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中外資銀行的積極響應,國內部分金融專家則表現出審慎的憂慮。
中國工商銀行總行金融研究所所長詹向陽教授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表示:作為國民經濟的命脈,中國銀行業在加快開放的同時要注意保持自生的相對獨立性,以防止我們的命脈為外資所控制。25%的比例對中國的銀行以及整個銀行業的影響值得關注。
詹向記者介紹說:從國外尤其是歐美國家的經驗來看,對外資參股本國的銀行尤其是有影響力的大銀行參股都有很嚴格的限制,一般允許參股比例都不超過10%,對股權控制相當謹慎。
詹認為:對于地區性商業銀行、100多家城市銀行,以及正在組建的農村商業銀行來說,放開參股比例讓外資進入是有好處的,但對于全國性銀行應該謹慎對待了。如果在外資參股銀行的股權方面沒有一個底線,外資完全可以通過參股、收購等方式控制整個中國的銀行業。那對中國經濟可能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潘英麗教授對此觀點頗為認同。她認為:中國的銀行目前還承擔著部分支持經濟發展和維護經濟穩定的社會責任,如果完全從經營考慮,讓外資控制了銀行業,經濟的不穩定因素就會大大增加。引進外資,關鍵是要吸收國外的先進經營方式和管理理念為我所用,而不是讓外資控制中國的金融業,否則還不如向民營經濟放開金融業。同時潘教授建議:一家銀行可以引進多家外資銀行,分散股權,讓他們形成競爭的局面。
浦東發展銀行副行長陳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吸引外資參股,不在其控制股權的多少,關鍵在是否能吸收外資銀行先進的經營方式和管理理念。像深發展和新橋投資的聯姻,業內就不看好。因為新橋投資是純粹的風險投資,對中資銀行的經營管理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幫助,而這一塊恰恰是中資銀行所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