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度“雙十”推選活動系列討論之七
作為由北京青年報社、《英才》雜志社、新浪網、鳳凰衛視聯合主辦的“雙才”推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專題講座活動已于日前啟動。本次討論的話題是信用危機。我們所說的信用并不是指個人或個體之間的信任,而是企業在社會公眾面前所擁有的信用度或信任度。市場經濟體制應該是建立在信用體系之上的,企業通過努力擁有了一定的公眾信用,其經
營的進行、業務的拓展所面對的阻力一定大于沒有公眾信用的企業;反之,一個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如果遭遇了信用危機,其面臨的可能是滅頂之災。
信用危機案例一:美國第一破產案
2001年12月2日,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向外界宣布向紐約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宗的破產申請案。而這家超級“巨無霸”剛剛還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的第16位,在《財富》的調查中連續4年榮獲“美國最具創新精神的公司”;甚至在2001年2月份,它還被華爾街視為非常安全的投資“寵兒”。而當該公司不得不承認曾用在會計方法上做文章的方式虛報盈利的時候,該公司的股價從每股90美元跌至26美分,導致“安然大廈”轟然倒塌。
信用危機案例二:銀廣夏虛報業績
從2001年3月起,部分媒體開始披露有關“績優股”銀廣夏的暴利秘密。3月27日,針對銀廣夏業績可能存在的問題,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研究部蒲少平撰寫的《關于銀廣夏的九個疑點》一文刊登在3月31日《財經時報·新證券》上。4月10日《財經時報》刊登《銀廣夏的業績真實嗎》和《透視銀廣夏1998年業績》,明確質疑銀廣夏可能存在的嚴重問題。8月2日,將于8月10日正式出版的《財經》雜志封面文章《銀廣夏陷阱》率先在和訊網發表,引起各方面強烈反響。8月8日銀廣夏發布公告,正式承認“天津公司的確存在產品產量、出口數量、結匯金額及財務數據不實”的問題,隨后中國證監會對其正式立案稽查,該公司部分高管和負責為其做審計的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有關涉案人員被逮捕。
魏新:企業應該負擔社會責任
魏新在辦公室里顯得神采奕奕。他在接受采訪時對記者說,前段時間有種“企業公民”的觀點,認為企業也應該像社會公民一樣負擔社會責任。如果企業家有這樣的意識,就能減少很多陷入信用危機的可能性。
-信用危機有善意惡意之分
魏新坦言,目前我國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當中,企業所生存的市場還處在比較幼稚的時期,個人、企業信用出現問題還比較多;而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環境中,信用體系相當發達,個人和企業的誠信已經是公理。在誠信方面出了問題,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魏新把企業出現的信用危機分為“善意”和“惡意”兩種。所謂惡意信用危機,就是指某些個人素質不高、責任感不夠的企業家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漸建立的過程中法律法規還不甚健全,想“趁亂撈一把”,做一些偷漏稅、走私的違法勾當。這種勾當暴露后所產生的信用危機后果相當嚴重,并且影響是無法挽回的。要想防范其發生,企業家必須先從自身的思想素質上增強法律意識和責任感,將企業的利益與社會公眾的意志相一致。魏新把由于經營問題而導致企業財務、人事方面出現的問題引發的而不是故意欺騙公眾導致的信用危機稱為“善意”的信用危機。
-修煉自身、反擊不正當競爭
魏新說,信用危機到來之前,可以通過客戶投訴不正常上升、品牌依賴程度降低、媒體負面報道增多等征兆來預知。感知這些征兆后,企業家首先應該區分企業出現的問題原因。將問題定性后,企業家應該立即著手對問題源進行處理,所謂“無風不起浪”,排除企業自身的問題是解決所有問題的第一步。然后,企業家應該以一個真誠的姿態和尊重的態度主動與公眾進行接觸、反映問題,傳達信息的時候應該開誠布公,爭取公眾的理解,這樣謠言就會不攻自破,即便是由于企業自身問題引起的信用危機,其負面影響也能夠降到最低,如果危機公關成功的話,還能變不利為有利,企業知名度可以由此擴大,公眾信賴度也可以由此上升。
-案例:“人事地震”造成危機的處理
回憶起方正公司4年前“人事地震”造成的信用危機,魏新至今還歷歷在目。這次“人事地震”的原因,魏新將其歸結于“高層領導不團結”。他說導致這種現象的情況無非是三種:高層中有人謀私利,將個人利益凌駕在公司利益之上;高層中有人拉幫結派、搞企業政治;或是由于工作矛盾激化導致的個人恩怨。但是“人事地震”造成的余波嚴重危及了方正的公共信用,甚至有媒體稱方正的“人事地震”兩年就會爆發一次。
當時在召開公司高層領導會議的時候,魏新對所有高層成員承諾自己任職期間不謀任何私利、不拉幫結派,同時也明令禁止了高層中任何人拉幫結派和以權謀私。同時公司建立了董事生活會制度,讓大家在會上自由溝通,有意見當面提,有則改之、無則申辯,防止了工作矛盾的激化。這樣,在媒體風傳方正“兩年一次人事地震”的時候,魏新和王選與媒體見面,以充足的理由使公眾相信方正的人事危機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企業家檔案:魏新,方正集團董事長,方正科技董事長兼總裁。北京大學教授。北京科技大學工學學士,北京大學教育學碩士。
孫丕恕:企業必須以誠為本
企業的客戶通過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使企業產品的市場價值得到最終實現,為企業生產的延續提供了最重要、最直接的支持。但所有這些的前提是企業的產品質量必須是信得過的,換句話說,也就是企業在生產產品的時候必須以誠為本,這是企業保持公信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孫丕恕信奉的經營理念。
-不吃“紅牌”是企業追求的最佳目標
孫丕恕認為,作為國家權力的執行機關,政府的職能與企業利益聯系最為密切的,是依法為企業營造一個有利于生產經營的外部環境,依法對企業行為進行引導、監督和調整。透徹一點說,政府通過政策和行政措施的支持,創造一張有質量的市場之“皮”,使眾多企業之“毛”附著、扎根于“皮”之上。企業對此是一種依存的關系。而同時政府又睜眼審視著企業的經營活動,對的,給予“記分”;犯“規”了,“黃牌”警告,甚至出示“紅牌”。這對企業來說,政府又是令人畏服的“裁判員”。即使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政府都承擔著這種“保姆”和“判官”的雙重角色。
享受關愛、不吃“紅牌”,應是企業追求的最佳目標。而這也并非難事,它的換取物就是“守法經營”。孫丕恕認為,所謂“守法經營”主要應包括這幾個方面:1.經營內容應是政府許可或支持的項目,“旁”門“左”道的事堅決不干;2.按規則做生意,自覺遵守市場秩序;3.照章納稅,不偷不漏不拖欠。如果能加上切實關注社會的熱點難點問題,以義利兼顧或公益性的行為,在光彩事業、扶貧濟
困、幫教助學等方面有所行動,企業形象從中便有了完美的展示,得到政府的全面支持應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外交朋友、內融員工
孫丕恕說,要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首先要付出誠信。這即是:讓對方有利可圖,體現合作的信義;保證信息的對稱,體現雙方的真實;不逃避責任(債務),體現承諾的至誠。做到了這些,就會有鐵伙伴、真朋友助力。
另一方面,人力資源環節又是企業在市場中能否實現誠信的重要因素。員工用自身勞動將各種生產要素轉化成產品,對產品的合格程度具有重大而直接的影響。通過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樹立團隊精神、激發為企業勤奮工作的精神,是成功企業都十分重視的開發人力資源的途徑。形成企業對員工的親和力,必須要投入真情實感,把員工當成企業的財富,給予精神和物質的雙重關愛,員工才會融入企業集體之中,成為企業整體“機器”上的一個協調運行的“部件”。忌諱的做法是:把員工當成臨時使用的工具,對人格不給予充分尊重;低薪酬福利,高強度勞動,影響了員工的生存質量;只要求“規矩”辦事,忽視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對員工的過度流動無動于衷等。這些帶有離心力的行為,影響了能打硬仗的隊伍的形成,使企業在激烈的人力資源競爭中敗北。
企業家檔案:孫丕恕,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總裁,中國最早進行個人計算機研發的技術人員之一,也是中國第一臺服務器的開發者。從1993年開始,孫丕恕領導著浪潮在中國第一個進行服務器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帶領浪潮集團從1996年到2003年連續7年蟬聯國產服務器冠軍,連續3年與IBM和HP并列前三名。2002年12月被評為“中國十大杰出青年”。
袁岳我國企業的公信時代尚未到來
袁岳認為,公共信用和我們普通所說的信用是不能畫等號的,前者指在比較大的社會圈子里或與主體不相識的陌生人群中被廣為認同的信用,而后者通常指每個人都不同程度擁有的存在于熟人圈子之中的個人信用。所以,許多人都沒有公共信用,但是都有個人信用。大量和陌生人群打交道的企業是需要公共信用的,擁有公共信用無疑等于擁有了進行更大規模的社會交易的機會,企業公信的程度越高,交易的機會和交易量就越大。
那么企業如何才能得到公共信用、得到公眾的認同呢?首先企業要了解公眾的想法,知道大家在心理上的需求是什么;其次要具備“先投入”的能力和意愿。袁岳說“先投入”是一門技術,實質上就是一種公共犧牲,即企業進行的無法拿到回報的投入或者只有較小回報的較大的投入。這種投入風險比較大,與企業經營本身追求利益的理念從短期上看是相反的,而作出這種決定的企業家無疑是具有遠見和使命感的。
袁岳說,目前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法規逐漸建立健全,國內企業“沒有信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企業真正追求公信的時候還沒有到來,目前絕大多數企業處在重廣告不重公關、追求個體信用的階段。
專家檔案:袁岳:零點調查公司(HorizonRe-searchGroup)董事長兼總裁。1997年獲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1993年曾赴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WSU)從事有關中國私營經濟方面的短期訪問研究;1997年曾赴英國牛津大學從事有關中國流動人口方面的短期訪問研究;2001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趙鳳梧消除信用缺失要科學解決信息不對稱
趙鳳梧認為,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于市場經濟承認所有進入市場的主體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權利。這給市場帶來了活力,使市場快速發展,但同時其中也有一些不講道德的企業、個人利用市場經濟法律法規不健全的“空當”來進行不正當競爭,從事一些違法違規的行為。
他認為,要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環境,不斷地整治破壞市場的行為,這其中信用建設占很重要的地位。企業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信用危機的問題,必須加強資格信用、經營信用、守法信用等自身的信用建設,并建立健全信用風險的防范制度,解決商品交易中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企業與企業、單位和個人進行現金交易的時候,賣方是信息強勢方,擁有產品的全部信息,買方是信息的弱勢方。雙方交易成功,買方不僅支付了貨款,同時支付了對賣方的信任。如果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簽訂規范的合同等保障措施,就有被欺騙的可能。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建立更科學的信用風險的預警機制,其中包括科學的資信調查、信用評估、還款過程的監控機制、對商帳的管理機制等。
專家檔案:趙鳳梧:男,1942年9月2日生,中共黨員,現任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工作委員會主任。1992年至2002年先后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市場規范司巡視員等職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