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幛吉吉
如何解決中國股市存在的種種問題,目前討論正酣。其中比較流行的觀點是,要徹底解決股市的問題,必須解決股權分裂問題,股份必須全流通。我認為此觀點有失偏頗。
股份應該全流通
根據股份制的基本原理,股份必須全流通,這一點毫無疑問。因為同股,就必須同權、同利、同責、同險。所以只要你是股東,你手中的股份就應該流通。如果規定某某股份不能流通(如國有股),那就是不公平的,違背了股份制的基本原理。因此,我不反對全流通,恰恰相反,早在1993年,我們在內部討論、規劃股市發展時,我就提出應該讓國有股流通。由于當時害怕國有股流通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所以國有股流通問題就被束之高閣了。如果當時允許國有股流通,根本不會對股市造成如同現在的驚弓之鳥般的窘境。因為當時股票供不應求,股根控制得很緊,所以國有股流通絕對是一個重大的利好。可惜,由于當時認識不到位,我們失去了一次極好的機會。而現在解決,則難度明顯加大。因此,股份應該全流通,這一點完全正確沒有錯。
中國股市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讓我們先梳理目前中國股市存在哪些主要問題,然后看看靠全流通是否能夠解決。我認為目前中國股市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第一,管理體制問題。主要體現在管理層基本運用計劃經濟的手段來管理最具有市場經濟特征的股份制。比如,股票發行,雖然取消了審批制,但是核準制的“核準”二字與審批制有多大異同,我看不出來。再如,股票發行、上市的核準和監管同為一個機構,則難以發揮監管的作用。試想:我核準發行、上市的股票,我自己再去監管,裁判員和運動員混為一體能公平、公開、公正地進行股市博弈嗎?為什么要設立國家審計署,而不是由財政部去監督資金的使用﹖其道理不言自明。另如,股票發行由發行審核委員會把關,而中小股民沒有用手投票的權利,所以否決的意見無法實施,導致公司上市就虧損,甚至發展到虧損公司都可以發行、上市的咄咄怪事(如南航)。還如,我們的上市公司在股票發行上市過程中,是否存在長官意志、強權指令或暗示的情況?如果沒有,最好。如果有,則說明發行體制缺少市場或民主的透明因素。
第二,上市公司問題。比如,惡意的圈錢行為,由過去的“跑部錢進”演化到股市上,則成了“上市錢進”。而且不給股民回報,即使蜻蜓點水式地給一點回報,也是通過放長線、釣大魚的辦法,再通過配股、增發、轉債的辦法撈回給股民的分紅。更有甚者,最近TCL、武鋼搞什么整體上市,說穿了,這完全是圈錢的新方法。再如,上市公司的業績實在不敢恭維,股民辛辛苦苦投資,并沒有帶來上市公司業績的大幅提高。另如,上市公司的造假、犯規現象比比皆是。目前80%的上市公司都先后被處罰、批評和譴責。至于上市公司的老總們貪污被判刑、逃跑而不知蹤影的消息也時常見諸報刊。還如,獨立董事、監事會形同虛設,反而增加了公司成本,因為他們除了定期參加公司的相關會議舉手表示同意外,還可領一份不菲的工資或津貼。此外,上市公司還有諸如散布虛假信息、關聯交易、亂擔保、治理結構等等問題。
第三,莊家惡意操縱股價坑害股民問題。這幾年,瓊民源、銀廣夏、億安科技、中科創業等均是黑莊聯手操縱股價,最后把股民一網打盡。當然這里還有上市公司配合莊家、“股評家”搖旗吶喊(銀廣夏最典型)的“功勞”。
股份全流通無法解決股市的問題
首先,我們看管理體制問題。全流通能解決用計劃經濟方式核準的手段嗎?能發揮監管的作用嗎?能賦予中小股民用手投票的權利嗎?能制止公司上市就虧損,甚至發展到虧損公司都可以發行上市的咄咄怪事嗎?能杜絕在上市公司股票發行上市過程中,長官指令或暗示的行為嗎?我認為根本就不可能。因為全流通只能解決流通問題,與改革管理體制沒有直接關系。
其次,我們再看莊家惡意操縱股價坑害股民的問題。全流通了,莊家惡意操縱股價坑害股民的問題就能解決嗎?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莊家惡意操縱股價坑害股民是股市監管問題,和全流通風馬牛不相及。全流通也好,不流通也罷,如果監管停留在原始階段,則還會發生瓊民源、銀廣夏、億安科技、中科創業等等黑莊聯手操縱股價、最后把股民一網打盡的悲劇。
最后,我們重點分析全流通能否解決上市公司自身的問題。許多人認為,只要全流通了,惡意的圈錢行為就可以被制止。其實現在即使全流通了,上市公司發行股票的“積極性”也絕對不會降低。
第一,申購資金依然踴躍,發行圈錢的行動不會失敗。因為新股不敗甚至上市當天絕大部分新股賣掉就可以平均獲利至少50%以上,所以申購新股者趨之若騖。
第二,更嚴重的是,不管是按發行價購買,還是按面值購買,所有股東都可以在上市當天就賣掉手中的股票。所以,原來不流通股東的股票也可以賣掉,他們變現并獲暴利的速度“轉瞬之間就完成了”。比如用友軟件高分紅收回成本遭到質疑。如果允許它全流通,也許高價賣掉部分股票回收成本的速度會更快。
第三,現在發行股票,公司股價面值1元,不流通股東按面值購買,而流通股東按高于面值幾倍、甚至幾十倍的發行價購買,這就使流通股東感到極大的不公。表面看這的確不公平,所以有人分析正是“不能全流通,股權分裂”才導致惡意圈錢的惡果。如果全流通了,股權不分裂,所有股東都按一個股價購買入市,上市公司就不會再這樣惡意圈錢了嗎?答案是:會照樣進行。但是新股是否會高開則需要打一個問號。如果新股上市當天就跌破發行價,最后倒霉的還是中小股民,上市公司則絲毫未損。現在不全流通,所以不流通股東雖然按面值1元購買,但由于不流通,所以他們只能望新股高開而興嘆。從這個“股權分裂”的意義上講,不流通股東按面值購買占了便宜,但他們在二級市場吃虧了。而流通股東按高于面值幾倍、甚至幾十倍的發行價購買吃虧了,但在二級市場流通股東又獲利。因此,公平和不公平,在不流通股東和流通股東之間有機互動。
第四,全流通無法解決一股獨大的問題。前面提到的股份制的基本原理,因為同股,就必須同權、同利、同責、同險。如果不同股就不可能同權、同利、同責、同險。即:持有1000股的股東雖然權力、利益比持有100股的股東大,但是持有1000股股東的責任和風險也隨之增大。而持有100股的股東正好相反。為什么要解釋這樣一個最簡單的股份制道理,就是因為持有“全流通能解決上市公司問題”觀點的人沒有搞清楚這樣一個ABC的問題。他們認為,只要全流通了,就可以防止一股獨大。比如招商銀行發行100億元可轉債的圈錢行為就可以制止。其實不然,因為股份多少決定股權大小。即使招商銀行股份全流通了,持有招商銀行1000股的股東權力還是比持有招商銀行100股的股東大,所以,招商銀行的決策,包括圈錢還是招商銀行大股東一槌定音。全流通根本無法解決一股獨大獨斷專行的問題。
第五,至于上市公司的業績不佳,上市公司造假、不犯規,上市公司的老總們貪污、逃跑,獨立董事、監事會如同虛設,上市公司散布虛假信息、關聯交易、亂擔保、治理結構不完善等等問題,根本就不是股份不全流通造成的。
要想較好(不是徹底,也無法徹底)解決中國股市的問題,管理層、上市公司及股市各方需要協同努力,從體制、機制上徹底改革。全流通則僅僅是解決了流通問題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