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綜合指數已經創出年內新低,也是自1999年6月8日以來的低點。創出時間跨度較大的低點,往往意味著底部的臨近,那么目前市場狀況是否具備反轉的基礎?我們試圖通過對以往五次反彈的分析,幫助投資者了解每次行情持續時間及領頭羊特征,以便及時把握未來的投資機會。
第一次反轉行情:1991年5月17日的低點104.96點至1992年5月26日的高點1429.01點。
此階段上證綜合指數累計漲幅為1261.48%,歷時261個交易日。在第一次反轉期間,在滬市股票紛紛上漲的同時,深市股票卻在全部下跌。在反轉行情啟動后的20個交易日內,累計升幅最大為22.03%的華源制藥,其次為19.06%的申華控股。深市股票累計跌幅最大為34.11%的萬科A。
第二次反轉行情:1992年11月17日的低點386.85點至1993年2月16日的高點1558.95點。
此階段上證綜合指數累計漲幅為302.99%,歷時63個交易日。第二次反轉期間,滬深兩市出現了明顯的聯動性,滬市和深市股票在期間內全部上漲。在反轉行情啟動后的20個交易日內,按復權價計算,累計升幅最大為1670%的賽迪傳媒(當時的瓊港澳),其次為1050%的海虹控股(當時的瓊化纖),兩者都是深市股票。滬市方面,累計漲幅最大為269.61%的天寰股份(當時的聯農股份),其次為188.98%的上海金陵。兩市最小的漲幅為16.82%的深深寶A。
第三次反轉行情:1994年7月29日的低點325.89點至1994年9月13日的高點1052.94點。
此階段上證綜合指數累計漲幅為223.10%,但持續時間最短,僅有33個交易日。第三次反轉期間,滬深兩市繼續保持聯動性,全線上漲,但滬強深弱的跡象明顯。此期間剔除新股首日漲幅,按復權價計算,累計漲幅最大的前40只股票,只有1只深市股票*ST星源(當時的深原野A),其余全部為滬市股票。滬市累計升幅最大為222.08%的申達股份,其次為216.36%的中川國際。深市方面,累計漲幅最大為161.75%的*ST星源,其次為159.58%的宏源證券。
第四次反轉行情:1996年1月19日的低點512.83點至1997年5月12日的高點1510.18點。
此階段上證綜合指數累計漲幅為194.48%,但持續時間有315個交易日。第四次反轉期間,滬深兩市依舊保持聯動性,除上工股份下跌外,其余A股股票全線上漲,但舊有滬強深弱的慣例被打破,深市股票后來居上。此期間剔除新股首日漲幅,按復權價計算,累計漲幅最大的前10只股票,就有7只深市股票。累計漲幅最大為2262.35%的創元科技(當時的蘇物貿A),其次是2008.51%的深科技。滬市累計漲幅最大為1160.94%的四川長虹,其次是960.09%的天津磁卡。(見表1)
第五次反轉行情:1999年5月17日的低點1047.83點至2001年6月14日的高點2245.44點。
此階段上證綜合指數累計漲幅為114.29%,持續時間有500個交易日,為時間最長的一次上升階段。第五次反轉期間,滬深兩市繼續保持聯動性,僅有8只A股下跌。在漲幅較大的股票中,沒有了集中在滬深兩市哪一方的特點,呈現均衡態勢。此期間剔除新股首日漲幅,按復權價計算,累計漲幅最大為632.95%的世紀中天(當時的黔中天),其次是583.51%的數碼測繪(當時的百隆集團)。跌幅最大為46.13%的ST康達爾(曾用名中科創業)。其中漲幅前十名的股票,除了滄州化工、深中冠、*ST石化外,其余公司在當時都具有科技概念。(見表2)
下一輪反轉慢牛形態運行的可能較大,以行業和業績為支撐的領漲股特征有望延續下去。
五次反轉累計漲幅越來越小,宣布暴利時代結束的同時,也預示著對后勢大牛市的利潤空間不可預期過高。從持續時間上看,近幾年出現逐步延長的跡象,預計下一輪反轉以慢牛形態運行的可能較大。
從領漲的股票看,地域性的色彩早已被淡化,漲跌分化則越來越明顯,并將在未來的走勢中更加嚴重。在歷次領漲股的特點中,股本結構的影響不突出,第五次反轉則首次呈現行業性特征,但對業績敏感度較差。只有在2003年年初的上漲行情中,既突出了鋼鐵、石化、能源等行業特征,又體現出大盤藍籌股的領漲特色,但累計漲幅較小,從2003年1月6日的1311.68點至2003年4月16日的1649.60點累計漲幅僅有25.76%。本文并未將此階段列入反轉范疇,是因為對于當時多數投資者而言,實際獲利空間更小,但以行業和業績為支撐的領漲股特征仍有望延續下去。
西南證券張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