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文
2002年年底,我的工作陷入了一場困境:我所在的定制發行部在為報社發行工作發揮過巨大作用之后,必須進行一次大的調整。
定制發行部,它強調的是“點對點”,即針對精確讀者實施精確覆蓋。在《經濟觀察
報》的前期發行工作中,定制發行根據報紙定位,目標讀者的設定,在短時間內建立了一個最高達10萬名的精確讀者數據庫,數據庫中有60%的企業界人士,25%的職能部門人士,還有15%的學界、專業研究人士等,定制發行部分別向這些人群進行為期3個月、6個月、12個月不等的贈報,響應報社提出的“快速提升影響力”的發行戰略,定制發行部在報社初創時期,常規發行方法還不能高效運轉時發揮了巨大作用。
大規模贈報的代價同樣是高昂的。在《經濟觀察報》發行的前20個月,平均每期40個版面,印刷成本就接近2.5元,加上每份0.5元的配送費用,每份贈報的直接成本就是3元,前20個月報社用于贈報的總費用接近500萬元。
隨著報紙零售、征訂市場的成熟,定制發行的工作日益萎縮,盡管零售、征訂等傳統發行方式不能充分解決精確銷售,但定制發行工作如果不能盡快降低成本的話,報社無論如何不可能長期承擔如此之高的費用。
我們既不愿失去數據庫中這些精確讀者,又不能長期承受高昂的贈報費用,這時我想到了網絡,網絡媒體有許多優勢,成本低、傳播速度快、查閱方便等,但最大的問題是自新經濟泡沫破裂后,所有平面媒體自辦的網絡媒體幾乎都成了擺設,我們如何能夠借助網絡來保留這些核心讀者?
對于網絡媒體的失敗很多人將之歸結于人們的閱讀習慣,但實際上我認為是網絡化的媒體喪失了傳統媒體的一個重要的特征——編輯語言。即幾條好新聞不等于一張好報紙。此外,多數報社在網絡媒體的推廣上也不愿下大功夫,因為網絡媒體自動將廣告去掉了,這對讀者可能方便一些,但對報紙的另外一個上帝——廣告客戶,則是不可容忍的。
實際上《經濟觀察報》在短期內得到市場認可除了內容的權威性和可讀性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它的版面設計獨樹一幟,版面語言極其豐富,《經濟觀察報》設計總監鄒波以他出眾的設計思想為報紙增加了一種表現力。還有長期在《經濟觀察報》投放廣告的知名客戶,曾有讀者為《經濟觀察報》的精美廣告叫好,如果網絡版失去了它們,自然不會有生命力。
這使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于是EEO誕生了,EEO即Electric Economic Observer,電子化的《經濟觀察報》。
報社聘請了專門的設計公司,借助ACROBAT的平臺,獨立開發了被我們稱之為“原汁原味”的網絡媒體,我們將報紙原封不動地搬到了網上,同時它又具有網絡媒體的所有優點。
EEO初步完成于2003年2月底,4月進行了美國、加拿大等地測試。8月EEO在國內財經紙媒體中首次推出短信訂閱精彩新聞、在線閱讀EEO服務。同月與美國華人團體合作,在紐約建立了EEO北美免費服務電話和服務網點,2000名美國紐約華爾街華人使用虛擬卡支付方式閱讀EEO。網絡的空間延伸性和時間迅捷性有效彌補了紙質媒體發行的不足,EEO的觸角伸及傳統發行無法達到的角落,做到了全球華人都可在第一時間閱讀《經濟觀察報》。也是在同月,13家銀行卡及新浪、卓越等網絡商城將為EEO用戶提供更方便、更便捷的虛擬卡購買服務。10月,200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學員使用EEO實物卡支付方式閱讀EEO,同月,EEO將為1萬名EEO與E龍聯名卡用戶提供EEO閱讀服務。
截止到11月,EEO的瀏覽量已超過10萬人次,接近5000個收費用戶通過EEO來閱讀《經濟觀察報》。將來,EEO模式將增加EEO報箱、主編在線,以及EEO論壇等增值服務,形成讀者與報紙的互動模式。EEO還可以借助網絡的無限性,在EEO網站接通廣告商的網站,并加入多媒體元素,通過啟動瀏覽器的插件形式,播放廣告影片及商品介紹動畫,大大擴充廣告上的創作空間。總之,未來的EEO模式將是一個最大限度結合了紙媒體資源和網絡資源的終端電子閱讀產品。對此,我充滿信心。
(作者為《經濟觀察報》EEO項目主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