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之為“名牌”的產品不但要有知名度,還必須兼有信任度和美譽度。金星啤酒作為“中國名牌”的美譽,是經過了產品質量和口碑的不斷循環、產品不斷改進和完善的長期過程形成的。是什么支撐金星人走過近20年創名牌之路呢?
20世紀80年代初金星人就有過倒掉劣質啤酒買質量教訓的驚人舉動。雖然這還只是他們初期的一種樸素的質量意識表現,但與此同時已經融入了他們對社會的某種“誠實信用”
的承諾。正是從那一刻起,金星人永遠都丟不下這一沉甸甸的社會責任。
“倒出來”的質量意識
金星啤酒廠的老人們都還記得,1985年初啤酒廠經營機制轉換后不久發生的一件大事,正是這件事情改變了啤酒廠的命運。
當時被債務拖得不堪重負的啤酒廠已到了瀕臨倒閉的邊緣。一方面債臺高筑,另一方面由于產品質量差賣不出去,產銷矛盾異常嚴重。面對這些矛盾,經營體制轉換后的新任掌門人張鐵山抓住了最重要的一個環扣:要救活金星首要的是抓質量。于是他召開了上任后的第一次職工大會,鄭重宣布了“質量興廠”的方針。就在這次會上,他決定當著全體職工的面把庫存積壓的100多噸劣質啤酒全部倒掉。
“倒掉所有庫存啤酒!那可是價值25萬元的財產呀!”這一舉動使全廠職工為之震撼:倒掉的何止是啤酒,是職工們的心血和勞動啊。也是在這次大會上,張鐵山做出了第一個承諾:金星啤酒一定以合格的產品面對消費者,以一流的質量取信社會!
痛惜之余,金星的職工們也被張鐵山的決心所感悟。沒有質量何談銷量,何談企業的發展。劣質啤酒被潑出了金星,但樸素的質量意識已注入金星人的心中,成為了金星人以后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的座佑銘。張鐵山認為,用25萬元換來員工們的產品質量意識,值!
為了堅持以質取勝,廠領導一下子制定了八條廠規和八條律令。這些規定誰也不敢觸犯,否則就得自食其果。張鐵山講,金星靠什么去和大廠競爭?質量!要想在市場站住腳,就得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誰要砸金星的牌子,我就砸他的飯碗。聽起來近乎有些嚴酷,但員工們還是信這個理:只要能保證產品質量救活廠子,管理再嚴格也愿意。今天金星啤酒的質量有口皆碑正是得益于企業發展之初金星人就已經樹立了牢固的質量意識。這種意識正是金星“以誠為本,以信立業”治廠信條的雛形。
“誠信經營”的大概念
21世紀是品牌競爭的時代,而良好的品牌形象來源于企業的信譽形象。作為職業道德準則,“誠信”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一種信念。這種信念要貫穿于日復一日枯燥的經營管理、經濟交往和社會服務活動中。
金星集團有三類顧客,第一類是企業的終端消費者;第二類是與企業有業務往來的單位和個人,如經銷商、供應商、合作者、稅務部門、金融部門等;第三類是企業的全體員工,員工是企業的顧客,下級是上級的顧客,上級為下級服務,企業為員工服務。反過來,下級對上級負責,員工對企業負責。這樣一種互為權利義務的關系存在于金星集團企業人際關系中,成為企業“誠信經營”的強大助推力。“誠信”原則支配著企業的方方面面。
作為食品飲料,啤酒品質的優劣是消費者尤為看重的。為保證質量,金星有一套“三級管理、全線把關”的完整的質量監督體系。從總公司到分公司、到分廠車間、班組層層設立了質量管理小組,采取“雙向質量控制”的辦法:分解質量指標,對各生產工序嚴格檢測,哪一道工序出了質量問題,指標都會顯示出來;工人對原材料和上道工序的產品擁有最終否決權,下一道監督上一道工序,形成層層監督的工序結構。盡管這套質監體系比較嚴密,但為了防止掛一漏萬還須嚴格把好原材料購進關。通過定向導購,企業向3000多戶簽約農戶收購專用小麥品種。這樣一來,從原材料購進、半成品檢驗、成品酒入庫的整個工作程序都進行了嚴密把關,因此確保生產出的每一瓶啤酒都是合格產品。另外,金星啤酒集團還是最早建立ISO9000產品質量體系的企業之一。由于嚴格了生產操作程序,又有國際化的內控質量標準作保證,金星啤酒的產品合格率達到100%,產品優級率達到98%。
質量抓上去了,接下來還要考慮到消費者不斷增長的產品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金星不惜重金從克郎斯、克斯米等國際公司引進先進的生產、檢測設備,每年花去大量費用用于產品研發。目前,金星、藍馬兩大啤酒系列共有60多種品牌,其中各種檔次和類型的品種一應俱全。此外,根據市場需求還陸續推出了暖啤、國宴系列、果味啤酒、大米啤酒等眾多種類,正在研發中的還有黑啤酒、靈芝啤酒和蘆薈啤酒等。金星人抱準了“賣產品是為了服務于消費者”的信條,實行以服務和信譽為核心的營銷服務戰略,專門成立了銷售總公司,下設分公司及配送中心,縮短了產品發送半徑。在洛陽開封等城市,金星啤酒集團還開辟了零距離通路,配備了數百輛各式貨車,只要客戶一個電話,貨物就會按時送達指定地點。此舉大大提高了物流速度,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及時、周到的服務。
在恪守“誠信”創立名牌和滿足消費者的低價位商品需求之間,金星人找到了最佳平衡點。他們設計出了“三個三分之一”的分配原則,即:一個三分之一讓給消費者,第二個三分之一讓給經銷商,第三個三分之一留作企業發展。經銷商受讓了利益,終端銷售價格自然降下來。而經營品牌那部分增加的成本,企業則通過減少非生產性日常開支,通過和供應商、經銷商的有機合作降下來。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企業、經銷商雙贏、消費者多贏的局面。
綜觀金星人圍繞滿足消費者需求而做出的種種努力,可以尋覓出他們遵循“誠信經營”的軌跡。由于他們的不懈追求,金星啤酒被國家質監局評為“中國名牌”。他們還會一如既往以“誠信”支撐今后企業的經營,為消費者繼續提供質更優、價更廉的產品。 文/權益 單恒偉作者:權益 單恒偉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