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平價藥店”藥品質(zhì)量存在問題,進(jìn)貨渠道不可靠,實際上是一種借口。關(guān)鍵問題就是藥品降價觸動了藥品價格壟斷者多年來享受暴利的根基
何方
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的一份統(tǒng)計報告指出,中國大概有50%的人生了病不敢去醫(yī)院,其中
主要原因是藥品的價格過高。這些不敢去醫(yī)院的人,一般都是去藥店買藥,藥店出售的藥品比醫(yī)院相對要便宜一些,而且可以自己說了算,愿意買多少就買多少。自前年以來,全國各地相繼出現(xiàn)了一些“平價藥店”,這些藥店的藥品比其他藥店還要便宜,有的降幅達(dá)到45%-50%左右,受到了老百姓的熱烈歡迎。然而,這種受老百姓歡迎的“平價藥店”,卻惹怒了其他藥店。
早先,“平價藥店”在重慶先是受到恐嚇,隨后,有藥店老板不堪其擾投江自殺;南昌“開心人”大藥房,因為藥品降幅大觸怒了一些習(xí)慣藥品暴利的人的利益,聯(lián)合藥廠進(jìn)行封殺、恫嚇、威脅;湖北武漢的“平價藥店”店面被砸……最近,“平價藥店”在西寧降幅45%又犯了眾怒:一是平價藥店被人偷走標(biāo)簽;二是制藥企業(yè)力勸藥店提價;三是切斷供貨鏈條(據(jù)《中國青年報》11月14日)。西寧“平價藥店”藥品降價45%之后,老百姓提籃購藥的現(xiàn)象,讓一些老字號藥店心痛不已,“這哪里是在買藥?”他們認(rèn)為藥品囤積時間過長,勢必會降低藥品的療效,甚至發(fā)霉變質(zhì)。但是,他們并沒有考慮老百姓為什么會“囤積”。凡是“囤積”藥品的人多半是一些需要長期服藥的“老病號”。他們?yōu)槭裁床环此家幌吕习傩铡岸诜e”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老字號等藥店能夠把藥品的暴利讓一部分給老百姓,他們怎么會“囤積”呢?
藥廠力勸“平價藥店”提價的原因是利潤微薄,這是事實。不過流通環(huán)節(jié)的惡意加價由誰來管?這些年來,那些富得流油的醫(yī)藥代表們一手掐著藥廠的脖子,一手拍著院長、醫(yī)生的屁股,用從藥廠壓榨出來的費用,作為“促銷費”(回扣),讓醫(yī)生喝茅臺、吃龍蝦、洗桑拿,逛塞班島、游夏威夷……如此龐大的“玩資”,最后還不是要轉(zhuǎn)嫁到老百姓的頭上嗎?
藥店作為終端銷售部門,只有把藥品賣出去才會保持正常運轉(zhuǎn),如果不采取降價,如何與老字號等其他藥店展開競爭?“平價藥店”有些藥品的價格出人意料的低,并不是某些人所稱的“作秀”,目的就是要讓老百姓體驗“平價藥店”的藥品價格就是比其他藥店便宜。說“平價藥店”藥品質(zhì)量存在問題,進(jìn)貨渠道不可靠,實際上是一種借口。關(guān)鍵問題就是藥品降價觸動了藥品價格壟斷者多年來享受暴利的根基。
在南昌、西寧等城市,“平價藥店”所遭遇的不公,主要是這些城市比較小,“平價藥店”再遠(yuǎn)老百姓騎著自行車也用不了多少時間就能買到。這就是被恐嚇、被打砸的原因。而北京的一家大藥房開了十幾家的“平價藥店”,至今除了個別眼紅者牢騷幾句外,還沒有聽說哪家分店被打砸過,為什么?北京地盤大呀!老百姓不可能花半天的時間坐車去離家很遠(yuǎn)的“平價藥店”去買便宜幾元錢的藥,除非是常年服藥的患者。假如北京四大老店——“醫(yī)藥股份”、“永安堂”、“嘉事堂”、“金象大藥房”是在一些小城市里,他們敢無動于衷嗎?
我們始終不明白,為什么彩電、冰箱因為競爭價格一降再降,已經(jīng)到了微利的地步。而藥品國家連續(xù)13次降價,老百姓還是感覺很貴,這是為什么?難道真的是“彩電、冰箱是耐用品,買一臺幾年不壞,藥品是救命藥,價格再高也必須買”嗎?如果是這樣,藥店就是“如來佛”,老百姓即使是孫悟空也逃不出它的掌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