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記者 趙冰 發自北京
正如市場早先預料,中國人壽海外上市受到機構投資者的熱烈追捧。12月4日,香港一家證券公司分析人士透露,截止到12月4日上午11點,中國人壽股票的認購數量已經超過60億股。“市場追捧的程度甚至超過了人保財險。”該人士認為。
中國人壽的市場推介從12月1日開始,不過直到12月4日,也就是昨天才開始接受國際配售。日前,中國人壽已經將招股價范圍從2.38—3.89港元收窄到2.98—3.65港元。中國人壽計劃發行64.7億股新股(或1.294億份美國預托證券),以每股3.65港元計算,募資額將高達236.2億港元,成為今年內全球最大的新股上市募資活動。
機構熱捧中國人壽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如果在此后的幾天市場追捧的熱度不減,中國人壽也可能會仿效中國人保提前結束招股。
“中國人壽現在面臨比人保當時更好的市場機會,香港H股指數已經從人保上市時的3000多點上升至4000多點,另外從壽險和財險的前景比較看,海外公司也更看中壽險。”上述分析人士說。
在中國人壽計劃發行的新股中,95%面向機構投資者,只有5%面向散戶。12月8日開始公開招股。據悉,中國人壽曾向香港聯交所提出對公開發行股票的回撥比例進行豁免,最多回撥20%,該公司希望將更多的股票提供給機構投資者。
按照香港聯交所的有關規定,如果散戶認購數量達到100倍,上市公司就必須將面向機構的發行份額回撥部分給散戶,最終使二者的比例各達50%。人保IPO過程中,散戶的認購數量超過了100倍,因此認購比例從先前預定的10%上調至50%。
借機分食中國壽險
改制之后中國人壽股份公司資產質量十分看好,在將1999年之前的虧損保單一股腦兒拋給集團公司后,中國人壽的資產質量令人艷羨。
中國人壽受到追捧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在投資中國保險業高門檻的前提下,大量的外資都難以參與中國壽險業,通過參股中國人壽分享中國壽險業發展成果也是投資的重要原因。
而中國人壽集團對股份公司高分紅的期待,也更令機構投資者垂涎。“集團公司資金緊缺就會希望從股份公司那里獲得高比例分紅,那么同樣持股的基金等公司必然也可以‘有福同享’。”有香港證券分析人士認為。
上述這一點構成美國證監會后來準許中國人壽上市的原因之一。而中國財政部給予中國人壽莫大的支持是必須被屢次提及的。同時,中國人壽集團對“只有所持股份公司股份低于30%才會投資其他人壽業務”的承諾,也打消了美國證監會以及投資者對中國人壽集團與股份公司同業競爭的疑慮。
戰略投資者謎團
一直計劃在上市過程中引入戰略投資者的中國人壽由于遲遲沒有公開伙伴對象,給市場留下更多懸念。
有媒體報道說,英國英杰華以及美國大都會有意參股中國人壽,成為其戰略投資者。12月4日,英杰華以及大都會人士分別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們均表示不會參股中國其他壽險公司。英杰華已與中糧集團在中國合資成立了中英人壽,大都會與首都機場合資的壽險公司也正在籌備中。
“‘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一定有大量的國際巨頭正欲參股中國人壽。”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但是也有投行人士表示,“如果此次招股效果極好,中國人壽也可以上市之后再引進戰略投資者,不占用此次售股份額”。在戰略投資者的選擇上,中國人壽留給市場的仍然是個謎。
《國際金融報》 (2003年12月05日 第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