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國土資源部通報全國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工作進展爆出驚人數字:全國撤并整合各類開發區2046個,查處土地違法案件16.8萬件。
國土資源部等國務院五部委組成的聯合督察組歷時進一年的土地整頓抽緊的不僅是遍地開花的開發區的神經,更有銀行。
某國有商業銀行總行風險控制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由于開發區投資產生的不良貸款越來越多,該行已經下發指導性意見,要求一些非中心城市支行限制發放開發區貸款,同時加大此類貸款的風險警示力度。據悉,另一家商業銀行也對下屬一級分行投向開發區的授信額度下調。
開發區貸款隱患露出冰山一角
最近,某經濟較落后的地級市信用社資產保全部負責人正在為開發區的債權發愁。在1994年和1995年間,該市在城區東部建設全市最大的開發區,市長找到了信用社主任,要求提供貸款用于基礎設施,信用社先后放款500多萬元。
“一直到現在,我們只收回了200多萬元。如果拍賣掉抵押的土地和樓房,信用社至少要虧損150萬元。”雖然信用社由開發區造成的不良貸款絕對額不是很大,但這位負責人仍感到困擾:“開發區原先是由管委會統一來管理,但最近市政府將管委會的職能分散,管委會成為一個空殼,我們追債都找不到人!”
事實上,開發區債務危機不僅僅發生在經濟落后地區,在長三角一些運行較好的開發區,也越來越多地暴露出財務困境。
長三角一處國內著名開發區工作人員對記者倒苦水:“開發區的債務很重。盡管開發區現在每年收入有2億多元,但是前些年搞基礎設施建設的銀行債務,現在每年要償還利息和本金1億多元,再除去各種行政費用7000多萬元,我們已經根本無力再投入。而按照發展規劃,我們每年還要投入30多億元搞基礎設施。”
于是,這家開發區和國內多家銀行簽訂了合作協議,授信額度高達20億元以上。但開發區捉襟見肘的財務狀況能否保證這些巨額貸款的安全?開發區和銀行心里都沒底。
開發區“開而不發”銀行貸款“深埋”地下
根據國務院督察情況匯總,此次督察全國共清查出各類開發區5658個,現已撤并整合2046個。調查顯示,一些違規設立的開發區嚴重透支土地資源,助長信貸擴張,為銀行呆壞賬的又一輪增長埋下隱患。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長束克欣在情況通報會上表示:“工業園區一平方公里要投資2億元,3萬多平方公里總投資將高達6萬多億元,即便按照10%的啟動資金計算,也至少需要投資6000億元。”其中蘊涵的金融風險必須關注。
華北地區的某開發區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委員會主任告訴記者,開發區要達到水、電、路、通訊“四通一平”的基本設施合格要求,每平方公里需投入資金約為3億元左右,綜合各地平均水平后,此項投資也需每平方公里1.5億元。每個開發區需建設的前期基礎設施面積約為總面積的10%左右,如果按照此次全國撤并2046個開發區需施工的面積匡算,僅此次撤并涉及的銀行貸款就相當驚人。
盡管6月份央行在《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對土地儲備機構發放的貸款額度不得超過所收購土地評估價值的70%,貸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年”,但由于大多數開發區都是政府通過“開發公司”或“管委會”方式操作,與當地政府關系密切,一些地方銀行在政府干涉下不得不向開發區敞開貸款大門。前述管委會主任介紹,開發區此類前期投資除了一部分是自籌資金外,相當部分來自銀行貸款。特別是一些區、縣地方政府開發區,由于缺乏融資渠道,銀行貸款更成為前期開發資金的主要來源。而很多開發區在“開發”多年后仍“人煙稀少”,銀行貸款的收回也在各地爭搶開發區企業資源的激烈較量中風雨飄搖。
對開發區資金支持亟待規范
開發區貸款已經成為各大銀行的“隱私”,沒有銀行愿意提供開發區的貸款具體情況。“銀行里的人私下里說,給開發區的貸款情況復雜,涉及到各方面。”一位業內人士感慨。
近年對開發區建設中的金融風險進行專門調研的蘇州科技學院王旭章教授指出:一些開發區的前期投資多來自銀行貸款、企業拆借,如果開發區招商引資成效有限,貸款銀行潛在的壞賬風險絕對不容忽視。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地理和環境資源系博士生簡旭伸對蘇州開發區的基礎設施
投融資調研也顯示,現在各開發區相互競爭而壓低地價,卻又由于壓低地價后無法支付基礎設施建設費用,只好再圈地,導致惡性循環。
王旭章在接受本報記者表示,自己曾做過一篇《危言蘇南開發區建設的金融風險及其出路》的報告,指出,政府無力承擔開發區的全部開發費用,一般有50%的費用是通過銀行借貸來完成。而貸款一般是通過土地出讓來還,在土地價格低于開發成本的情況下,開發區的貸款根本無力償還,隱藏著金融風險。
解決開發區資金支持良性運轉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王旭章說,要改變目前開發區非理性建設并引發金融隱患的現狀,需要三管齊下來治理:政府退出開發區的開發建設競爭性領域;行政的決策、執行、監督進行分離;對行政行為進行有效監督和約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