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國需要積極的股市政策”專家學者座談會召開 圖為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劉紀鵬在本次會議上發言
新浪財經訊11月25日下午2點,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和《上海證券報》社,在有關部門和首都旅游集團、中央電視臺《中國證券》、北京電視臺《證券無限周刊》、上海電視臺《第一財經》和新浪網的大力支持下,召開《中國需要積極的股市政策專家學者座談會》,對中國股市的發展進程和相關政策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討。新浪財經獨家全程直播本次活動。
今天這個題目確實應該認真思考,實際上應該擯棄消極的股市政策,大家得出的結論,我們整個的形勢這么好,股市持續下跌,這是一種不正常的走勢,這種不正常的走勢主要原因是在于政策這只手總是偏向于推倒重來,從國家股政策的減持,這是一個在錯誤的時間里、錯誤的方式一個錯誤的政策,干擾了這個市場正常的運行。從2001年7月份,銀行違規資金,從國務院系統進行查處,這種行政命令查銀行資金入市的問題,導致股市信息所到之處股市就一路下跌,這也是正對股市的影響。這樣打壓股市的政策,應該是在一個非常錯誤的理論指導下所形成的,就是要認為泡沫過多了,到底能不能肯定這個市場,從我們實驗階段走出來,說這個市場是我們下一步改革的主戰場,也是對十二年來證明它是一個成功的市場,是一個對中國改革成功所起到重要作用的一個市場,這些消極的政策在錯誤的理論指導下,包括籌集社保基金。大家剛才都提到,現在有些概念也混淆了,減持國有股為了籌集社保基金,社保基金真是一個莫名其妙的機構,它是游離于我們中央四大系統,包括我們的醫保、住房公積金、失業保險、養老保險,這個機構到底是干什么的?大家很莫名其妙,現在它們要搞成一個公司,這個公司作為戰略儲備,可以測算到2005年需要多少多少錢搞成一個像新加坡純粹的控股公司。
我就是談消極的政策要擯棄,這個內容好談。從今天看,走出不正常的走勢結論就是不正常的,消極的政策被錯誤的理論引導,到現在還沒有糾正。所以,我說要肯定投資人對中國發展的貢獻,肯定是這個市場,不要說國務院領導,證監會哪怕副主席一層的人講兩句都行,我覺得屠光紹在北大講了差異和差距,當時很多人給我打電話,說屠主席講話有重要的意義,老百姓天天盯著你,你們承認政策上有調整,大家都會非常關注。
另外,剛才談到配套的政策,我覺得在這里面有意無意之間,雖然我們擯棄了按照市價減持國家股,我把它叫做炸堤式的托底,但是隨后我們一系列政策又程度管涌式的破底,我們本意是好意。這個問題放在這兒,別的改革一動就影響它,比如我們的主管部門、監管部門推進國家股場外減持,我說場外減持,國務院的政策第五條減持辦法錯誤,說明大家意識到這是一個不恰當的政策。但是又用了一個更不恰當的政策在場外協議轉讓,有多少人意識到股民的預期,剛才大家都在談這個問題。我們本身想愛護市場,為什么在配套政策上總是出臺一些和你們的初衷不一樣的政策,我覺得證監會應該反思,你們的本意肯定是希望這個市場好。現在國家總的全流通問題為什么是主要矛盾,不宜久拖不決,因為其他的改革都跟它撞車,但是上市公司一轉讓就影響市場。另外加入WTO以后,向外商轉讓也影響,曉求剛才提到了上市公司的質量也是跟這個問題也有密切關系的,所以對中國股市是否正常就兩種觀點,一種認為股市下跌很正常,都是上市公司質量造成的問題,其實這個共性矛盾哪國市場都有,美國市場搞了兩百年,不照樣發生安然事件、世通事件。因此,這項改革和其他改革想不推進,大家想等,其他的措施都會無情地殘忍地導致自然并軌,使大家最后最不愿意看到按市價并軌成為現實,這是大家預期所在。
當然,我想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只能是在發展中解決,不能停頓下來解決,也就是說這個問題的解決必須帶電作業,它有一個危險性,但是我們還得要在發展中來突破這個問題。談到解決這個問題,成本的支付,我不完全認為是一方對另一方的賠償,就國家股的減持來說這是一個方面,國家股可以制定統一的政策,在某種意義上有一個統一的意識,包括政策和市場兩方面結合來完善全流通,但是對于沒有國家股的上市公司,這樣的補償怎么做?這樣的公平全流通怎么推進?也是值得探索的。所以,這個問題不宜久拖不決的情況下,我個人覺得我們一個簡單的方式是從無國有股的上市公司入手,其實現在大家對國有股減持和全流通有一個非常矛盾的地方,前兩天要把兩個分開,但是今天大家談要結合,這個概念非常重要,我們要分開是指什么含義呢?你不要總是說你那兒一家減持不會影響我,實際上你那兒減持所連帶的全流通的預期將都會按市價減持,非流通股出臺是有影響和聯系的,這是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又不妨礙它在解決當中必須結合起來考慮,因為流通本身才是有價值的,你要補償我,你的減持只有在場內減持,通過場內減持,因為它實現了流通,流通是有價值的,釋放出的價值才能解決一部分,我想這樣的補償和公平,二者不能分開,在概念上要分開,但是在實際當中必須要結合,大家為什么更加害怕沒完沒了在場外減持,這是你可以賺到第一手錢走了,外商認不認這個帳,你敢不敢跟外商說,你說國有股未來會補償流通股東。
在擯棄股市消極的時候,不要在場外構造非流通股協議轉讓的平臺,這就是具體推行積極股市政策的措施,以前的政策已經執行了十二年了,到最后解決非流通股的時候,我們還需要給政策一把,不能到這時候要靠市場,我在解決的思路上,我是主張為了簡化矛盾,也把國資委和證監會徹底分開,我認為這一時期證監會有意地讓國資委往前上,而國資委又喜歡往前上,國資委是出生牛犢不怕虎,現在證監會也開始往后退。我們的眼睛不能僅僅盯著國有資產分割當中有這種掠奪的現象,像這樣的政策必要時候對非流通股東也應該小之以理,動之以情,流通股東作出這么大的貢獻,大家共同來協商這個問題,我想是存在雙贏基礎的,我們大家經常在一起開會,第一問題不宜久拖不決,大家都認為是統一的。第二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不難,很多人都談不難,但是大家談不難的方式都不一樣,這一點就是我們發展的共識,能不能不要搞一刀切,并不難的基礎是不是就是存在雙贏。
我想在最后要說的這個雙贏的基礎要有一個雙向補償,我們換一種說法,爭取你能告訴你能夠流通了,歷史對你也不公平了,現在我給你解決流通就是補償你的,但是流通之后,你應該更多考慮流通股,所以存在雙贏的基礎。
第二點,現在證監會定大原則,大家對同樣一個方案都應該認同。當然,我想歸納起來就是在政策上,證監會只要在配套政策的把握上,比如說你不搞出這種全流通方案,經過雙方股東的認同,把非流通股的轉讓,那邊老轉讓對我這邊有影響,現在流通股東不要說你提,你只要一提就應該一視同仁,大家心理就有反感,歷史成本的支付,曉求剛才也談到流通股東已經支付這么多了,在未來的解決中我們的非流通股東也得考慮支付一部分,再有部分大家共同理解雙贏的基礎上,在發展中再支付一部分,我還是堅持這個觀點,解決這個問題是存在雙贏基礎的,我也覺得可以彈指一揮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