一卡雙幣的國際卡。在上海刷卡時當人民幣卡使用,在境外刷卡時當國際卡使用,這對于經常往來境內外的商務人士來說的確提供了不少的方便。
在境外消費之后,客戶往往需要購買外匯到銀行還款,不過隨著外匯管理體制的改革,這個環節從6月1日起也開始省心了。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新頒布的《關于銀行外幣卡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對于因境內卡項下透支而形成的外匯墊款,只要持卡人能夠出具由發卡金融機構提供的外幣卡項下交易賬單,允許持卡人用人民幣資金購匯償還。中國銀行和招商銀行在第一時間推出了人民幣購匯還款的服務,其他銀行也紛紛跟上。境外消費境內還款從此輕松搞定。
衍生產品多起來
貨幣期權、利率期權、貨幣掉期、利率區間掛鉤……這些過去只跟銀行的外匯交易員才有關系的詞匯已經成為部分個人外匯投資者耳熟能詳的術語。在外匯存款和實盤外匯買賣之外,外匯衍生金融產品也已經進入了上海居民的理財菜單。
繼外匯寶之后,中行上海市分行連續推出了存款與期權相結合的“兩得寶”投資產品和鎖定交易風險的“期權寶”產品。“期權寶”就是客戶為期權的買入方,銀行為期權的賣出方,客戶在支付一定期權費后可以從中行買入一份外匯期權,期權到期時客戶有權按協定匯率買賣一定金額的外匯。通常如果匯市出現單邊上漲或下跌走勢時,匯民可以購買“期權寶”,以規避風險和鎖定收益;如果匯市出現牛皮盤整的走勢,匯民就可以選擇“兩得寶”,向銀行賣出一個上漲或下跌期權,規避市場波動風險,賺取期權費收入。客戶以最多損失期權費的代價,根據自己的預測判斷,有可能獲得可觀收益。
資金管理更省心
對于更多擁有一定外匯資產但對投資技巧和投資工具“一竅不通”的普通投資者來說,下半年中行、工行、建行等相繼推出的小額資金管理產品就真的是“省心省力”的選擇了。所謂小額資金管理,就是客戶與銀行簽署協議,將一定金額的產品委托銀行代為運作,從銀行獲取相對較高收益的一類外匯委托理財產品。購買小額資金管理產品的客戶無須了解復雜的投資公式,也不需要天天關注國際匯市的跌宕起伏,是小額閑置外匯資金的較好出路。
章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