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2004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 正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述評之三 適度調整含義多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2月04日 09:52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前,不少人按照慣常的思維,猜測新一屆政府主政后的首次經濟工作會議必定會對宏觀經濟政策作重大調整,出臺一些重大的政策。然而,令人有點意想不到的是,這次會議強調的是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穩定政策、適度調整。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似乎新官不拿出一點新招、重招,總要給人一種無所作為的印象。其實不然,要不要出新招、重招,關鍵要看以往使用的招數是否有效,是否切合當前的實
際情況。否則,僅僅為了表明自己是新官而紅紅火火地燒一把,就未免有刻意標新之嫌,于事無補,甚至可能有害。

  用這樣的觀點來看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經濟走勢,就可以直觀地感覺出,明年的宏觀經濟政策是沒有必要作重大調整的。今年以來,我國雖然遭受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和地震、洪澇、干旱等自然災害,但全年的國民經濟仍然保持了一個健康穩定快速發展的好勢頭,全年GDP預計增長8.5%,說明幾年來實行的擴大內需的宏觀調控政策是十分有效的。

  實際上,新一屆政府主政以來,也沒有對上一屆政府的經濟工作大政方針作重大修改,沒有另起爐灶,沒有標新立異,而是保持了很好的政策連續性。這一方面說明,上一屆政府的經濟工作思路是切合實際的;另一方面也說明,新一屆政府是理性的、務實的。

  穩定政策,也就是要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對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防止出現大的波動,至關重要。日前,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在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解釋說,之所以要穩定政策,主要是我國經濟進入了新一輪增長周期的上升期,但供大于求的總體格局尚未根本改變,消費需求特別是農村消費需求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消費價格水平仍然較低,還不能說我國經濟已經過熱,需要改變宏觀調控的基本取向。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政府就無所作為,政策就一成不變。在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大前提下,還必須根據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對宏觀經濟政策的力度和重點進行適度調整,做到力度適當,手段適當,對象適當,時機適當。

  馬凱還分析說,之所以要適度調整,主要是由于經濟運行中確實存在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部分行業盲目投資、貨幣信貸增長偏快等問題。雖然是局部性的,但必須高度重視,加以適度調控。要避免出現兩種傾向:一種是忽視問題,任其發展,使局部性問題演變為全局性問題然后再進行調整,代價太大;另一種是調整力度過大,方法不當,速度一旦掉下去,恢復起來很難。

  所謂適度,按照官方的說法,一是力度適當,要注重微調,不搞急剎車;二是手段適當,主要運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三是對象適當,要區別對待,不搞一刀切,該支持的支持,該限制的限制;四是時機適當,要注重預調,見之于未萌,防之于未發。適度調控的落腳點是,把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避免出現大起大落。

  至于適度調整的內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圈定了輪廓,即從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兩方面著手:

  在財政政策方面,要按照建立公共財政的要求,加大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的力度,保證各項重點支出。國債和新增財政資金的使用,要重點向三農傾斜,向社會發展傾斜,向西部大開發和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傾斜,向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傾斜,向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改善困難群眾生活傾斜,同時還要保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資金需要,支持重大改革舉措的出臺。

  在貨幣政策方面,要把握好貨幣供應量的調節力度,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發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協調配合的綜合效應,適當控制貨幣信貸的投放,調整貨幣信貸結構,保持貨幣供應量的適度增長。

  盡管這種適度調整的具體內容還有待即將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和金融工作會議予以細化,但是,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力度和重點可以說已經非常明確了。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溫柔妹妹之3D篇章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blockquote id="ssoqo"></blockquote>
  • <dl id="ssoqo"><noframes id="ssoqo">
    <code id="ssoqo"></code>
    <code id="ssoqo"></code>
    <dd id="ssoqo"></dd>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