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商業實踐,催生新一代企業領袖。——這是一群什么樣的人?他們具有什么樣的領導力?他們將塑造什么樣的未來?
2003年12月6-7日,由《中國企業家》主辦的“2003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在京開幕。主題為“新領袖—決定未來的商業力量”。新浪財經對本次會議全程圖文直播。
東方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宏偉
張宏偉:建立跨國企業集團增強中國競爭力
張宏偉:各位企業家朋友、新聞界朋友,大家好!我就參政議政講一下自己的體會和看法。我的養成是象征性的講話,這是多年呼吁的聲音,我們今天中國企業面對的中國市場,它是一個更加開放、更加活躍的市場,中國企業面對中國市場不僅僅要由中國企業來執行,特別是跨國公司和資源各個方面來適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中國又面臨什么樣的背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是世界的貿易組織,經濟全球化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有人說了很多,商品、技術、人才、市場,但是我認為經濟全球化的核心是“全球經濟結構的調整”,這種全球經濟結構調整是以發達國家為指導的,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在這次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當中而動態地、不同地定位自己的國家戰略,也就是說國家的競爭力到底怎么定位?我們經常討論問題的時候,就中國的問題談中國的問題,包括我剛剛參加政協會,什么三農問題,國企改革問題等等的問題,是應該討論的,也應該解決。但是如果我們就我們的問題談問題,我們不能站在國際化的視野上來思考我們問題,我們今天解決的問題、方法是否科學?我們的決策是否正確?
我們中國處于什么樣的背景中?這次全球化經濟結構當中,中國經濟是一種變化,中國的民營企業又是中國企業的變動化的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企業還有多大的空間和希望?我非常高興大會有這樣的主題:新領袖——決定未來的商業力量,我們力量到底有多大?我們每個企業到底有多大的力量?我們中國的企業到底和國際大的跨國公司相比的話,我們有沒有力量?有多大的力量?這是我們要思考的。兩年前,在論壇上我發言的主題“主導中國經濟的應該是中國企業!边@些年來,到處呼吁奔走,包括向中國領導提出,都是呼吁這樣一個主題,我們中國的改革開放的宗旨是以開創促進改革,以改革促進發展,這是我們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宗旨,但是如果說我們對外開放來促進改革,這個無可思議;以改革促進發展,如果我們發展不是一個健康的,怎么樣能夠有安全呢,怎么能夠持續呢?我們經濟GDP增長,我想提問一下,我們經濟總量里面,我們的質量到底如何,如果我們只追求總量而不追求質量,我們這個經濟是否健康?如果是個不健康的經濟,我們能夠持續嗎?所以我想談談第二個話題,到底誰來主宰這個世界?我在報紙上看到,專家學者有這樣一個評價,如果說二十世紀是跨國公司主導的世紀,那么二十一世紀將是跨國公司主宰的世紀。我們今天來看一下我們自己,我們真正意義的跨國公司是否存在?還有多少年能夠培養出我們跨國公司,在世界銀行的部分年報上可以看到,全國國民生產總值里面,每個國家在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份額和這個國家擁有的跨國公司的數量和規模是相同的,我們如果說跨國公司對于國家是一個核心競爭力,我們中國到現在為止為什么不能培育出我們自己的大型企業和跨國公司呢?這是張維迎教授去年講的,中國企業家還能走多遠?我也想談一談這個觀點。我們每個在座企業,你是否有把握說你的生命周期是五年、十年還是二十年、上百年,有沒有人敢說這句話?如果不敢說,完全靠自己的意志能夠科學地看看你這個行業,你這個行業是不是我們國家追求的,是不是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如果我們真正是一個加工大國,成立一個工廠,如果形成這種加工大國,首先必須具備兩個因素,首先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術,如果沒有品牌和核心技術,我們是不是專業品牌、是不是核心技術,我們都要仔細考慮。如果我們加工海帶失敗的話,如果這次全球經濟調整中國失敗的話,那么中華民族再沒有什么希望了。最后他談了這樣一個觀點,我非常贊同,這也是《中國企業家》雜志里面說的一段話,“國家的競爭是經濟實力的競爭,而經濟實力的競爭是企業與企業的競爭!敝袊髽I和外國企業這種競爭到今天為止已經演化為此,或者上升到一種看不見硝煙的戰爭,這種戰爭核心就是戰略問題,因此我們考慮問題的時候,包括國家制定大的發展戰略的時候,提出2020年要實現小康,在實現小康,誰來幫助我們實現小康,是我們自己的民族企業來幫助實現小康,還是外國企業為了我們實現小康去滿足我們的目標,來主導我們呢?因此我們一直在呼吁,如果這場經濟戰爭作為一個企業來講它就是一個指戰員,其他社會各界都應該考慮這一點。
另外,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了,十六屆三中全會剛剛作出了重要決定,前面一句話,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這里面很大一部分是為了解放生產力,而核心的核心是把發展提到了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是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因此,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解放生產力,既然這么重要,我們今天才提出解放生產力?而在十六屆三中全會報告里,征得各黨派意見的時候,我們工商聯的王主席在會上提出,不僅僅是同意給非公有企業同樣的國民待遇,還應該鼓勵民營企業做強做大,因此在十六屆三中全會報告上有這么一句話“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做強做大!倍嗝磥碇灰籽,這幾個字我們爭取了二十年,終于在黨的報告上落下這么一句話,但是這句話我們展望未來,確實要思考,門雖然打開了,我們中國民營企業經常參加各種活動,各個地方搞的一些活動,但是我們要問,我們民營企業真正的核心命脈的企業你進入了沒有,如果我們不能進入核心命脈的產業,我們中國的經濟安全由誰來保障呢?但是國有企業壟斷的這樣資源,他優先于外資企業,在這種優先外資的情況下,民營企業要進入,門檻多高,如果關系國家經濟安全的行業,我們中國政府和社會各個方面非常關注,這些必要的措施和政策,中國企業有心無力。考慮先引進外資,為什么先引進外資呢?為什么就不能先讓民營資本進入呢?等等這些,我們從政策層面、從社會層面,多少年來,我們都在呼吁我們的政策問題等等這些都應該考慮。中國經濟是什么樣的經濟,是獨立的經濟,還是一個殖民的經濟?
第二方面,既然是我們中國經濟是邊沿化的經濟,如果我們國有企業在占有國有資源的同時,在國家政策允許改造、改制國有企業的時候,這些核心領域如果不采取果斷措施,來擯棄外資進入,中國的大企業還能有多少?因此中國的核心競爭力到底靠什么?我認為要靠我們大批的真正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跨國公司,這是中國國際競爭力的核心。這個國際競爭力能不能實現?中國的企業什么時間能夠像發達國家一樣,能夠培育出大批的中國企業的跨國公司需要什么?我講話結尾的時候要說,是“環境、環境還是環境!”。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