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卡易主:買家科氏將晉身美國第一大私企
本報記者 段曉燕
北京報道
11月17日,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對中國三項紡織品實行貿易限制。和該消息出臺后所引起的各界強烈反響相比較,同一天發布的美國杜邦公司和科氏工業集團(KochIndustries)的交易倒是頗為平靜。
根據雙方已經公布的協議,科氏旗下的KOSA子公司將出資44億美元的現金購買杜邦控股的英威達公司(前杜邦紡織與室內飾材部門,簡稱DTI)。該交易還有待美國政府的批準,如果順利的話,該交易可以順利在2004年上半年完成。
從分拆,到更名獨立,到最后的被轉賣,短短的一年半時間里,英威達走過三部曲,找到了自己的最終方向,而一手就能甩出44億美元現金的美國科氏工業集團,也從美國第二大私營企業上升為美國第一大私營企業,通過對英威達的收購,科氏在化工紡織領域內的結構趨于完整。
杜邦為什么
對于英威達/DTI最終被賣掉的命運,杜邦顯然比較滿意。杜邦全球總裁賀利德稱,該項交易是杜邦戰略轉型中的歷史性突破。
2002年3月,作為杜邦戰略轉型和重組的一部分,杜邦將其紡織與室內飾材業務部門從母公司剝離出來,成立了獨立的杜邦纖維公司(簡稱DTI),在當時,曾經成為震驚華爾街的轟動話題,因為,擁有萊卡和其他40多個品牌的DTI部門是杜邦所有產業中最賺錢的部分,年產值約70億美元。
對于DTI的命運,當時最為肯定的說法是上市,因為,似乎沒有人能夠完全吃進產值接近蘋果電腦的DTI。在宣布剝離的同時,作為道指成份股之一的杜邦,已經聘請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公司為DTI評估初始股了,計劃發行初始股的日程也被鎖定在2003年。
2003年9月,DTI更名為英威達(INVISTA),開始使用新的公司圖標和號語,杜邦對此的解釋是,“明確了公司的獨立形象”。英威達便成為全球最大的化纖和中間纖維的供應商。
2003年11月初參加廣東省長咨詢會議時,杜邦的執行副總裁、首席營運官古曼森稱英威達的命運將有三個可能性:一種是單獨上市;一種是整體打包出售;另外一種是引入新的股東,成立獨立的董事會,完全從杜邦脫離出來。古曼森表示,究竟采取哪一種方式,還將看哪種方式對公司的回報最大。
杜邦顯然是選擇了第二種。
在杜邦的所有品牌中,萊卡無疑是最為知名的一個。在1997年進入中國之后,萊卡在品牌的建設上可謂是不惜血本。
杜邦著名的全行業合作伙伴計劃在萊卡的運用中是最為成功的。按照這個計劃,以萊卡這個中間品品牌為紐帶,將上游的代理商、保紗廠、織補廠和下游的制衣廠、零售商和消費者串聯在品牌的價值鏈條上,通過培育自己的下游產業,特別是扶持和培植產業中的龍頭企業,在共同成長中,擴大自己的上游產品銷售。
除此之外,從2001年開始,杜邦在中國舉辦每年一度的“萊卡風尚大獎”活動,加大對萊卡品牌的推廣,據杜邦方面的調查資料,第一屆風尚大獎之后,在上海、北京、廣州等主要城市的消費者的調查數據顯示,萊卡的品牌知名度已經超過了70%,而每年的風尚大獎的投入都接近幾百萬美元。
與此同時,杜邦在各地的工廠也開始不斷地擴建和新開之中,在上海青浦,2003年9月成功實現擴建,工廠生產能力從原有4000噸萊卡的年產量提高到1萬噸,而在佛山,一條年生產能力達1.7萬噸的聚酯薄膜生產線即將投入生產。
似乎是一個搶收的季節來臨了,但在這個時候,杜邦卻將這一切已經看得見的果實轉賣給了科氏。
實際上,早在DTI更名為英威達之前,杜邦和科氏就已經開始接觸了,雙方在今年8月11日開始進入交易談判,當時外界估計交易額會在50億-55億美元左右。
一場只有惟一買家的交易談判顯然比較順暢,只用了三個月,雙方就達成了最終協議。扣除稅收之外,杜邦從這筆交易中獲得的凈收益是42億美元。而2003年10月23日杜邦公布的第三季度報告中,虧損8.73億美元。
“賣掉萊卡后的杜邦將可以更為專注自己的核心業務領域。”賀利得稱。
科氏為什么
對于中國市場來說,科氏(KOCH)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這個能夠一下子掏出44億美元現金的“大玩家”,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公司呢?
據科氏公司的公開資料,科氏工業集團成立于1918年,總部位于美國堪薩斯州,是美國最大的私營公司(股票不上市)。其業務遍及多個領域:典型的如原油開采、煉化、貿易、管道運輸、農業和畜牧業、金融服務、道路瀝青等。科氏還擁有北美最大的液化石油氣加工集團,占北美市場總量的25%。在原有貿易領域,科氏年貿易量超過七億噸。科氏還是美國第六大電力供應商,供電業務遍及全美五十個州。
科氏工業集團是一個典型的家族型企業,目前公司掌門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為科氏第二代,查理·科氏(CharlesKoch)和大衛·科氏(DavidKoch)。該公司在穆迪投資服務公司的資信評級是Aa1,標準普爾評級是AA+。
在2002年美國著名雜志《家族企業(FamilyCompanies)》評選出的“全球200大家族企業”的排名中,科氏名列第十位,第十一位是德國的寶馬汽車。2002年科氏的銷售額是500億美元。
此次出資的是科氏集團旗下的子公司KED有限公司和KED有限責任公司,此外,科氏還有自己的聚酯業務KOSA公司。
查理·科氏認為,科氏也是一個以化工、能源為主業的公司,對英威達的消化和價值再造方面是沒有問題的,英威達和KOSA的融合,將讓科氏在化工紡織領域中的產品結構更為合理和完整化。
科氏于1999年涉足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唯一開設了辦事處的是科氏材料(中國)公司,主要業務領域為道路瀝青,已經在鄂州、廣州、鎮江、西安、天津、三水和瀘州投資建立了7個瀝青產品有限公司,有近500名員工。科氏的一些其他領域的業務以代理商的形式進入中國。
按照雙方已經達成的協議,如果順利獲批的話,科氏將于明年上半年接管英威達旗下的38個獨資、合資公司和工廠。
在亞太地區,科氏將接管英威達在中國的北京、連云港、青島、上海青浦,太昌等地的合資公司中的權益,新加坡、韓國、日本、臺灣等地的一些合資工廠的權益也都轉賣給科氏公司。
在北京的合資公司北京超羽纖維制品有限公司,英威達占10%的股份;在連云港的杜鐘氨綸有限公司,英威達擁有50%的股權;在青島的尼龍有限公司,英威達擁有99.5%股份,在上海青浦的工廠,杜邦纖維中國有限公司和杜邦纖維上海有限公司共擁有86.5%的股份。
科氏材料(中國)公司總經理辦的一位周小姐稱,已經通過內部渠道獲知科氏和杜邦交易的情況,至于INVISTA是否會劃入科氏材料還是另行獨立運作,目前尚無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