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11月25日下午2點,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和《上海證券報》社,在有關部門和首都旅游集團、中央電視臺《中國證券》、北京電視臺《證券無限周刊》、上海電視臺《第一財經》和新浪網的大力支持下,召開《中國需要積極的股市政策專家學者座談會》,對中國股市的發展進程和相關政策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討。新浪財經獨家全程直播本次活動。
以下為本次座談會的直播實錄:
巴曙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大家談的范圍比較廣,我想談得窄一點,現在股市大家談的比較多的是股市晴雨表的功能,股市出現低迷的情況,為什么會這樣的低迷呢?我們想進一步說明一下,因為股市是一個公開市場,獲得信息比較廣,分析股指波動還是比較有含量的。
股市是不是經濟晴雨表,整個經濟改革的晴雨表,或者是經濟改善程度的晴雨表,我們股市作為一個抑制性的市場,是在計劃經濟環境下引入的,必然整個過程在不斷與其他體制發生摩擦。我們看歷史上的股市每一次比較好的行情,都是我們政府管理層面對市場體制中的缺陷,凡是比較低迷,都是對市場中的問題進行回避。三中全會開完之后,市場還是這個樣子,目前我們判斷,當前正醞釀著一種機會,做得比較好,能夠把握這個大的體制改革、體制變動、完善體制的趨勢,一個機會可能是一個持續的很好的市場繁榮的機會,處理的不好,可能也就是反彈而已。大家今天討論的很多方面都跟股市直接相關,比如我們參與證監會的討論,現在基金銷售很難,實際上是一個體制的問題,很多程度上我們講的第一個觀點,也許我們的股市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經濟增長的晴雨表,但是它是我們整個體制中的缺陷的晴雨表,是我們校正這個缺陷勇氣的晴雨表。
第二點,我們股市可能不是經濟增長的晴雨表,是對市場敏感性的一個晴雨表,比如今年以來,可轉換債券特別活躍。為什么呢?因為志國同志、紀鵬同志天天呼吁,不能天天轉讓,不管怎么討論,只要高于非流通股的價值,低于流通股的價值,都是對流通股股東的一種掠奪,這都是強加給流通股股東的,這個強加并不是流通股東自己所能解決的,這是一個制度性的缺陷,實際上原來這個缺陷一直存在,就是因為聲音太弱小。為什么今天這個問題這么突出?因為我們有的機構投資者聲音開始能夠傳出來,因為我們有社會的專家開始關注這個問題,實際上這個制度的缺陷,如果我們大家呼吁一下,市場肯定會想新的辦法來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間差價形成的制度缺陷而帶來的收益,這個時候不是回避這個問題的時候,再回避下去或者再拖下去,而是對監管效率和對市場的不敏感投了一個反對票。
第三點,從今年以來,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我們國內股市經濟增長的晴雨表,以香港股市為代表海外股市倒比較好地承擔我們晴雨表的功能,這是值得我們考慮和思考的一個問題,到底是不是我們在政策上的一些缺陷,我們監管上的一些效率,確實存在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如果說將來我們始終只能觀察經濟增長怎么辦,我們看看香港的H股波動,國內股市沒有任何信息含量,這也是中國股市的悲哀。我想從晴雨表的角度分析這么三點意見,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