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中國經濟形態中將出現更多的、迄今未曾經歷的現象。最近,經濟過熱一詞更多地見諸報刊,如火如荼的中國經濟是否正步入泡沫經濟模式,這個話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被捉弄的郁金香、牛頓和日本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卡爾布勒斯曾說,世界經濟總會在某個地方發生泡沫。17世紀30年代的荷蘭曾發生盲目投資郁金香熱;18世紀初的英國發生過殖民地開發投資熱,以致科學家牛頓也曾卷入其中而飽嘗虧損之苦;20世紀初期,一戰后經濟空前繁榮的美國在1929年10月24日經歷了所謂“黑色星期四”的股市暴跌,由此引發世界性的恐慌;最近也是最大的泡沫經濟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后半期的日本,其后遺癥至今仍困擾著日本經濟。
1985年后的幾年,日本曾經歷一場“輝煌”的經濟過熱時期,房地產、股票價格節節攀高,資產效應使日本經濟表象極度繁榮,虛擬經濟急劇膨脹,人們心態高昂浮躁,整個經濟如同氣吹的肥皂泡。泡沫經濟終于在90年初崩潰,高企的股市和房地產價格急速下跌,造成銀行及企業的巨額呆壞賬,經濟傷口至今猶在。
意外后果源自積極財政
一般認為,日元升值是泡沫經濟形成的觸發點,而當時的日本政府和日本中央銀行的政策失誤則是導致“泡沫”擴大和崩潰的重要原因。
日本在80年代進入了經濟發展的成熟期,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和最大的貿易出超國。日本的強勁出口能力造成對外,尤其是對美國的巨額順差;美國遂將巨額對日貿易赤字歸咎于日元匯率偏低和日本市場封閉。1985年9月,發達國家5國財長通過“廣場協議”促使日元急劇升值,導致日本出口競爭力減弱,整個經濟失去動力。這在當時被稱為日元升值帶來的經濟衰頹。
日本財政當局和日本銀行為了舒緩日元升值壓力,擴大內需,在財政和金融政策上進行了大幅度調整,協同來自日本企業界的努力克服了日元升值帶來的經濟衰頹。表面上看,日本維持了出口增長,擴大了內需,企業的設備投資大幅增長,一般社會消費品價格保持相對穩定,經濟增長恢復到高于其他發達國家的水平。整個日本社會終于松了一口氣,并陶醉在克服日元升值困境后的經濟成功之中,但極少有人注意到經濟過熱正在孕育中。
禍水:游資與寬松信貸
由于日本政府持續實施寬松金融貨幣政策,貨幣供應量連續4年增加的同時,官定貼現率5度下調并維持在低水平上。于是,企業資金籌措簡單容易,社會資金流動加快,大量低利剩余資金開始尋求回收期短、收益率高的投資對象。房地產、股票價格由此成為首選,過量資金流入房地產開發、股票市場導致資產價格異乎尋常地上漲,出現了所謂“資產價格膨脹”現象。
股票和房地產等價格的膨脹通過資產效應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欲望,資金更涌向高爾夫球場會員權證、高級轎車、名牌商品、名人繪畫、古董等特殊商品。當時,一個高爾夫球場會員權證的售價相當于一個普通公司職員兩三年的收入;一幅凡高的油畫可以拍賣到74億日元的天價。在游資的追捧中,房地產、股票、名畫等商品的價格大幅度偏離其實際價值,膨脹部分形成的泡沫成分日益擴大。同時,日本各商業銀行對信貸的管理不嚴,盲目和過度的資金貸出等也催化了泡沫經濟的形成。
泡沫總是要破碎的。日本銀行從1989年5月底至當年底連續3次提高利率水平,官定貼現率升至4.5%。其后政府對土地所有者征收地價稅并對房地產開發融資實施總量限制,切斷了從金融機構向房地產開發商的無序資金供給。由此,持續了4年的泡沫經濟徹底崩潰。
誰蒙住了金融機構的雙眼
那么,為什么日本財政和金融當局沒有及早采取措施,抑制泡沫形成呢?
美國和歐洲要求當時的貿易順差國日本和德國維持低利率,而在日元持續升值的情況下,日本也難以提高利率;同期,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市暴跌后引發世界性恐慌,歐美各國達成協議,通過金融調節手段,向市場增加資金投放并維持低利率以刺激經濟。
日本國內,房地產、股票等資產價格雖然極度膨脹,但房地產和股票并沒有包括在一般社會消費品價格的統計中。因此,雖然消費需求旺盛,但在經濟規模擴大的過程中,強有力的生產能力維持了一般消費品價格的相對穩定,沒有發現通貨膨脹的跡象。實際上,堅挺的日元也導致進口能源和商品價格相對低廉,成為穩定國內物價的重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當時以維持物價穩定為金融政策首要目標的日本銀行并不認為有必要提高利率,而更關心的是舒緩日元升值的壓力,擴大內需。
內外原因導致日本政策當局未能及時收緊銀根,而是長期放任大量低利資金流動,助長了金融機構的過度信貸和企業盲目擴充,最終導致了經濟過熱的形成和崩潰。
時任日本銀行理事的鈴木淑夫在其著述《日本的金融政策》一書中反思說,當時優先維持物價穩定的金融政策是很不充分的,應該更多地注意房地產和股市等資產價格的動向。他指出,一國的經濟政策不應為他國或國際經濟利益之所動,而應以本國經濟發展為終極目標,只有自身經濟的穩定和發展才是對國際經濟社會的最大貢獻。
歷史確實常常會有重復。當今的中國經濟形勢和國際環境與當年的日本有很多相似之處。溫故知新,通過對日本泡沫經濟發生的回顧,我們可以從對經濟形勢的研判和政策實施兩個方面汲取很多教益。(作者為日本某基金管理公司高級基金經理)
鏈接:中國信貸最新數據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11月12日發布的統計結果,近期金融機構貸款增加趨勢開始有所減緩。10月末,全部金融機構(含外資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5.67萬億元,同比增長23.3%,增幅比上月低0.2個百分點,比8月份低0.6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增速連續兩個月下降;而居民儲蓄則持續快速增長:10月末,全部金融機構(含外資機構)本外幣并表的居民儲蓄余額10.86萬億元,同比增長18%。作者:姚力發布日期:2003-12-1星 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