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無論是世界“男高音”王子的再度訪演,還是“薩克斯風之王”的中國之旅,高達幾百甚至上千元的票價仍供不應求。在保利劇院、天橋劇場等北京的重要演出場所,演出開始半小時后,仍然有眾多觀眾在等待退票。
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司長張新建說,中國已走出“短缺經濟”時代,文化消費漸成時尚,文化消費快速增長。2002年,中國城鎮居民用于娛樂教育文化服務的支出就已超過衣著類
而躍居第二位。
一項在浙江省所做的調查顯示,全省45%的家庭在未來5年準備將500元至1萬元用于文化支出,16%的家庭準備支出1000元至2.5萬元;84.5%的家庭認為“人們對藝術品、字畫、古玩等的收藏興趣與日俱增”。專家預測,2005年,中國文化的潛在消費能力將達5500億元。文化消費已不再是“改善生活”的手段,而是“自我豐富”的需要。“陶藝坊”、“小劇場”、“攀巖館”等新潮文化消費場所逐漸受到青睞。
市場鼓舞了中國藝術家,催生了大批原創作品。2002年,中國2590個藝術表演團體吸引國內觀眾達4.74億人次。這些演出中,有61%是在廣袤的農村地區。與此同時,海外業界人士也在加緊搶灘中國市場。2002年,僅北京一地就上演2000多場外國文藝演出。
中國對外演出公司總經理張宇說,如今,北京國際音樂節、上海國際藝術節等已成為國際知名藝術品牌。市場更直接帶動文化產業的興盛。2002年,中國共有文化經營單位22萬4千多個,文化產業總固定資產比上年增長40%,年實現利潤比上年增長13.8%。張新建說,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得益于科學有序的政府管理和全面深入的藝術普及。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政府正致力于實現從“辦文化”到“管文化”的職能轉變,遵循藝術規律,運用宏觀法規為藝術提供寬松活躍的氛圍;同時積極吸引國外優秀藝術品,為中國觀眾創造多層次、多渠道、多方面的藝術享受。王子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