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許多奢侈品制造商已將其生產部門“移師”中國,但是一些世界頂級品牌卻拒絕這樣做,他們自我安慰說,他們的產品有著“歐洲制造”這一恒久而權威的技藝。
《金融時報》報道說,有些公司的著眼點在時尚上,他們的產品通常生命周期較短,他們的顧客群對商品價格都很敏感。對于這些公司而言,前往低價勞動力市場進行生產,這一趨勢是顯而易見的。除了那些頂尖的奢侈品牌,幾乎每個流行服裝品牌都已在亞洲生產或
正在考慮這一做法。如美國知名皮貨制造商考奇(Coach),在過去的五年中,該公司將生產全都放在低價勞動力市場中,毛利率因此從55%升至71%。2002年3月,公司關閉了在波多黎各拉雷斯的一家工廠,這也是公司擁有的最后一家工廠。此后,公司的產品都被外包出去。
但是,一些頂級奢侈品品牌卻固執地認為,購買奢侈品就是花錢去買法國和意大利富裕人士的生活方式,而在中國生產節省的成本可能被質量監督帶來的間接成本所抵消。佛羅倫薩時裝和皮貨集團古奇(Gucci)現任總裁明尼科·迪梭(DomenicoDeSole)就明確表示:“中國消費者不會去買‘中國制造’的古奇產品!
巴黎春天(Pinault-Printemps-Redoute)的首席執行官瑟奇·文伯格(Sergeeinberg)說,即使中國的制造水平提高了,巴黎春天也不會把旗下古奇公司的生產移到那里。他說:“如果一個真正的奢侈品品牌只為了增加毛利就把生產移至低價勞動力市場,那會毀了這個品牌的價值!
事實上,中國的工程師已經有能力把宇航員送上太空,將來的某一天,中國制造商的水準應該能夠趕上意大利的制革工和法國的縫紉工。而在中國,“仿冒”品的質量已經與真品相比毫不遜色,這可能改變那些固執的奢侈品牌的觀念:標有“意大利制造”或“法國制造”的產品固然在神秘性上更勝一籌,然而卻因成本的居高不下而失去競爭力。(竇晶晶)J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