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大學中國經濟與WTO研究所與商務部《WTO經濟導刊》聯合主辦的“中國與WTO論壇”于12月9日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舉辦。新浪財經獨家圖文直播了此次論壇。
以下為三位嘉賓精彩觀點:
主持人:剛才厲老師和姚總經濟師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我國加入WTO以后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在數字上有很強的說明力。
我想把問題轉到另外一個方面,在加入WTO兩年以內,我們的確看到很多問題。比如說加入WTO以后,特別是今年,我們和其他國家,特別是和美國的貿易摩擦明顯增加了,我們面臨比較大的挑戰,就是今年有貿易和反傾銷案,這是我國加入WTO新的問題,我想向朱老師問一個問題,我知道朱老師因為中美問題跟隨外經貿部去過美國,這個問題是按照美方的統計,美國對我們的貿易差是1千億以上,按照我國自己的統計,大概是三、四百億左右,為什么兩者之間有這么大的差別,請朱老師談一下。
朱善利:在五年以前,我曾經做過研究,關于中美貿易問題,因為中國正在申請加入WTO,當時在哈佛大學開了研討會,外經貿部的副部長龍永圖參加了會議,當時計算的統計也是中方和美國方面有一些差別,就是計算的方法不一樣,還有一個,當時存在著香港的問題,有很多通過香港的轉口貿易轉到美國。加入WTO以后,到現在快兩年了,中國在兩年多以前的統計,因為中國不是WTO成員,現在說WTO成員,實際上中國和香港都屬于一個關稅區進行統計的,在技術上就不能說中國通過香港轉口的問題,只能說在統計口徑上有差別。美方和中方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日本跟中國的貿易也是這樣,中方計算的貿易順差比日方計算的貿易順差小得多。數據本身是復雜的計算問題,我只想解釋說,順差肯定是存在的,無論是按照中方還是按照美方的方法計算,這是口徑問題。我們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原因,中國的貿易順差,是因為調整的問題,如果中國沒有對美國有貿易順差,其他國家對美國也有貿易順差,比如說過去的韓國,韓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比較大,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比較大,新加坡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也比較大,現在這些貿易順差轉移到中國,為什么產業最后脫軌,因為這些國家的勞動力成本在上升,產品在市場競爭沒有中國強,因為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大家可以算一下,中國對美國出口比較大的機電產品、紡織品,在這個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的產品,中國有比較大的競爭優勢。像我們剛剛講的一些國家,由于工業化,勞務成本在上升,所以勞動密集型產品轉移到中國來,變成中國和美國貿易順差的差距比較大,這是貿易方面的問題。實際說跟中國國家,是其他的國家存在貿易順差,而不是中國存在貿易順差,不發達的國家對中國的貿易,是中國處于逆差,他們處于順差,實際上貿易順差與產業結構的調整有相當大的關系。如果仔細計算一下,這些貿易順差好多是來自國外的一些企業在中國投資以后生產的產品賣到國外去。所以,中國對外順差相當大的是外資企業,而中國從外貿之間得到的好處并不是像我們統計數字所解釋的那樣,因為中國是一個大進大出,大批從國外進口原材料半成品,加入我們的成本賣到國外去,中國實際上只收加工費,這個費用是很低的,這個產品是從中國出口的,中國實際上從進口中得到的貿易的利益并不像統計數字顯示的那樣。
主持人:因為你是數據的專家和權威,對朱老師講的問題您有什么評論?
姚景源:中國貿易順差問題,我們去年9月份中美的貿易順差是304億美金。貿易順差方面剛才朱院長講的非常科學,因為中美貿易順差很重要的是由外方在美方的合資組建,現在中國的外資企業實現出口超過50.2%的比重,實際是美國的資金和技術加上中國的勞動力的結果,而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是非常之低的,這點我可以給同學們報告,就是我們中國的勞動生產力成本現在人均1200美金。勞動成本的概念,按照國際通用概念包括勞動力的工資、各種補貼以及培訓費用,這是1200美金的概念,將近相當于美國勞動成本的2.2%,這種結局雖然使中國出現貿易順利,但是中國人獲得的利益遠遠低于美國人投入的資本和技術。
第二,作為貿易逆差來講,我在新聞發布會上也講,貿易逆差說明一個問題,過去我們和其他國家是政治貿易,冷戰時期,現在貿易順差是整個貿易轉移到經濟中心來。我在貿易部工作的時候,曾找公安局長,要他把各種案例統計出來進行一個排序,任何一個地區如果犯罪上升到第一位的時候,說明這個地區經濟發達,所以目前貿易逆差的增加,說明中國經濟充滿生機和蓬勃發展。
厲以寧:在美國雇一個藍領工人,在中國可以雇40個人,在美國雇一個藍領工人可以在中國雇60個人,無論藍領還是白領,美國人覺得在中國投資是劃得來的,美國藍領和白領之間的工資差別是小的,而中國是比較大的,這是一個事實。最近我回答了國外記者的一個問題,問中美逆差這么大,你們怎么辦?我說很簡單,美國把高新技術賣給我們就沒逆差了。你不賣怪誰呀?所以這個事情,我們講中美的問題,單純怪中國是沒有理由的。
主持人:謝謝厲老師,說起勞動成本跟競爭力有關,談到競爭力,我想問一個問題,因為這也跟我們前面提到中國經濟要走向世界,要跟世界最強的企業進行競爭,我想問朱老師一個問題,在你看來,我國的企業在競爭力方面和世界最強的500強企業,究竟差距在哪些方面?
朱善利:如果做簡單的比較不是很好比較,如果做科學分析的話,各自有各自的優勢,比如說在一起深加工和輕加工方面的公司比較強一些,因為技術水平比較高,在現代化的中國行業里比如說像金融這類的,帶有高技術行業里競爭力是比較高,中國在勞動密集型行業里,中國是比較低的,因為產品競爭力市場兩個方面,一個是必須有成本進行競爭,生產同樣的東西,成本比人家低。第二,你的產品技術很含量比較高,產品的質量比較好,中國成本實際上在勞動密集型這塊競爭性比較強一些,但是在高技術行業里面中國的競爭力比較差,可以看到中國進口的精密儀器設備等等,包括高檔的耐用消費品,如海外的高檔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