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有關國有商業銀行上市的討論幾起幾落。其間,各路豪杰把國有銀行從頭數落到腳,4大行的形象也因此平添了幾多陰影。
然而出人意料,今年3大行竟無視輿論的質疑,竟相上報了上市方案。面對2006年中國金融業全面開放的壓力,國有銀行再不能忍受以往“鉆玉米地打游擊戰”的改革了。
今年10月22日,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對此給出了“蓋棺定論”:“選擇有條件的國有商業銀行實行股份制改造,加快處置不良資產,充實資本金,創造條件上市。”
實際上,中國的銀行業改革已經持續了10多年,但一直是以犧牲國有銀行的改革深度和速度向前推進。盡管騰挪空間有限,4大行依然做出了可觀的努力。
中國工商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樊志剛博士為本文撰寫了評論。他寫道:銀行要搞好經營需要以下4個條件:充分的激勵機制、高效的組織系統、及時的產品創新以及先進的技術基礎。國有銀行目前已比較好地解決了第4和第3方面的問題,第2方面也有明顯改進,但第1方面卻相差甚遠,因為這不僅涉及產權問題,同時也與政府對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目標定位緊密相關。
前不久,國家開發銀行分析與金融產品局局長王大用就此向中央政府進言:一要實行股份制改造,二要徹底改變4大行官辦官營的狀況。
IBM金融戰略顧問黎江指出:4大行在中微觀層面的改革成績已是可圈可點。但遺憾的是,由于其產權結構和內部治理結構改革長期滯后,它們已經取得的改革成績和人才優勢,正面臨邊際效益遞減的尷尬。好在中國銀行業改革的總決戰終于打響了。
國有銀行上市:必須算大賬
“如果在本屆政府任期的5年內還不下決心徹底改革國有銀行的體制,國家財政恐怕已再也無力去背這巨大的包袱了”——王大用
本刊記者于江李碩/文
在一片對4大國有商業銀行上市是否會砸漏中國股市的爭論聲中,本屆政府給出了一個帶有顛覆性的選擇:創造條件上市!不論這個決定冠之以多少界定前提,它的核心都震撼了世界——中國政府這回是破釜沉舟,直挑國有商業銀行產權結構這一最大最堅固的堡壘。
10月下旬坊間傳說,國有商業銀行上市已有實質性進程。但在“2003國際金融論壇”上,央行副行長李若谷當眾強調:“如果現在就一步跳到去上市,未必對4大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他同時指出,中國的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一般分三步驟:第一步,解決不良貸款和內部經營機制問題。第二步,希望把它們變成股份制公司,按照公司治理的原則去經營;第三步是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允許它們上市。
開放倒逼上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毫不客氣地指出:在20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銀行一直就是春風吹不到的玉門關。“中國所有的體制改革幾乎都與銀行無關。這回終于輪到銀行了。”他說。
最初是價格改革。從1984年居民生活消費品價格放開到現在,近20年的經濟改革幾乎已經把各種商品的價格都交由市場決定,可時至今日,銀行產品與服務的價格仍然需要由央行統一制定。在其后的市場改革、所有制改革中,國有商業銀行也蹤影難覓,更不用說最近開始熱起來的國有企業管理層收購等等了。
整個銀行業的體制改革滯后,4大行按兵不動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中國當前的金融市場中,資源配置的主導作用仍然是由銀行承擔,而在銀行中,50%以上的服務提供者是4大國有商業銀行,其資產總量占全部銀行資產的80%以上。直到現在,它們還承擔著75%的國有重點建設項目的貸款份額。令人不安的是,在當前所有長期貸款中,50%以上是4大行的。
所以長期以來,銀行尤其是4大行體制改革的滯后,其實是被政府當作無為而治的處方,用來緩解整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所產生的陣痛。但意想不到的是,原本是被用來“鎮痛”而盡量不做傷筋動骨改造的國有商業銀行,當中國正式加入WTO之后發現,它們在維護了國家金融市場相對穩定的同時,卻在自己內部制造了太多的不穩定隱患。而且,這些隱患并非是單點故障性的。
當前,國有商業銀行潛在的最大風險,并不是已經產生的那些呆壞賬,而是它們正面臨制造更多呆壞賬的系統性管理隱患:
●從關乎到銀行安危的資本金來看,由于產權結構單一,決定了4大行的資本金補充渠道單一,造成資本充足率低是國內銀行長期解決不了的老大難問題。而依靠上市來補充資本金,正在受到來自市場各方面的強烈質疑。
●從關乎到銀行生命力的激勵機制看,4大國有銀行的高管人員是由政府委派,銀行的工資水平也要由勞動部每年來核定,實行總量控制,銀行自身的余地很小。
●從關乎到銀行贏利能力的運行機制看,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仍然與建國初期一樣,甚至與本世紀初都毫無差別。最典型的例子是,國內商業銀行幾十年來遵循的都是“1元開戶”制度,這就意味著銀行對客戶幾乎沒有選擇權。而銀行間服務競爭的本質和起點,就是服務對象必須實現差異化細分。
●從關乎到銀行自身命運的掌控看,它們依然只是政府向國有企業發放貸款的工具。4大國有商業銀行多年來始終扮演著亞政府的角色,有強烈的官辦官營色彩,無需考慮自身的盈利需求。這種狀況使中國的銀行缺少責任感。
最讓國有商業銀行感到汗顏的是,它們的隱患幾乎都是國際銀行巨頭們的優勢。而這些巨頭在兩年之后將與它們同臺競爭。
就連股份制商業銀行也對4大行深表同情。一位上市銀行的高管人員在私下表示,下一步國有銀行改革的核心,媒體上擺出了那么多近乎是并列的重點。“其實,眼下最具操作性、最關鍵的就是一點,即讓國有商業銀行盡快實現股份制改造。最起碼先改善激勵機制,否則它們很快就得退出剛剛熱起來的市場化的產品和營銷大戰。”
不少一線銀行高管人員也認為,有關國有商業銀行上市的賬,很難強求勝算。如果考慮到兩年后的2006年中國必須向國外全面開放金融市場的話,上市失敗的風險與不上市的風險幾乎是相等的。
多年來,從內部驅動的銀行體制改革屢推屢受挫,做不了自己主的國有商業銀行,這回也是迫不得以才決定選擇外力來倒逼銀行內部治理結構的改革。而受到公眾監督的上市,無疑是首選。然后在這個大背景下,再盡可能創造確保上市成功的內外環境,而不是把這個順序顛倒過來。甚至有專家稱:“盡管這是個無奈而被迫的選擇,但也是最理性的選擇”。
不僅為募集資金
按照WTO協議,中國將自2006年12月起允許境外銀行自由進入祖國大陸市場。試想,當下一步中外銀行同臺在中國市場拼刀時,前線交鋒的無疑是產品和渠道。而從資產規模、產品和渠道資源上看,長期壟斷中國金融市場的4大國有銀行最具競爭力。因此,與國際接軌并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幾乎是4大行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而且,它們不是沒有機會。
前不久在一個小型報告會上,一位央行的官員透露,已經在中國境內安營扎寨的外資銀行共有130多家,但無論大小國外銀行,在中國的業務都做得不理想。對此,他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會后,國有商業銀行的一位業務經理對記者說:“這問題的答案其實挺簡單,外資銀行的產品和渠道至今都不能在中國落地,它們在中國掙不到錢就對了。”緊接著他又表示:“2006年以后就不同了。當外資銀行可以經營人民幣業務時,只要同時允許它們的產品落地,我們就很危險。”
贏利最終要從銀行經營的末端——產品和營銷中獲得,而在談起外資銀行的產品和營銷時,國內銀行沒有不緊張的。不是因為中國的銀行見識不夠,而是因為它們不具有能與外資銀行抗衡的內部治理結構。“學術界天天盯住不良貸款不放。但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為政府盡義務造成的,過去有,現在還可能有。實際上,我們一線的技術系統與服務正在快速與市場接軌。現在不是我們想不想,而是政府到底什么時候允許我們做股份公司。”一位銀行高管人員對記者說。
銀行界顯然不想與學者和政府監管者正面過著,他們最清楚自己目前的處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以來,3大國有銀行紛紛拿出上市方案,引來不少議論。在已經發表的有關國有商業銀行上市的報道和評論中,大部分都將補充核心資本金作為上市的第一目標。但是,有權威銀行界專家表示對此不敢茍同。他們認為,中國的銀行上市主要有三個目標,按緊迫性來排序的話,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國有商業銀行有較大差異,但在各銀行自己看來,排在第一位的都不是補充資本充足率:
●中小股份制銀行:首先是促進內部治理結構的改革;其次是補充資本充足率;最后是與國際接軌。
●國有商業銀行:首先是與國際接軌;其次是促進內部治理結構改革;最后是補充資本充足率。
在他們看來,國有商業銀行至今還具有濃厚的政府政策工具色彩,短時間內也不能卸掉此義務,這也就意味著,4大行在此期間還可以繼續擁有國家信用的隱含支持,因此資本充足率對它們而言是最具彈性的指標。至于內部治理結構改革,這是個曠日持久的過程,即使不上市也可以慢慢做,因此上市不是它的充分必要條件。但是,上市卻是國有商業銀行與國際接軌的充分必要條件。除了前面談過的銀行內部需求之外,以下這一點尤其不容忽視:
作為中國金融業的形象代表,國有商業銀行上市,標志著我國未來政治經濟的開放性走向。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在我國基本經濟制度領域,“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下一步則要“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需要由國有資本控股的企業,應區別不同情況實行絕對控股或相對控股。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而國有商業銀行正屬于需要進行股份制改造的公有制企業,而且它在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中無疑是處于最高層次,標志著中國市場將全面徹底開放。從某種意義上說,國有商業銀行上市,代表了新一屆政府的政治形象。
而事實上,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決定,的確也給操作層面留下了很大空間。全會《決定》指出;“選擇有條件的國有商業銀行實行股份制改造,加快處置不良資產,充實資本金,創造條件上市。”
顯然,國有商業銀行上市不是一個動作,而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與4大行的期望基本吻合。有分析說,國有銀行上市的目標與改革的目標原本就是一致的,甚至連主要步驟也相互重合。通常人們認為,國有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造主要有兩種途徑,比較簡單的是引進戰略投資者,尤其是引進外方戰略投資者。但某些國有銀行認為,這條路并不可行,原因有二:
首先,戰略投資者占股比例肯定很大,并將在銀行經營上擁有較大的投票權。他們很可能為追逐金融企業股東利益最大化而反對國有商業銀行從事利潤較低的業務。然而,以國內眾多偏遠地區為例,由于這些地方的金融服務簡單,銀行的獲利能力不高,國外投資者很可能根本不會設立分支機構,但國有銀行則要承擔為所有公眾提供金融服務的基本義務。
其次,能夠充當銀行戰略投資者的企業,一般都很了得,甚至是能夠在一個國家中呼風喚雨的企業巨頭,而一旦它們操控了像4大行這樣的商業銀行巨頭,對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本身就是一個威脅。
總之在他們看來,在國有商業銀行股權改革初期,不適合引入戰略投資者。于是,通過上市向股權分散的公眾募集資金,就成為幾乎是唯一可行的途徑。
創造條件:先要治本
盡管眼下國有商業銀行上市已是板上釘釘,但是,業界依然有很強的聲音認為,4大行根本不具備上市的條件。他們的主要理由是,國有商業銀行目前還不具有合法的公司組織形式,既不可能吸收非國有資本參股增資,更不可能上市向公眾籌資。李若谷最近也在“2003國際金融論壇”上提出:“作為4大行的組織者和牽頭人,在越熱的時候越要冷靜。”
前不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指出,4大行上市有4道繞不過去的坎兒:
●首先是要徹底理清家底,盡管有些銀行在利用利潤悄悄沖銷壞賬,但恐怕有些銀行力不從心。
●其次,要看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狀況。他強調說,在計算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時,現已損失的壞賬要從資本中扣除。
●第三,不能忽略銀行壞賬準備金的覆蓋率這一環。
●第四,與銀行為上市而剝離出去的壞賬這部分資產相對應的負債,不能是普通的企業存款和居民儲蓄。
這些坎兒的背后,是國有商業銀行體制幾乎形成了個“死結”:糟糕的治理結構限制了產權結構調整;單一的產權結構也阻礙了治理結構完善。二者誰為表誰為里,學界一直爭論不休;銀行界雖然心知肚明,卻沒人敢去解這個“結”。因為中國的銀行不是企業,政府不點頭,沒人敢動手。
在國家開發銀行分析與金融產品局局長王大用看來,盡管國有商業銀行當前完全不具備上市的條件,但在十六屆三中全會以后,它們的上市已經是不爭的方向,關鍵是要走好創造條件的幾大步。他建議,在降低不良資產的同時,要在產權結構和治理結構上實現突破,可以按以下順序來走:
首先,要改制。現在4大行的產權關系是國有獨資,經營特點是官營。這兩點一結合就沒法搞好。通過改制,可以在產權關系上依然設計成國有控股,但在經營上,一定要先變官營銀行為企業化經營。
其次,在上市前引入高水平戰略投資者加盟,但可將其股權比例適當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是讓人家帶來先進的管理理念、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不同的聲音意見,以此來改善國有商業銀行的管理。
最后,再去上市。
王大用表示,在新一屆政府的領導下,這幾步走是可以實現的。因為從三中全會《決定》可以看出,本屆政府不再把國家看做一個大企業,也不再不扮演大企業總經理的角色,而是更傾向于做一個公共政府,即首先要保證社會安寧、穩定和公眾利益。
他認為,政府角色的這種變換,意味著多年推不動的讓國有商業銀行成為真正的銀行第一次有了可行性。只有讓國家從直接管理大銀行的經營轉變為只管理大銀行的國有資本,國有銀行才有改制上市的最大前提。
沒有第二個五年
曾在人民銀行工作過12年的王大用,長期從事中國金融宏觀經濟預測、調查統計和政策研究。他在金融和經濟方面的著述,曾多次獲得國家級獎勵,如今是領取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
今年6月,王大用曾進言中央政府,“如果在本屆政府任期的5年內還不下決心徹底改革國有銀行的體制,很可能國家將不得不再次設法剝離其不良資產,補充其資本金。而屆時,國家財政恐怕已再也無力去背這巨大的包袱了。”
王大用在此用了“再也無力”一詞,是因為在此之前的1996年到1998年,他曾負責設計并參與操作過一次給4大行的緊急“輸血”。1998年,國家用發行30年長期國債的方式,為4大行補充了2700億元資本金。設計方案是按照1997年底各行的風險資產規模,令其資本充足率達到了法定8%的標準。據他介紹,那次注資的意義在于:先安定局面,同時爭取體制改革的時間。
“但如今5年過去了,體制沒有改革,注資后贏得的安定局面正在逝去。”王大用說。首先,4大行的風險資產規模在增加,分母擴大了,分子沒擴大,資本充足率自然也低了。第二,它們的不良資產狀況不僅在增加,而且還不得不占用大量收入來核銷資產損失。稅后利潤的減少,使得資本金的增加速度遠趕不上風險資產的擴張速度,資本充足率又進一步降低了。“這是一次治標不治本的典型案例。”他還告誡說,由于中國銀行業的如此表現早為國際金融市場所掌握,因此在上市之前,一定要認真做好體制改革的功課。
一是實行股份制改造,二是徹底改變官辦、官營的性質。具體操作上可這樣走:先成立集團控股公司,成為4大行國有股本的持有和管理人,讓經營實體完全股份化。除了控股公司外,政府應放棄對銀行高管人員的任免權。隨后,盡快引進新的戰略投資人的資本,聘用內行的高級管理人員,帶進專業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
盡管國內已經有電信和石油等大企業成功運作了海內外上市,但是國有商業銀行上市,投資銀行已經不太可能再去向投資人講中國“故事”了——如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電訊業的快速增長,等等。
“而這幾者上市最大的不同在于,那些非金融企業原本沒有很大的包袱,很大的問題,盡管投資人對原來國有管理上的水平不高也有質疑,但是對它未來發展的信心空間很大。然而對中國的國有商業銀行,人家腦子里面已經裝的東西是巨額的不良資產、巨大的潛在資產損失和低劣的管理,這對我們是不太有利的。”
王大用回顧的,是一段發人深省更不能忘卻的歷史。今天反復講講,為的是明天不再反復重演。只要這次能抓住改革國有商業銀行產權結構和治理結構這個本,中國國有銀行改革的大賬才不會算錯。-
資料
國有銀行上市路徑
爭取用5年左右或更長一些時間,把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造為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具一定競爭能力的現代化大型商業銀行。
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分三步對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進行改革。
第一步,按照國有獨資公司的形式更新經營管理制度,為進行股份制改革創造條件;
第二步,將有條件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組為國家控股、國內和國外資本參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完善商業銀行法人治理結構,從根本上解決商業銀行經營機制問題;
第三步,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將符合條件的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公開上市。
誰先融資誰先發展
培養“銀行航母”的捷徑之一,是使國內銀行在資本市場獲得豐富的資本金
勵雅敏/文
隨著中國的入世,外資銀行逐步獲得進入國內市場的權利,人們越來越多地關注到國內商業銀行與國際銀行的差距。其中,資產規模與資產質量的差距最令人感嘆。
讓人看得眼熱
4大國有銀行的資產規模較大,但2002年末不良貸款率達到26.12%。與此同時,國際同業的數值為3%~5%;部分中小銀行(主要指10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及城市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相對較好,但資產規模不到國際大行的1/10,抗風險能力明顯不足。
綜合銀行穩健經營的最重要指標之一是資本充足率。因此,培養“銀行航母”的捷徑之一是,使國內銀行在資本市場獲得豐富的資本金。現實的情況是,哪家銀行先獲得融資渠道,哪家銀行就先獲得發展的契機。
1999年11月10日,浦發銀行(600000)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當時的浦發僅有1000多億元的資產規模,在10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名列第8位。截至2002年末,浦發銀行的資產規模已經達到2793億元,位于10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中的第5位,復合增長率達到40.09%。
2000年12月19日上市的民生銀行(600016),其發展速度更快。2000年末,民生銀行的資產規模僅為697億元,在10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名列第9位。而到了2002年末,民生銀行的資產規模已經達到2463億元,躍居10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中的第6位,復合增長率高達87.98%。
2002年4月9日上市的招商銀行(600036),在2001年末已經是規模僅次于交行和中信實業銀行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融資后公司當年的規模增速達到39.56%,2002年末的規模超過了中信實業。
同時,華夏銀行正是由于受到資本金不足的困難阻礙了發展,前幾年的排名呈現下降趨勢。此次華夏銀行(600015)的上市,對2003年中期資本充足率僅為8.01%的華夏銀行而言可謂雪中送炭。上市后,華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將上升到12%以上,公司也因此有望在未來兩年獲得高速的發展。
8%是分水嶺
資本充足率是商業銀行凈資本與加權風險資產的比率。巴塞爾資本協議中要求: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至少達到8%,中國人民銀行也要求國內的商業銀行達到這一標準。目前我國主要銀行面臨的問題是:4大國有銀行大多達不到這一標準,股份制商業銀行雖然達到標準,但難以滿足快速擴張對資本金的需求。
國有銀行普遍存在資本充足率低于8%警戒線的情況。造成國有銀行資本充足率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資產質量較差,資產對應的風險權重較高,而銀行的呆賬準備金計提又很不充分。
相比起國有銀行來,中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基本符合8%的監管指標要求(參見表2),不良貸款比例較低,呆賬準備金覆蓋率較高。然而,擴張與穩健的矛盾是中小銀行的苦惱。近幾年,中小商業銀行基于良好的股權結構和較大的發展空間獲得了遠快于4大國有銀行的增速(參見圖1)。但隨著銀行規模的高速擴張,風險資產不斷增加,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也不斷被稀釋。以民生銀行為例,在上市融資后,隨著資產規模的不斷增加,民生銀行資本充足率呈現下降趨勢(參見圖2)。資本金不足,已成為阻礙中小銀行發揮持續高增長潛力的最大障礙。
補充資本充足率三大法寶
依據資本充足率的定義,提高資本充足率的方法在于增加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減少加權風險資產并提高資產質量,增加各類準備金計提。
1、增加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核心資本包括實收資本(或普通股)、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附屬資本包括資產重估儲備、一般貸款損失準備、優先股、可轉換債券(必須是無擔保和從屬的,持有者不可主動回售的)和長期次級債券(必須是5年以上的無擔保債券)。商業銀行的附屬資本不得超過核心資本的100%;計入附屬資本的長期次級債券不得超過核心資本的50%。
對銀行來說,增加資本的最佳方法是通過上市、增發或配股發行股票,直接計入核心資本。次優的選擇是發行可轉換債券并實現轉股。再次的方法是發行長期金融債券,但隨著到期日的臨近債券將逐步按比例喪失資本待遇。
2、減少加權風險資產并提高資產質量中國人民銀行對包括貸款、債券等表內表外各類資產給予不同的風險權重。減少加權風險資產的方法在于增加持有風險權重較低的資產,減少持有風險權重較高的資產。一般而言,債券的風險權重小于貸款;質押抵押貸款的風險權重小于擔保貸款;信用貸款的風險權重較大。在抵押貸款中,對于商業房地產的貸款風險權重大于對于居民住宅的風險權重。同時,商業銀行資產的質量越好,對資產評定的風險權重也越小。
3、增加各類準備金計提由于一般貸款準備金可計入附屬資本,而專項準備金和特種準備金可作為資本充足率計算公式的分母減項。因此,增加各類準備金計提也是提高資本充足率的方法之一,而這個方法正吻合了人民銀行于2002年公布的《關于全面推行貸款質量五級分類管理的通知》以及《貸款損失準備計提指引》的方向。從影響程度看,增加各類準備金計提很難大幅提高資本充足率,但這一舉措有利于提高商業銀行的抗風險能力,改善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
配文
各類銀行忙上市
勵雅敏/文
2002年7月25日,中國銀行將其在香港的業務整合為中銀香港在香港聯交所上市。4大國有銀行都有計劃將其在國內的業務整合后在未來3~5年的時間內通過“股份制改造→引入法人股東→實現上市”的三步走最終實現上市夢想。
據中國證券報日前報道,已有3家國有商業銀行向國務院和監管部門提交了股改及整體上市方案。這3家銀行均打算成立由國家控股的集團總公司,并在此基礎上成立股份公司上市。在方案中,這3大銀行都堅持整體上市。這不僅在宏觀上能夠適應國際潮流,抗衡國際競爭;在微觀上也將促進銀行全系統問題的盡快解決。
盡管整體上市存在資本市場承受力的問題,但專家認為,這是個可以解決的技術問題。根據方案,股份公司由集團總公司控股,把包括資產、負債和分支機構等在內的現有全部銀行資產轉入集團總公司,同時把股份公司的債務一次性剝離給集團總公司,使股份公司的不良貸款率降到6%以下,達到上市的質量標準。
在股改方案中,3家銀行上市只準備釋放20%以下的股權。集團總公司將擁有股份公司、不良資產、分支機構以及海外非銀行金融機構等。各分支機構按照現有規定實行分業經營,但集團總公司將走混業經營之路。
目前銀行上市還存在三大障礙:不良貸款率過高、資本金不足和公司治理結構低下。針對這些問題,各銀行在其股改、上市方案中均提出以下解決方式:資本金不足的問題將以發債的方式來解決;14000億元不良資產從2004年開始賣斷給4大資產管理公司,并部分以垃圾債券方式在產權交易所出售;走公司化治理道路。據報道,目前央行還拿出一個方案,原則是國家準備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國有商業銀行以支持。
部分中小銀行由于資產質量相對良好,已經實現股份制的企業模式,因此上市的步伐較國有銀行快。在國家積極鼓勵商業銀行上市的背景下,未上市的5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和部分實力較強的城市商業銀行(例如上海銀行和北京市商業銀行)都在積極準備整體上市,有些銀行已經進入上市輔導期。
已經上市的銀行在2003年再次掀起融資的浪潮。
今年1月,浦發銀行完成3億新股增發,實現約25億元融資;
2月,民生銀行完成40億可轉債的發行(由于轉債條款的設計問題,該部分資金在可轉債狀態無法計入附屬資本);
9月,招商銀行提出100億可轉債的發行計劃(該可轉債在債券狀態可計入附屬資本)。這些資金都將被用于擴充銀行的資本金,從而支持銀行保持快速的規模增速。例如,招商銀行在2003年中期的資產規模為4358億元,資本充足率為10.56%,若可轉債發行并轉股成功,將可支持銀行達到7000億元~8000億元的規模。-
三只眼看國有銀行改革
樊志剛/文
在當前有關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討論中,對于商業銀行加快綜合改革步伐,盡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在認識上是一致的。但是,如何加快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卻是見仁見智,觀點眾多。概括起來大致有三種,我們不妨稱之為看待國有商業銀行的“三只眼”。
第一只眼睛:主流改革學者。不論是以西方現代制度經濟學為依據,還是以馬克思所有制理論為出發點,主流改革學者多數認為:國有商業銀行只有首先解決產權問題,才能走出當前的矛盾和困境,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在筆者參加的一次研討會上,當銀行人士發言主張進行銀行組織再造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時,有一學者當場質疑:不進行產權改革,怎么可能進行組織再造?在此,產權改革不僅是目標,更重要的是成為解決其它改革問題的前提。所以,改革上市是國有商業銀行的唯一出路。
第二只眼睛,政府決策者。由于經濟改革與經濟發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鑒于國有商業銀行在其中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國有銀行改革從一開始就不能孤立地進行。在轉軌過程中,政府所承擔的公共管理者、所有者和改革發動者既統一又矛盾的角色和功能,更是導致了政府在看待和推動國有銀行改革時的復雜心情和態度。因此,在我國20多年來的經濟改革過程中,國有商業銀行不僅被作為改革的對象,更主要的是被當作了推動經濟發展、支持國有企業改革以及調控和穩定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雖然近期國有商業銀行的這一角色有所淡化,但是,政府決策者在制定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戰略時,仍然要從其對整體經濟改革與發展的影響,從其未來的戰略定位等多方面考慮,而不會也不可能僅從國有商業銀行的角度獨立進行改革安排。
第三只眼睛:國有商業銀行自身。和許多人的認識相反,事實上,國有商業銀行自身并不缺乏改革的動力。一方面銀行自身改革是我國整體經濟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從總體上講,改革也符合國有銀行自己的各種利益,當然也包括經濟利益。
因此,在改革中誕生的國有銀行從來沒有停止過改革。當然,根本性和全面性的改革是國有銀行自身不可能主導的。但是,多年來國有商業銀行一直在積極主動地進行內部改革。如果沒有這樣的改革和行動,4大國有商業銀行不僅不可能在有效支持我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同時,壯大到今天如此大的規模,而且有可能早已經垮掉。如果我們能客觀地看看國有銀行在經濟改革與發展中所付出的成本有多大,就會知道,這決不是什么危言聳聽。
單獨來看,以上各方都有不完善之處。改制上市,進行徹底的產權改革,的確是國有商業銀行建成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的根本出路,但是,改制上市又需要一系列的必要和充分條件,而這些條件目前尚不具備。在這種情況下,國有商業銀行也不能坐等。可以說,國有銀行在改革和發展中被賦予的特殊職能已經基本完成,目前已到了還原其本色的時候。
考慮到國有商業銀行曾為改革做出的貢獻與付出的代價,目前政府決策者應考慮采取特殊的政策支持國有銀行加快改革,國有銀行僅僅進行自身的內部改革也有一定的局限。一般來講,銀行要搞好經營需要以下條件:一是充分的激勵機制;二是高效的組織系統;三是及時的產品創新;四是先進的技術基礎。國有銀行目前已通過改革比較好地解決了第四和第三方面的問題,第二方面也有明顯改進,但第一方面卻相差甚遠,因為這不僅涉及產權問題,同時也與政府對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目標定位緊密相關。因此,結論必然是:要同時用三只眼睛看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問題。
這就要求國有商業銀行要及時從內部改革入手,促進經營機制的轉變及不良資產等矛盾的化解;同時,政府決策者應盡早出臺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方案,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力度。通過內部和外部努力,國有商業銀行就可盡早達到上市標準,有計劃、分步驟地改制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