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3中國民營企業文化論壇的以“東北振興方略”為主題的論壇第一單元上,就如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這個話題,來自北京、上海、溫州、常州、黑龍江等地的企業家和政府官員,溫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孟建新、常州市政協副主席李林生、哈爾濱豪普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洪濱、沈陽大陸企業集團董事長董俠介紹了各自的成功經驗,為東北經濟的快速騰飛獻計獻策。
無為而治贏先機
改革開放后,溫州民營經濟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被人們稱為“溫州模式”。
在溫州民營經濟的發展中,政府發揮了積極的引導作用。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的經濟管理法律法規都是限制民營經濟發展的,如何對待當時的政策法規,溫州市政府采取的是無為,對發展民營經濟采取了寬容和保護的態度。歷屆溫州市委、市政府充分尊重群眾的創業權利和自主選擇,提出了“不論成分重發展,不限比例看效益”,“不限發展比例,不限發展速度,不限經營方式,不限經營規模”。正是這種充分尊重了群眾意愿、保護群眾創業積極性的“無為”迎來了民營經濟的春天。
創建學習型城市
常州以創建學習型城市而聞名全國,常州民營企業通過創建學習型企業,進一步改進了企業的管理模式,挖掘了企業增產增效的潛力。
常州市政協副主席李林生說,東北地區大中城市聚集、科技教育基礎雄厚、各類人才眾多,具有創建學習
型城市和學習型民營企業的優越條件。發揮學習型城市對振興東北,特別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有著巨大作用。創建學習型城市,是把人口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源,把人力資源轉化為人才資源的重要途徑。東北地區聚集大量優秀人才,有著明顯的人才優勢。東北振興在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過程中,關鍵要充分利用和發揮人才優勢,通過創建學習型城市,加強人力資源能力建設,形成有利于優秀人才聚集和脫穎而出的政策環境,建設人才高地。
令李林生感受特別深刻的一點是,東北振興需要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培養和增強市場競爭意識、率先發展意識、創新創業意識,形成全民創業的文化氛圍和發展民營經濟的思想環境。他認為,創建學習型城市首先應著眼于人的心智模式的改善,現代學習理念的導入也將促進人的思想觀念的變革。
東北振興的內在原因
曾經是大學老師的沈陽大陸企業集團董事長董俠認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革和振興有兩條內在的原因。一是在1998年之后,我們國家消費品的生產全面出現相對過剩。消費品生產競爭加劇,作為消費品生產商要進一步提高競爭力就必然提升自己的裝備。
二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也是一種價值回歸。我國在北緯40度到北緯45度這一條帶上,發展裝備制造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WTO背景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讓民營企業進入可能為我們造就中國強勢民營企業提供一次歷史性機遇。(24B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