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記者 陳龍)由于中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公司與上海天然氣管網有限公司的談判遲遲未能達成一致,“西氣”入滬近兩個月,仍然沒有輸氣進入上海市區。
馬拉松談判未有結果
今年10月7日,“西氣”正式抵達上海。即日“西氣東輸”末站青浦白鶴站就開始接收自陜西靖邊源源而至的西來之氣,如今氣壓已升至每立方厘米40公斤。據稱今年2月雙方開始談判,協議11月20日正式應給上海供氣,但經過十個月談判雙方最終未能在正式的合同上簽字。
“主要是一些技術問題,比如調峰問題、技術參數測算問題、財務結算問題等。”中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公司市場部經理李世泉稱。 左圖:因為中石油與上海有關方面存在意見分歧,西氣東輸目前在滬難以落地。
焦點:工業價還是生活價?
上海管網總經理王鈺初拒絕透露為何未能達成協議。但據了解,價格問題才是雙方分歧的真正敏感點。“西氣”的價格事實上包括了氣價和管道輸送費。管輸費是由國家規定的,氣價則可以在國家指導價基礎上上下浮動10%。
據悉,“西氣”到上海后的價格,中石油方面已提出兩種算法:一種是采用每立方1.32元的綜合價,一種是按照三種類型用氣單位的用氣量分別計算—————發電用氣的價格為每立方1.15元、工業用氣價格每立方1.27元、城市生活用氣每立方1.46元。分析認為,同樣的“西氣”,不同類型的用氣對象所支付的價格差別很大。而中石油與上海管網公司一個很大的分歧恐怕正是各類型用氣單位的用氣數量。如把發電用氣的數量多計,城市生活用氣的數量少計,價格總額就會下降很多,反之則上漲不少。這個看似幾毛錢的小問題,在未來大量供氣后就會成為可能涉及數億元資金的大問題。據初步估算,如果以工業用氣的價格計算,每天供氣約620萬立方米,中石油與上海管網公司簽訂的20年用氣的合同金額總計高達600億元。
盡管雙方的談判仍在進行,但有關人士表示,2004年1月1日正式向上海商業供氣的目標肯定不會變。中石油香港代表處總代表毛澤鋒接受《香港經濟日報》查詢時表示,集團已與19家下游用戶草簽供氣協議,中石油會抓緊與他們進一步談判,盡早簽訂最終協議,該19家公司包括民用及工業用戶。
(曉健/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