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貨幣政策、新股發行制度一系列利好政策扎堆亮相,但專家提醒———
近期銀監會和央行不斷出臺新的政策措施,銀行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證券市場的發行制度也將進行較大幅度的改革,但從昨日大盤震蕩走勢上看,市場對于這些政策措施對證券市場所可能形成的影響,存在一定分歧。
銀行業利好政策頻出減輕股市的擴容壓力
近期不斷出臺有利于銀行業發展的政策,包括商業銀行可發行次級債補充資本和擴大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促成銀行類上市公司股價大漲。
我國銀行業對外開放較晚,與其他行業相比,在壟斷優勢下自身經營機制和市場競爭力都尚待完善。但根據入世協議,12月1日允許外資銀行將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增至13個城市,并將在2004年12月進一步擴大,而CEPA則對香港銀行率先開放內地市場。外資銀行挑戰的臨近,迫切要求國內商業銀行在短期內迅速提高資產質量和提升市場競爭力。
從考核指標上看,國內商業銀行的弱點,在于不良貸款比率高和資本充足率低。部分商業銀行為了降低不良貸款比率,采取了擴大貸款規模的做法,結果造成資本充足率低于或接近臨界點8%。
提高資本充足率最快捷、最有效的辦法便是發行股票,目前除了今年9月份上市的華夏銀行(600015)外,其余四家上市銀行都有再融資計劃,包括擬發行不超過100億元可轉債的招商銀行(600036),擬發行H股的民生銀行(600016),擬增發可轉債的浦發銀行(600000),擬配股的深發展(000001)。
在目前市場對大規模再融資十分反感的情況下,招商銀行的巨額發可轉債計劃遭到基金等流通股股東的反對,民生銀行的股價也一度被投資者用腳投票,而發行次級債則可以計入銀行附屬資本,以提高資本充足率,原來的融資計劃可能會出現變更,對股市的擴容壓力減輕。
商業銀行融資渠道被拓寬的同時,利潤來源也得到擴展。今年已經相繼出臺了《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央行發布通知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近日又將擴大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和降低超額存款準備金率,鼓勵商業銀行在擴大貸款利率的背景下,適度增加放貸規模。商業銀行將會借助這些利好提高資本充足率,增加信貸業務收入和表外業務收入。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最新金融統計數據顯示,11月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比上月回落,人民幣新增貸款同比繼續少增,貸款增加趨勢減緩。央行出于繼續維護經濟金融發展的良好勢頭的需要,將會適當控制貨幣信貸的投放,調整貨幣信貸結構,保持貨幣供應量適度增長。
發行制度將更加透明把好市場準入第一關
周三,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暫行辦法》。該辦法設計了一套新的發審委制度,在發審委委員人數、參會委員人數、通過比例等方面都作出了規定,也明確了發審委委員應回避的情形,還建立了委員的問責機制和監督機制。
此辦法提高了發審委工作透明度,有利于強化發審委委員的專家功能和加大發審委委員的審核責任,以提高審核質量,使發審委工作處于全社會的監督之下。
同時,主要媒體披露證監會目前正在積極推動建立保薦制度的工作,相關文件近期有望出臺,此前曾于10月15日對外公布《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的征求意見稿。
保薦人制度主要通過加重相關個人的責任,即承銷商項目負責人的職責,以提高新股發行質量。目前各綜合類券商正在積極爭奪保薦人資源,以確保投行業務的市場占有率。由于責任到人,上市新股的質量在此制度實施后將得到相應的提高,而發行節奏也將會相應放緩。
潛在的利好尚未顯現小心利好背后的利空隱患
由于次級債的固定期限不低于5年和索償權排在存款和其他負債之后,在目前市場預期遠期利率上調的情況下,如果上市銀行不以較高的票面利率發行次級債,則難以完成融資計劃,而償債壓力的加大,迫使上市銀行必須迅速提升盈利能力。
從第三季度季報看,除華夏銀行沒有同期可比數據外,四家上市銀行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50%的,只有民生銀行一家,而且沒有預計全年凈利潤將實現50%以上的增長,并披露毛利率下降。
目前存款準備金率被調高后,并沒有調低的趨勢,信貸仍處于控制階段,商業銀行較難大幅提高信貸業務收入,面對日趨臨近的外資銀行的挑戰,次級債能否順利發行仍面臨較大困難。
融資渠道雖被拓寬,但并非坦途。至于發行制度的改革方面,不可排除很多擬發行上市公司紛紛爭取在制度實施前發行,而加快發行上市的步伐,造成短期擴容速度加快。
作者:張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