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產品價格下跌6年以后,目前的價格變動是很正常的反彈,按照目前國內短缺的表現,以糧食為主的農產品有可能改變長期下跌的趨勢,轉為漲勢,這將改變整個農產品的價格環境
一些商人表示,從農產品價格的上漲中,他們看到了新的機會。在農民紛紛進城打工的時候,有的商人已經到了鄉鎮,希望能夠拿到盡可能多的土地進行規模化耕種。
這些人已經走到了別人前面,農產品價格剛剛開始恢復性上漲。
受國家退耕還林還草、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糧食播種面積已經連續3年減少,產量也逐步遞減;國內需求和出口卻穩步增加,加上中國糧食價格連續幾年下跌,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造成產量連續下降。
業內人士介紹,近幾年來每年國內的糧食產量都不能滿足當年的需求,需要靠挖庫存來彌補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國內龐大的庫存量也在逐漸下滑。中國處于谷物短缺的邊緣。同其他行業一樣,這種供應短缺的趨勢導致了農產品價格上漲。
法國巴黎百富勤的陳興動認為,在農產品價格下跌6年以后,目前的價格變動是很正常的反彈,按照目前國內短缺的表現,以糧食為主的農產品有可能改變長期下跌的趨勢,轉為漲勢,這將改變整個農產品的價格環境。
梁紅認為,糧價上漲本身對市場、對農民是好事,對國家經濟走出通貨緊縮也是利大于弊。
陶冬認為,中國的農民幾乎沒有享受到中國十年經濟快速增長的成果,生產效率低、收入低,中國的糧食制造力比其他國家低很多,這也是困擾中國經濟的問題。農業向規模化、科技化轉移,向經濟作物轉移將是發展的趨勢。
目前的趨勢表明,受到農產品價格上漲的推動,中國以糧食為主的農產品生產將顯著增長,這對農民和國家來說,都是雙贏的好事情。
《國際金融報》 (2003年11月14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