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提高經濟理論和政策研究的水平,運用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研究中國經濟轉型中的問題,并使中國的經濟研究走向世界是建立中心的根本目的和全體中心同仁的共同志向。中心研究人員在這方面具有特殊優勢。一方面,他們都在國內外接受了系統嚴格的經濟學理論和方法訓練,知識功底和研究能力比較強。另一方面,主要研究人員在出國之前或來中心工作之前,大都或曾在農村插隊,或在工廠、政府研究機構等其他單位工作。這樣特殊的生活經歷使他們對中國現實情況有較多的觀察和體驗,有利于他們把現代經濟學方法與中國國情較好地結合起來,提高經濟學研究的學術水平和致用功效。中心的許多研究成果都在決策部門和社會上取得了重要影響。
從中心建立至今,主持和參與的主要科研項目包括:
1995年,受世界銀行委托,承擔了世界銀行與中國財政部專題經濟調研三年(1996-1998)滾動規劃“糧食市場與流通”課題。
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發展規劃”課題。
1995年世界銀行和山西省合作的“引黃水利工程項目評估”工作。
1995-1998年亞洲基金會資助的“國際貿易政策研究”課題。
1995年國際發展研究中心東南亞經濟與環境項目(新加坡)的“我國中小城市污水排放成本分析”課題。
1996年勞動部的“農村勞動力轉移”課題。
1996年聯合國開發署“經濟改革的社會效果”課題。
1997年聯合國發展署資助的關于“中國走向世界”及“中美貿易”的課題。
1997-1998年世界銀行委托項目:“中國農地制度與農業績效研究”。
1998年國際發展研究中心東南亞經濟與環境項目(新加坡)的“土壤退化及其對糧食自給政策的影響”課題。
1999年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第十個五年規劃”和“十五年中長期規劃”項目。
1999年國家經貿委的“私營企業研究”項目。
199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中國的通貨緊縮”課題。
1999年企業界委托的“我國棉業經濟與棉花流通政策研究”課題。
1999年國際竹藤組織關于“中國竹產品經濟和貿易問題研究”課題。
1999年福特基金會資助的“農村之間勞動力流動與中國村莊的經濟社會變遷”課題。
1999年國務院扶貧辦公室和亞洲開發銀行的“扶貧工作和政策研究”。
五年來,中心研究人員在《美國經濟評論》等國際一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4篇,在國內一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36篇。據美國出版的社會科學引用索引統計中,1995-1998年北京大學共有52篇論文被引用,其中中心就占了11篇。中心研究人員共出版專著21部。林毅夫等著的《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和《充分信息與國有企業改革》分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二等獎;易綱著的《中國貨幣、銀行和金融市場:1984--1993》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一書除以中文簡體和繁體分別在內地、香港和臺灣出版外,還被海外出版社翻譯成英、日、俄、法、韓、越等國文字出版。《充分信息與國有企業改革》也以簡體和繁體分別在兩岸三地出版,并在日本出版日文版。
教學
中心自1994年成立以來,始終以教書育人為根本。在中心還沒有自己的學生時,主要為經濟學院、光華管理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學生開設經濟學基礎和高級課程。
1996年秋季,中心開始獨立招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全體教員對學生嚴格要求,以國際前沿為目標,切實改進經濟學教學質量。中心教師從嚴治學的風氣得到了越來越多學生的青睞,報考中心研究生的人數平均每年增長一倍。1999年共有220余人報考研究生,實錄24人,最低錄取分數線遠遠高于教育部劃定的最低錄取線。
從1996年秋季開始,中心還為北京大學非經濟類專業本科生設立經濟學雙學位和經濟學輔修項目。學生完成所規定的經濟學和數學課程要求,則可在其畢業時同時獲得本專業和經濟學雙學士學位或經濟學輔修證書。經濟學雙學位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每年都有近千名北大學生報名,錄取300名左右。截止1999年秋,已畢業兩批學生,其中雙學位學生331人,輔修生74人。
各學年中心在讀學生人數
年度 |
博士生 |
碩士生 |
雙學位 |
輔修生 |
1996學年 |
2 |
10 |
287 |
53 |
1997學年 |
11 |
26 |
435 |
128 |
1998學年 |
16 |
49 |
584 |
105 |
1999學年 |
22 |
64 |
895 |
155 |
為提高經濟學教學水平,以滿足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需要,中心于1995年成立了以易綱教授和海聞教授為主編的經濟學和管理學教科書編委會,組織編寫出版20種經濟學管理學教科書。目前已出版14本。該系列教科書的編寫者大多在國外獲得經濟學或管理學博士學位,在國內外大學擔任過教職,有豐富的教學研究經驗。在內容上,強調現代經濟學理論聯系中國實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