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瀅/文
智力和活力
美感和趣味——
這些特質
讓人無論身處何種職業
何種年齡
何種性別
都能永遠享用不盡
怎樣向一個被采訪者介紹我們的報紙呢?作為《經濟觀察報》的一個“非主流”版組,起初在向大多數在文化、藝術領域從業的被采訪者介紹我們的內容時,我只能打一個不太確切的比方,我們的“生活方式”在中國和《金融時報》在英國一樣,對文化領域的關注一樣敏銳。
由于教育背景和從事領域的差異,在越來越強調專業化的現在,讀者也往往容易類型化。一個畫家為什么就不可以看看經濟類媒體呢?一個作家為什么一聽到《經濟觀察報》的名字就以“我和經濟有什么關系”拒絕接受采訪呢?這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尷尬,為什么藝術家和知識分子們不能擁有更開放的知識體系呢?
我們為什么不能一邊看博爾赫斯一邊讀彼得·德魯克呢?
智慧的能量達到某種程度一定可以跨越專業和領域的界限。
“生活方式”顯然并非生活表層的鋪陳,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的版面所傳達的觀念和態度帶有超現實的成分——你可以說是某種界于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東西,不是那么遙不可及,但絕不完全等同于現實的生活。
流行時尚雜志里“辦公室攻略”、“保持健美的X個秘訣”之類的內容,大概并不是我們擅長處理的題材,那些過于具體的細節往往稀釋了對生活本質的理解。
什么促使你對世界保持好奇心?那些不斷變化的生活方式的來龍去脈到底是什么?過于追逐流行和時尚往往會讓人發慌,而回溯社會文化的演變過程則是我們常常關注的內容。
我們不喜歡像廣告一樣在版面中經常提及“品位”或者“格調”這樣的詞語,對過于泛濫的語言有著共同的潔癖;我們也不會讓讀者看到拜金心態,雖然我們尊重財富的創造者;我們推崇的新鮮感不僅僅是事件本身的速度,而是看這題材是否有尚未發掘的元素,這種發現往往與“新”、“快”無關,存在過而被遺忘,有距離非現實,也同樣會有新鮮味道……你可以很容易在《生活方式》的文章里看到一些具有超現實內核的未來感甚至距離感。
感謝我的搭檔劉彤,她善于在敘述中散開生活本身的溫度,有足夠的耐心接納多元的內容,緩沖了我在某些時候內心的緊張,讓這個版組同時能夠保持彈性和生氣。
今年秋天,我們版組又來了新的同事,他們是萇萇、小晏和符郁,在這個周末,他們在采訪劉索拉、田沁鑫和龍應臺,希望他們不用像我當初一樣需要向被采訪者解釋一份以經濟二字打頭的報紙為什么堅持做有深度的文化報道。
報道正在發生的變化,這僅僅是工作的一部分,我們依然對彼得·德魯克先生的智慧保持興趣,我們在經濟類報紙中談論文化,在文化版面上談論管理的藝術,在生活方式版頭下談論安迪·格魯夫的少年生活以及紐約SOHO區的PRADA新店、西班牙的葡萄種植園和國家話劇院的新戲——穿越那些外在的樊籬,生活的豐富層面會提供無數可能性。
智力和活力,美感和趣味——這些特質,讓人無論身處何種職業、何種年齡、何種性別都能永遠享用不盡——你知道,我也是在說我們“生活方式”希望達到的內在屬性。
作者為《經濟觀察報》生活方式版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