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馮飛
一年前,三九集團總裁趙新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不無落寞地表示:三九在邁向全球化的并購道路上是孤獨的。他沒有想到,短短一年間,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已呈星火燎原之勢。涉及石油、礦冶、IT、家電、出版等眾多行業的跨國并購風生水起,一向以吸引外資為主的中國企業開始了走出國門的燃情歲月。
跨國并購的弄潮兒中不乏上市公司的身影。近日,TCL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TCL國際控股公司與法國湯姆遜公司正式宣布,將組建一家新的合資公司TCL-湯姆遜;大型中藥企業同仁堂日前在香港設立子公司,并宣布將以香港為橋梁進行海外投資;此外,新大陸、秦川發展、湘火炬、京東方、合金投資等上市公司也紛紛在海外并購熱潮中一顯身手。
值得注意的是,資本市場在中國企業的跨國并購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而利用資本市場融資,以現金方式收購則是目前多數上市公司的首選,此前上工股份定向增發B股收購FAG子公司的做法正在被一些同類上市公司追隨。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的上市公司對于資本市場相當熟悉,一些上市公司在跨國并購中已懂得利用多種金融工具實現以小博大,如TCL并購案中資產入股、股票互換方式等金融安排可能會成為未來海外并購的趨勢。
通過跨國并購,越來越多的公司成為兼具國有經濟、外資及民營經濟成分的“混合型企業”。法國巴黎百富勤董事總經理蔡洪平表示,這種混合型企業在公司治理上更具透明度,在國際上也更具競爭力。而國泰君安更在其一份研究報告中大膽地預言: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參與跨國并購,“民族工業”的概念將會被賦予新的含義。21世紀中國將會誕生一批真正在全球市場中融入新的國際分工和國際一體化生產體系的世界級“巨無霸”公司。
“目前是中國企業海外兼并重組的黃金時期,”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說,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張金杰認為,中國即將進入對外直接投資快速增長的新階段。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已經以越來越開放的心態支持企業的海外并購戰略。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郭樹清近日表示,近期我國將在完善經常項目管理、進一步滿足經常項目用匯需求基礎上,放松條件已成熟的資本項目限制。其中一項主要內容是: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支持國內企業海外直接投資。
有分析師指出,目前中國企業出于市場尋求、資源尋求、效率尋求以及戰略尋求等動因“走出去”,而歐美等國家的跨國公司因為面臨產業鏈轉移及地緣政治等發展瓶頸等因素正力求“走進來”。中國國內企業之間、國內與國外企業之間基于雙贏利益的并購交易活動今后將進一步增多。
統計顯示,目前一些中國企業已開始涉足國際市場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如海爾小冰箱已占據美國小冰箱(酒店和學生宿舍專用)市場50%左右的占有率;聯想集團則占據全球電腦主板20%左右的市場;而民營企業比亞迪生產的手機電池坐擁72%的全球市場份額,其電動工具電池的全球市場占有率也高達38%。
毋庸置疑,中國公司跨國并購的成功率依然很低,僅有40%左右。即使是在被業界普遍看好的TCL-湯姆遜合并案中,花旗美邦也表示,合資公司使TCL國際可能要面對的新風險包括:可能涉及的重組費用、TCL股東盈利或遭攤薄、以及合營公司的價值等。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陳少瑜指出,海外并購成為國內企業融資和謀求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但不要貿然“走出去”,“走出去”前應掃清“門前雪”。
他表示,中國企業海外并購要注意規避風險,有的企業就是因為買的“殼”太濫,不僅沒有融到資,反倒可能買回一大堆債務。他建議,應充分考慮企業自身定位及國內外的法律障礙,充分比較內部融資及外部融資方式的利弊,制定合適的融資方案。
上市公司大手筆海外投資
合金投資:2003年7月收購美國MurrayGroup公司;
京東方:2003年8月,京東方在香港以2.95港元/股收購FPL持有的占冠捷科技有限公司已發行的普通股總數約23.36%的待售股份;
湘火炬:2003年11月,湘火炬與陜西法士特齒輪有限責任公司、伊頓(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組建伊頓法士特齒輪(西安)有限公司,公司擬以現金352萬美元出資,占注冊資本22%;
秦川發展:2003年11月收購美國United American Industries, INC60%股權;
新大陸:2003年11月投資1000萬美元獲得德國JQG公司12%的股權。(馮 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