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失蹤引發監管思考 啤酒花事件揭示了什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1月12日 04:25 北京青年報 | |
昨天,啤酒花進入第七個跌停,又一家受牽連的擔保公司新疆天彩浮出水面。盡管整個事件還沒有最后澄清,但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卻像傳染病一樣在市場迅速擴散開來。股票繼續跌停,擔保黑洞繼續擴大,董事長失蹤依然如謎,啤酒花事件的撲朔迷離以及牽連的企業之多,使得諸多敏感而尖銳的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而啤酒花事件的背后,又向我們揭示了什么呢? 高管失蹤引發監管思考 引發啤酒花事件的導火索是董事長艾克拉木·艾沙由夫的突然失蹤。公司高管的失蹤總讓人浮想聯翩,市場的利空效應更是無限放大。細心的投資者已經發現,從去年10月開始,董事長失蹤的新聞屢屢見諸報端:民豐實業的董事長孫鳳娟就失蹤了一年多,最近公布是因經濟犯罪被依法逮捕;國電電力前董事長高嚴失蹤的傳聞也是滿天飛,一直沒有確切下落;當年“百元股”億安科技的前董事長羅成失蹤后仍無消息;誠成文化原董事長劉波在今年9月份也下落不明。 無論是在任或是前任高管的失蹤,其背后總是隱藏著很多的謎團,甚至有的是觸目驚心的經濟犯罪。由此,人們開始關注對公司高層的監管問題。等到公司亂成一團,董事長逃之夭夭,再進駐調查已經很難挽回損失。對上市公司,如何監管公司治理結構的規范,如何監管公司高管的行為規范,怎樣使目前設立的監事會制度和獨立董事制度發揮應有的監督作用,成了人們思考的問題。已經有專家提出,推行董事“問責制”,強化董事責任,建立事前監管、事中監管和事后監管的“三段式”監管體系等等,即使不能防患于未然,也能最快地扼殺違規行為,將投資者的利益損失減少到最小。 惡意擔保帶來銀行風險 啤酒花董事長的突然失蹤直接牽扯出巨額的擔保黑洞,啤酒花涉及的擔保合計接近18億元,其中違規未披露的就近10億,然而公司2003年的凈資產只有不到6個億。這樣的“小馬拉大車”式的惡意擔保不僅為公司本身帶來巨大財務風險,也為銀行的貸款安全制造了風險。 惡意擔保和地下擔保事件在上市公司中間也是屢見不鮮的:ST猴王為大股東盲目擔保,最終淪為負債累累的“提款機”;中科創業為操縱者54億元做擔保,資金鏈斷裂后無法收場;還有近期披露的奧園發展身陷5個億的擔保漩渦無法自拔。從公告中看,啤酒花也主要是為大股東和關系不錯的關聯公司做擔保,目前還不知道這個擔保的全部詳情,也不清楚啤酒花將會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但違規擔保事件的屢屢出現已經讓投資者感到擔憂。在監管部門的針對性調查日益深入之后,可能會有更多的擔保黑幕浮出水面。有人提出,應該建立起有效的約束機制,制定更為嚴格的標準,比如擔保金額不能超過擔保方的凈資產等具體規定。 信息披露違規損害投資者權益 董事長艾克拉木·艾沙由夫失蹤后的壞消息是一連串的,違規擔保、股份凍結、股價跳水。而對于整個啤酒花事件而言,最終損害的是眾多投資者的利益。在啤酒花東窗事發之前,持續多年的高位股價已經開始崩潰,而在董事長失蹤消息公布的同時,啤酒花就死死砸在跌停板上,沒有給投資者任何喘息之機,同時,啤酒花效應的迅速擴大也令投資者措手不及,像一場傳染病,涉及啤酒花的公司都面臨市場的拋棄,結果不單單是啤酒花股票本身的“雪崩”,與之有擔保關系的公司,甚至新疆板塊都慘遭跌停的厄運。 由此,信息披露問題再度引起關注,由于啤酒花近10億的擔保一直處于隱瞞狀態,沒有任何信息披露,投資者無從知道這樣的風險。而啤酒花在二級市場是相當活躍和強勢的,在10月份還是十分抗跌的強莊股,轉眼一變臉就淪為“垃圾”,公司此次的變故是逐年積累下來的,但不知情的投資者卻要被動買單。 信息披露的嚴重違規直接損害了投資者的權益。有分析認為,對信息披露的監管進行彌補和強化,將是保護投資者利益的重要環節,需要盡快與上市公司建立通暢的信息披露機制,建立起更為嚴謹的信息披露監管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