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政策引導運用市場機制著重品牌培育
積極推進名牌戰略實施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質量管理司司長于獻忠
名牌戰略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到底處于什么樣的地位?作為政府質量工作的主管部門如何更好地推進我國名牌戰略的實施?本文試圖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回答。
一、實施名牌戰略是我國質量工作的一項重要戰略選擇
1996年國務院頒布的《質量振興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提出,質量問題是經濟發展中的一個戰略問題,質量水平的高低是一個國家經濟、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已成為影響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綱要》提出了質量振興的主要目標,就是經過5至15年的努力,從根本上提高我國主要產業的整體素質,使我們國家的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躍上一個新臺階。為了實現這一奮斗目標,《綱要》還明確提出:“實施名牌發展戰略,振興民族工業。鼓勵企業生產優質產品,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創立名牌產品。國家制訂名牌發展戰略,鼓勵企業實行跨地區、跨行業聯合,爭創具有較強國際競爭能力的國際名牌產品”。
1998年國務院政府機構改革時,原國家技術監督局改名為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宏觀質量管理職能轉入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推進名牌戰略”明確地寫進了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的“三定”方案。
2001年3月經九屆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提出,要“通過上市、兼并、聯合、重組等形式,形成一批擁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能力強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產品開發能力。”
2001年4月份,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將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原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合并,成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務院的“三定”方案重申國家質檢總局對全國的質量管理工作進行宏觀管理和指導,組織實施《質量振興綱要》,推進“名牌戰略”的實施。
2001年7月,朱镕基同志和國務院其他領導同志到國家質檢總局機關視察工作時,要求國家質檢總局要特別注意培育名牌意識。
江澤民同志在2002年11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到質量問題,并強調指出要“鼓勵和支持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對外投資,帶動商品和勞務出口,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和著名品牌”。
朱镕基同志在2003年3月向全國十屆人大一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形成主業突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強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培育和支持國內優勢品牌,提高國際競爭力。”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非常強烈地感覺到,在黨和國家領導人一系列重要講話中,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重要文件里,之所以非常強調實施名牌戰略,是因為實施名牌戰略確實是一個關系到提高我們國家綜合國力和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戰略問題,而不是一時一地的權宜之計,也不是一個人、個別人一時的心血來潮,確實是把實施名牌戰略作為我們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應對入世之后我們面臨的國內國際經濟競爭形勢所采取的重要戰略選擇。
二、積極推進名牌戰略的重要意義
為什么要積極推進名牌戰略的實施呢?概括起來,這是我們應對市場競爭、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有效抑制假冒偽劣和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
首先是應對市場競爭的需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場機制、市場競爭的作用日益明顯,如何應對市場競爭已成為我們迫切解決而且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入世之后,這個問題顯得更加突出。一個國家,有沒有名牌產品,有沒有競爭力強的優勢企業,以及擁有名牌產品和優勢企業的數量,是衡量這個國家經濟發展是否具有競爭能力的重要標志,也是這個國家經濟運行質量高低的綜合反應。
現在一提到飛機,大家就會想到美國的波音和歐洲的空客,他們在民機市場上很有實力。一提到汽車,我們就會想到美國的福特,德國的奔馳,日本的本田和豐田。還有飲食業的肯德基,9000多家餐廳遍布世界各地;麥當勞在12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將近3萬家分店。所有這些國家,他們之所以能夠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或者是占居重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們擁有一大批國際知名品牌。綜觀發達國家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哪個國家的知名品牌多,哪個國家的競爭優勢就明顯,競爭力也就越強。
盡管前幾年我們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積極推進名牌戰略的實施,雖然客觀上也已經形成了一些不滿足于國內市場,立志于國際市場競爭的企業和產品,雖然我國的產品也可以在世界市場上經常看到、買到,但是,實事求是地說,我們國家成規摸的企業、在世界叫得響的產品還太少,特別是高科技企業和產品就更少。我們國家現在的幾百家重點企業,銷售收入總和加起來也只相當于世界500強前兩名的和。
我們要在新世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怎么能滿足于長時間做別人的小伙計,長時間做國外強勢企業的加工廠呢?做加工是必要的,在我們經濟發展過程中,加工也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階段,但是,這不是我們的目的和初衷。我們應該通過有效的辦法,采取切實的措施,通過名牌戰略的實施,不斷形成我們的強勢企業和產品,有效應對國際、國內的市場競爭。
黨的十六大強調,經濟建設要“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注重“改善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質量水平低,甚至假冒偽劣泛濫,必將導致我國經濟的畸形發展,“沒有質量就沒有效益,放任假冒偽劣國家就沒有希望”。所以,在我們的經濟發展戰略中,必須把推進實施質量發展戰略放在重要位置;在質量發展戰略里面,又要著重實施名牌發展戰略,使我們有限的資源,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真正集中起來,形成上規模的強勢企業和名牌產品,有效應對市場競爭。
其次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需要。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采取了很多切實措施,對市場經濟秩序進行規范,國務院還專門成立了整頓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針對質量領域各種名牌評比屢禁不止、嚴重擾亂企業正常競爭的行為,國務院、國家質檢總局多次發文對社會上各種名目的名牌亂評比活動進行制止。國家質檢總局還多次對一些在地方進行名牌評比的非法活動予以揭露。但社會上一些中介機構不規范的名牌評價活動依然存在。這些中介機構評價出的所謂名牌產品,往往并不是行業的排頭兵,而是誰給錢,就授予誰名牌稱號,就給誰發牌子。這些以營利為目的的評價活動,普遍缺乏科學性、公正性和權威性,嚴重干擾了企業創名牌活動、嚴重影響了企業在市場中的公平競爭、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對廣大消費者也形成了誤導,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在這種形勢下,迫切需要我們實施名牌戰略,開正門,堵邪門,正本清源,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因此,實施名牌戰略成為政府質量工作主管部門從履行自己的基本職能出發,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所采取的重要舉措。
第三是抑制假冒偽劣的需要。現在,假冒偽劣還比較嚴重,甚至到了泛濫的地步。這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不管我們每一個人處在什么工作崗位上,都會遭受假冒偽劣的侵害。在市場經濟形成之初,在資本原始積累的初期,一定時期的粗放經營,一定程度的假冒偽劣,似乎不可避免。但是,作為政府的管理者,我們絕不可忽視和放棄對這種不規范行為的嚴格規范。我們的政府部門,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使作為競爭主體的企業意識到,政府不會讓這樣一個不規范階段和不規范的現象延續很久,更不會任其泛濫,政府會采取切實的辦法,盡量縮短這個階段,加速市場的規范化進程。
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我們要和國際慣例接軌,就必須按國際通行的原則辦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作為一個講信譽的國家,我們決不能坐視假冒偽劣長期泛濫,從歷史發展看,任何假冒偽劣都必將是短命的,沒有生命力的。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擴大,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要為消費者創造放心滿意的消費環境,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投資者創造平等、安全的投資環境,要讓規范經營的企業感覺不到政府的存在,要讓那些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處處感覺到政府的存在。要培育消費市場,有效引導消費,要向社會、向消費者負責。基于這種考慮,我們扶植、培育、宣傳名牌產品,告訴全社會、告訴消費者什么是好的,以此抵制假冒偽劣,就是非常自然的了。
第四是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而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則是對國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有效促進。近年來名牌戰略實施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通過實施名牌戰略,形成了一批比較大的企業集團,提高了我國企業的競爭力;名牌產品的生產企業吸引了大量的優良資產,優化了資源配置,促進了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通過公布名牌產品,提供了真實可靠的供求信號,起到了為消費者購物提供放心滿意的消費環境的作用,并且有效刺激、拉動了消費需求,從而提高了我國經濟運行的質量,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如何把握基本的政策原則、有效推進名牌戰略的實施
近幾年,國家質檢總局非常重視名牌戰略的實施工作。2001年6月份下發了《中國名牌產品評價管理辦法(試行)》,同年12月份,又以總局令的形式頒布了《中國名牌產品管理辦法》。依據這個《辦法》,2001年在電冰箱、洗衣機、家用分體空調器、微波爐、彩色電視機、微型計算機、摩托車、彩色膠卷、味精、襯衫等10種產品領域內開展了2001年中國名牌產品的評價試點工作,評出了首批45家企業生產的57個中國名牌產品。2002年又在冰柜、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啤酒、葡萄酒等21類產品中評價確認了120家企業生產的123個中國名牌產品。從評價過程和評價結果看,社會各方面的反映給予了一致肯定。大家的共識是名牌戰略的推進應堅持下去,并表示大力支持。各方面感受到,如果我們在市場行為不規范的條件下,任由那些不規范評比泛濫,企業將無所適從,老百姓更不知道如何去選擇好的產品。但同時也認為一定不要把名牌這項事業搞砸了,要堅持公正性、科學性、公開性,不要增加企業負擔。針對社會所關注的問題,結合國家質檢總局頒布的總局令,下面從六個方面予以闡述。
一是要建立一個有效的評價機制。建立一個什么樣的評價機制,直接關系到名牌事業的成敗。總局令明確提出要建立一個以市場評價為基礎,以企業自身為主體,以政府積極引導、推動、監督為保證,以用戶滿意為宗旨的總體推進機制。這四句話展現了一種非常有機的相互結合、全面推進的態勢。它強調以市場評價基礎,政府要引導企業加強自律,要把握好職能定位,把用戶滿意作為我們質量工作所追求的目標。這是從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需要提出來的,也是一個有效的總體推進機制。
二是要堅持公認的評價原則。首先必須是企業自愿,中國名牌產品評價是市場行為,不是政府的強制行為,企業不愿意參與,誰也無權強迫;其次,應該堅持科學、公平、公正、公開,而不是受個別人、幾個人的操縱,是科學評價的結果而不是個別人的意見所使;三是不增加企業負擔,不收費,國家質檢總局領導曾多次強調,開展中國品牌產品的評價是國家質檢總局從履行自己的基本職能出發推行的一項事業,不管是質檢總局,還是我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從開始受理中國名牌產品的申請,到省一級乃至國家級的評價,到評價結果的公布,到最終拿到中國名牌產品的獎牌和證書,我們一分錢不收。國家質檢總局黨組領導三令五申,中國名牌產品評價工作,一定要堅持“三不”,即不收費,不增加企業負擔,還有一個不搞終身制,一點都不能含糊。
中國名牌產品的評價工作,不但不會增加企業負擔,而且還要讓企業享受到相關的減負政策。總局令明確規定,中國品牌產品免檢。只要獲得了中國品牌產品稱號,就免除政府的各種監督抽查,就是要讓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的企業,不再花監督抽查的費用。總局令還明確規定,符合出口免檢條件的,依法優先予以免檢。此外,《中國名牌產品管理辦法》還規定,中國名牌產品標志是質量標志,冒用質量標志就會受到查處。這對名牌產品生產企業將會是一種有效保護。
三是要把握統一的評價條件。具備什么條件才能申請,達不到什么水平就不能申請,這在總局令里面說得非常清楚,非常具體。其中包括必須符合產業政策;必須有運行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而且產品必須達到國際標準,或者是國外的先進標準;市場占有率也是重要條件。評價條件是客觀公正地進行評價的基礎。
四是設置科學的評價指標。在征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我們設計了一個比較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市場評價,二是質量評價,三是效益評價,四是發展評價。市場評價包括市場占有率如何?出口創匯水平如何?用戶滿意程度如何?質量評價要看產品本身的質量水平,是否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在國內同類產品中是否居領先地位;考察申報產品的質量水平,還要看企業的質量保證體系。效益評價主要考察企業實現利稅水平,工業成本費用利稅率和總資產貢獻率,體現了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指導思想。發展評價主要看企業的發展后勁,看企業是不是有足夠的投入,企業的研發能力如何?技術進步如何?企業是否擁有核心技術。評價指標將會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產品和企業適當傾斜,以鼓勵企業的技術創新。
五是要遵循嚴格的評價程序。按照總局令的規定,國家質檢總局每年一季度向社會公布中國名牌產品的評價范圍以及受理申請的開始和截止日期,企業在自愿的基礎上到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規定的期限內,組織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部門和行業對企業申報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查,根據審查結果,形成推薦意見報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秘書處,秘書處匯總全國的企業申請,組織行業和有關的社會團體對申請材料進行初審,形成初審意見,并分送各專業委員會依據評價細則進行評審,各專業委員會根據評價結果向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提出中國名牌產品的建議名單,這個建議名單經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全體會議討論確定后,限期公示征求社會意見,公示結束以后,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再次召開全體會議,最終確定中國名牌產品名單。為了保證評價工作的客觀公正,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每年根據工作需要,任命若干名專家組成專業委員會,評價工作結束以后,各專業委員會自動解散。這就從組織體制上、運行機制上保證了評價工作不會出現總是幾個常委說了算的局面。
六是要加強對取得中國名牌產品榮譽稱號之后的監督管理。中國名牌產品的評價工作不搞終身制。對于已經取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的,如果消費者的投訴比較多,企業發生重大質量事故,或者企業的質量保證體系運行出現重大問題,經過調查屬實,國家質檢總局將取消企業已經取得的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我們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引導、監督企業自律,引導企業在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以后仍要加強管理。通過這種引導和監督,真正讓老百姓放心消費,同時也讓企業感到政府確實在為企業辦實事。
國家積極推進名牌發展戰略的初衷在于引導和規范市場行為,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而作為市場競爭主體、作為名牌戰略實施主體的企業,應該樹立一種主體意識和自強不息的觀念。要充分運用當前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機遇,強化質量管理,抓住機遇推進產品創新,真正把功夫花在企業內部。通過不懈的努力和長時間的品牌培育,促進企業品牌的成長和壯大,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指望一蹴而就。企業不要為評價而評價,評價只是推進名牌戰略的一個載體,其目的在于引導企業真正樹立名牌意識,嚴格內部管理,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不斷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以有效應對市場競爭,盡快走向世界。
讓我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為中國名牌戰略的實施,為更多的中國名牌產品能夠在市場競爭中成長壯大并真正處于不敗之地,做出我們的積極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