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強一直是每個中國企業的夢想,現實與差距也一直是每個中國企業不能回避的事實。“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是我們奮斗的目標,也是我們夢想的起航線。
本文,以中外企業500強之間的差距分析為切入點,通過與國外企業500強標桿的對比,我們重在探討中國企業深層次的問題及未來的發展出路。
現實與差距:用數據說話
冷靜地看待中國企業與世界企業之間的差距,我們只需把各自排在前500名的企業進行綜合的比較與分析就可以有一個總體的判斷。
數字是最冷靜的評判官,數據的背后則是各自的優劣與長短。我們首先要客觀、公允地認識到這一“差距”,然后才能在此基礎上剖析差距背后的原因與根由,給出企業未來的出路。
基本數據資料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在2002年公布的“中國企業500強”與同年美國《財富》雜志評出的“世界企業500強”之間,在經濟指標與數據上的差距:
1、中國企業500強平均資產規模相當于世界企業500強的6.46%。
1)從資產角度分析:2002年,中國企業500強的資產總額為31,439.2億美元,世界企業500強同期的資產總額為486,645.05億美元。中國企業500強2002年平均資產規模為62.88億美元,相當于世界企業500強同期平均資產規模973.29億美元的6.46%。
評價:資產規模上的差距反映的是中國企業500強在經營規模與資本實力上的落差,由于起步晚、底子薄、積累有限,中國企業500強的“家底”與世界企業500強還不在一個量級上。因此,在資產規模不占優勢的條件下,趕超世界500強,我們只能謀求“更快的速度”、“更精巧的方法”,走“知識型”與“智慧型”的發展道路,以“無形”勝“有形”,通過更多“無形”的積累讓有限的“資源與資本”在我們手中釋放出他人難以企及的價值,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思想智慧與技能水平,來彌補中國企業在“身體素質”上的先天缺陷,惟有如此,我們才能在短時期內同國際企業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展開競爭,贏得更多的“機會”與“機遇”。
2)從營業收入分析:2002年,中國企業500強的營業收入總額為7,373.76億美元,而2002年世界企業500強排名第一位的美國沃爾瑪公司,其營業收入為2,198.12億美元,相當于我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總額的29.81%;中國企業500強2002年的平均營業收入為14.75億美元,相當于世界企業500強同期平均營業收入的5.26%。
世界企業500強排名第一位的沃爾瑪公司營業收入比中國企業500強排名前八位的企業年度營業收入的總和還要高出40多億美元(國家電力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移 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營業收入總和約為2151.09億美元);而作為中國企業平均營業收入的代表企業——排名在第87位的中國水利水電工程總公司,其年營業收入為14.70億美元。也就是說,要7個中國水利水電總公司的年營業收入總和才能躋身于世界企業500強之列(第500位日本Takenaka工程建設公司100.96億美元),要27個才能與世界同等排名企業的收入水平基本相當(87位美國Aquila能源公司403.76億美元)。
評價:營業收入反映的是企業的產出水平與產出能力,中國企業500強與世界企業500強在營業收入上的差距實質上反映的是我國企業在經營水平與經營能力上的薄弱。美國沃爾瑪一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就占了我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總額的29.81%,可見我們在“產出規模”、“周轉速度”、“增值能力”等各項指標上都不如別人。如若把這一“差距”再放到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中去,加之我們已經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可想而知,像這樣“小而不強”、“小而落后”的企業還能在國際市場經濟的大舞臺上存活多久,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彌補自己的差距與不足,我們還要有多少企業辛辛苦苦經營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卻最終要給別人做“嫁衣”,等著別人來兼并與重組。對于中國企業而言,不發展、不跨越式發展、不跑到別人的前面,就沒有更好的出路可言。
3)從行業比較分析:在銀行、石油等行業,我國一些企業的資產規模在行業中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但在絕大多數行業中,國內企業500強的規模與世界企業500強的規模不可同日而語。這從2002年世界企業500強與中國企業500強10個主要行業首位企業的營業收入、資產額的對比中可以看得更加清楚。對比兩個排名中各行業排名首位企業的營業收入,更能看出雙方企業在企業規模上存在巨大差距。
評價:中國企業500強與世界企業500強在行業上的差距反映的是一個大環境與小環境之間的關系問題,這個大環境指的是企業外部的政策環境、制度環境、自然資源條件與優勢等,這個小環境指的是企業內部的資源利用能力、組織經營能力與市場開拓能力等。由上面的數據資料我們可知,銀行、石油等占有國家戰略地位與重要資源的行業,我們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力,而在其他主要靠企業自己的“真功夫”競爭的行業,我們與世界企業500強仍相差甚遠,這也真實地反映了我國現實的國情與經濟發展階段。
在一些不涉及到國家安全與戰略地位的行業,我國政府已經逐漸放開并推向“市場”運行,企業擁有獨立的自主權,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在同等的外部環境下,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差距就只能產生在內在的素質與能力上,即企業的小環境之中,“中國企業500強與世界企業500強十個行業首位企業利潤對比表”即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同時,它也向我們昭示了中國各個行業的強大所依靠的是各個行業中“龍頭企業”的強大,而各個“龍頭企業”的強大更多地是依靠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惟有自強不息,才能持續增長,并帶動整個產業的強大。
2、中國企業500強的人均營業收入相當于世界企業500強的12.95%。
反映勞動生產率的兩個重要指標是人均營業收入和人均利潤額。2002年世界企業500強的人均營業收入為29.3萬美元,折算成人民幣為242.6萬元,人均利潤額為0.64萬美元,折算成人民幣為5.3萬元。而2002年中國企業500強的人均營業收入為31.41萬元人民幣,人均利潤額為1.57萬元,分別相當于世界企業500強人均營業收入和人均利潤額的12.95%和29.62%,二者的差距極為顯著。另外,中國企業500強的人均資產為133.91萬元人民幣,僅為世界企業500強人均資產的1.57%。
評價:中國企業500強“人均營業收入”為世界企業500強的12.95%,“人均利潤額”為世界企業500強的29.62%,“人均占有資產”為世界企業500強的1.57%,相比之下,幾項指標都很“可憐”。中國企業與世界企業的差距最終體現在中國人與外國人的差距上,而中國人與外國人之間的差距既有思想意識與文化理念上的差距,也有技能水平與綜合素質上的差距,再其次才是生產工具與工作設備上的差距,何況我們現在擁有的生產條件和硬件水平是同步的。
“人才”是企業中最活躍的生產要素,也是企業的核心戰略資源,而衡量“人才”的標準有兩個方面:專業化與職業化。前者一半在基礎教育,一半在實踐摸索,而更多的還在于實踐中的持續學習進步能力及與業務需求緊密相關的知識匹配度;后者一半在學校的素質教育,一半在企業中的文化渲染,而更多的還在于市場中真刀真槍歷練出的職業素養。中國的教育體系與中國企業的實際需求不匹配,中國企業的運行機制與市場競爭的要求不匹配,導致了中國企業中“人才”的短缺與水土不服。因此,面對以上差距,我們還需溯本求源地進行反思:中國的教育如何才能做到“學以致用”,中國的企業是否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中國的員工怎樣在實踐中提升自我,在真正的“戰場上”展現才華、揮灑青春。
3、中國企業500強的平均利潤相當于世界企業500強的12.09%。
2002年世界企業500強共實現利潤3,060.92億美元,其中實現利潤最多的是500強排名第二的埃克森美孚公司,其利潤為153.20億美元。世界企業500強平均利潤為6.12億美元。2002年中國企業500強共實現利潤369.26億美元,平均利潤為0.74億美元,僅相當于世界企業500強的12.09%。
2002年中國企業500強中實現利潤最多的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共實現利潤64.01億美元,相當于埃克森美孚公司的41.78%,而埃克森美孚公司一家企業的利潤就相當于我們全部500強企業利潤總額的41.45%。
從2002年世界企業500強與中國企業500強10個行業排名首位的企業利潤比較來看,雙方在贏利能力上也存在不小的差距。
評價:中國企業500強平均利潤水平為世界企業500強的12.09%;中國企業500強中利潤水平最高的企業為世界企業500強中利潤最高企業的41.78%;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一家企業的利潤就相當于我們全部500強企業利潤總額的41.45%。從中國企業500強平均利潤水平到單個企業之間的較量,再到行業上的整體差距,我們得出的最終結論是:中國一流企業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贏利能力相差很遠。
贏利能力是反映企業“生命力”最關鍵、最直接的指標,衡量企業贏利能力最終的杠桿是投入產出比、產出投入差,營業利潤又是其中的一個核心指標。這個指標既反映了企業面向外部市場與客戶的經營能力,又反映了企業內部生產作業的組織與管理能力,內與外在靜態意義上的有機匹配及在動態意義上的順暢轉化最終決定了企業的生存能力與生命質量。
顯然,中國企業的經濟狀況與國際企業相比不在一個年齡段上,前者像一個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經驗、閱歷、能力都處于學習探索階段,后者則正值30~40歲的壯年期,思想成熟、技能嫻熟,還在不斷的創新與發展。
因此,要改變我們的經濟地位與社會地位,中國企業還需快快成長,在思想、心態、專業能力上迅速提升。
4、中國企業500強創新能力弱。
由于技術創新機制不健全等原因,我國企業普遍呈現出技術開發投入低、創新動力不足的特點,制約了產業升級和競爭能力的提高。
舉例而言,根據對我國鋼鐵、煤炭、有色金屬、石油化工等16個行業的調查,我國能源利用率為32%左右,比國外先進水平低10多個百分點。多數大中型企業關鍵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有相當大的差距。
科研開發投入是反映企業創新程度的重要指標。目前國際慣例是,企業要保持生存,其研究開發費用必須占到企業銷售收入的2%;要保證領先優勢,研究開發費用必須達到銷售收入的5%以上。就這一方面的指標來看,中國企業與國際企業的差距更大。
評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十幾年前鄧小平同志就已經為我國的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十六大”又提出“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新型工業化路子。但具體到我國各個產業的實際運行中,我們并沒有徹底解決好“傳統”與“現代”、“繼承”與“創新”,產業的“自然屬性”與“先進科學技術手段”之間的關系。而在企業方面,科技創新機制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還很薄弱,企業信息化水平不高,創新所需要的文化土壤和資源支撐不足。因此,科技創新雖然天天都在喊,但并沒有完全轉化為企業的第一生產力與核心競爭資源。
面對現實,我們不僅要反思現在,更應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未來的經濟與企業不可能再依靠政策傾斜、自然資源稟賦與廉價勞動力來實現持續增長的目標。從“粗放型”經營到“集約型”經營的轉變,我們既要有勇氣,還要有方法,懂得用自己的思想和智慧去駕馭更高級的生產資料與生產工具。
5、中國企業500強國際化水平低。
我國大企業及企業集團開始在國外進行直接投資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以中國化工進出口公司為代表的貿易公司,以及以首鋼為代表的生產主導型企業開始進行跨國經營。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大企業的跨國經營迅速發展,出現了中集、萬向、海爾等一大批走向國際的大企業。
但是,盡管如此,我國大企業的國際化程度仍比較低,還處于初級階段,遠遠不能適應做大做強的要求。現在絕大部分大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形式是出口,能夠做到海外生產的極少,能夠建立全球性銷售網絡的更少,能夠實現融資國際化的也不多。這種情況在生產型的企業或企業集團中表現更為明顯。就絕大多數中國大企業而言,在組織機構上還沒有哪一家具有“多國公司”或“跨國公司”的特點,在經營戰略上也沒有哪一家真正實現了全球性的資源配置和戰略規劃,在經營行為和經營機制上還沒有哪一家真正達到世界頂級水平。
評價:“國際化”并非走出國門才叫“國際化”,在自己的國土上與“國際化”公司一決雌雄,決不亞于跨出國門后的“國際化”競爭。中國企業沒有全球化的戰略構想,不在于我們的產品與組織機構是否滲透到了別的國家,而是我們的“品牌”、“效益水平”、“產品品質”、“研發能力”、“人員素質”等是否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顯然,我國的大企業集團與國際知名企業相比差的最多的還是“內力”與“內功”,至于已經先走出去的企業及其產品贏得市場的手段也較為“傳統”和“老套”,讓人很難與“高附加值”、“高品牌知名度”聯系在一起,就更不用說什么具有很強“殺傷力”的盈利模式了。可見“外張”還要先“內強”,表里如一、底蘊深厚,才能適應國際風云的大變化、大氣候。
任何一個國家,大型企業集團在國民經濟中都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但中國的大企業卻并沒有發揮出與其“規模”和“地位”相對應的巨大作用。一方面,中國企業500強與世界企業500強之間在規模上的差距不言而喻,我們的大型企業放到世界舞臺上,充其量只能稱為中小型企業。另一方面,中國企業500強在“力量”上的差距則體現在與國內企業水平對比之上。根據《中國前500家大型企業集團發展及其結構特征》的報告對2000年我國前500家企業集團(不含金融保險業)數據進行的分析,我們對我國大型企業集團的競爭力狀況和發展趨勢就會有一個認識和把握。
縱觀近幾年中國前500家企業集團的主要經濟效益指標,雖得到全面提高但并不理想。
首先,虧損企業減少。2000年虧損企業為55個,比1999年減少了25個,下降31.25%;利稅總額達到4880.68億元,利潤總額為2446.0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9.92%和77.78%。
其次,人均實現利稅增加。由1998年的1.68萬元/人提高到2000年的3.00萬元/人;綜合反映資本、人力投入產出率的全要素產出率由1998年的3.17提高到2000年的3.72;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中,資金利稅率由1998年的5.99%提高到2000年的7.92%;股東權益利潤率由4.04%提高到6.89%;單位產出利稅率由8.97%提高到11.31%。
但是,500家企業集團的經濟效益狀況并沒有呈現出與其地位、技術資源、技術能力的一致,其資金利稅率和所有者權益利潤率甚至低于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以資金利稅率為例,兩者的差距1998年為0.18個百分點,相差2.92%,1999年為0.71個百分點,相差10.06%,到2000年差距擴大到1.25個百分點,相差為13.63%;在所有者權益利潤率方面,1998年前500家企業集團還比全部工業高0.34個百分點,1999年則比全部工業低0.16個百分點,相差3.12%,2000年與全部工業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到2.00個百分點,相對差距擴大到22.50%。
綜合分析以上幾方面,作為中國經濟的脊梁——大型企業集團無論是在進行國際比較還是國內對比上都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中國大企業要真正做大做強,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要走的路還很長。
評價:中國企業500強是中國企業的標桿與龍頭,大到國家利益,小到股東利益,它們的存在都有著雙重的意義與價值,同時兩者之間又相互促進與補充。但中國大企業尤其是占有絕對優勢的國有大企業在體制改革方面還不徹底,“多頭管理”、“出資人缺位”等較為突出的核心問題正有待國務院直接領導下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進行更加深入的改革與攻堅。中國企業腳下的路并不平坦,但我們對中國企業的未來充滿希望,有黨和政府的強大領導,有25年豐富的改革經驗與卓越的改革成果做積淀,中國企業更加信心百倍。
關鍵信息分析
單純的就某一個方面的經營數據進行差距分析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聯系地、發展地看問題,洞悉事物的內在規律與關鍵變化要素,以此把握未來的發展方向。以下,我們根據上述數據資料進行幾個方面的綜合對比分析,以對我國企業有更深層意義的借鑒作用:
1、中國企業500強與世界企業500強在資產產出率之間的差距。
2002年中國企業500強的資產產出率為23.45%,世界企業500強的資產產出率為28.79%,中國企業500強資產產出率相當于世界企業500強的81.47%。
企業的資產分為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有形資產是企業財務數據可衡量出的部分,無形資產(如人力資源、文化力、品牌價值等)不量化在財務報表中,卻直接給企業帶來價值增值。
中國企業500強與世界企業500強在資產產出率之間的差距,實質上反映的是中國企業“無形”的那部分能力不夠強大,即使我們擁有與世界企業同樣的“資產規模”,我們的產出水平也才只是別人的八成左右,何況我們的資產規模只有別人的6.46%。
面對這一事實,我們只能從自身上找差距。在增長方式上,不能盲目地多元化發展與“貪大求全”,而是要和企業的消化能力相匹配,和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相匹配,和企業的運營機制與盈利模式相匹配。別人看得見的投入與產出是顯露在外面的必然結果,別人看不見的“變現”能力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這個核心能力在新經濟時代已經不是對資源的索取與占有,而是對資源的整合與升值。
2、中國企業500強與世界企業500強在人均營業收入、能源利用率兩方面的差距。
2002年世界企業500強的人均營業收入為29.3萬美元,折合成人民幣為242.6萬元,而2002年中國企業500強的人均營業收入為31.41萬元人民幣,相當于世界500強企業人均營業收入的12.95%。另一方面,我國企業能源利用率為32%左右,比國外先進水平低10多個百分點,相當于國外先進水平的76.2%。
“人均營業收入”與“能源利用率”這兩個看似不很相關的指標卻集中地反映了我國企業與世界企業在“資源利用效率”上的深層次差距。這個資源既包括人力資源也包括自然資源。這個差距指的是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廉價”的勞動力但并不意味著擁有世界一流的人均產出水平;我們擁有豐厚的自然資源但并不意味著創造了世界一流的產業附加值。而之所以說它是深層次問題,因為它既關乎我們當前的贏利水平與經濟效益,還關乎企業乃至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人才的梯級跟進、自然資源的生態保護與合理開發等許多具有戰略意義的問題。如果我們的眼光不夠長遠、心態沒有擺正,很可能走西方國家曾經走過的彎路:資源過度開采與物質膨脹導致自然環境的破壞與人類精神家園的失落。因此,面對21世紀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與人類生態文明社會的到來,企業運營就必須依靠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與思想創造力來提高經營效率,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及高附加值產出。
出路與夢想:用行動證明
企業,從根本意義上講,就是通過自己的能力將生產資源轉化為市場價值。它于內部是一個生命系統,于外部是一個生態系統。它既要保持自身的高速運轉,還要與外部環境和諧統一,才能日新月異、與時俱進。
中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但中國的企業卻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企業,為什么?這只能說明我們自身素質弱、運作水平低、生存能力差、把握不住外部的發展機遇與良好環境。上升到經營角度而言,就是核心競爭力不如別人。在同樣的資源條件下,甚至比別人占有更多優勢時(如政府保護),卻不能產生最大的價值、占有最大的市場份額。
進一步分析,何為核心競爭力?國內外的說法很多。一言以蔽之就是:占有優質資源、掌握核心能力、產生最大價值。但什么又是“優質資源”,怎樣才算“核心能力”,如何才能產生最大價值呢?這實質上反映的是我們的“競爭層面”與“經營模式”的問題。優質的資源肯定是稀缺的資源,而稀缺的資源中“能動性”資源又比“被動性”資源略高一籌,前者如人力資源、文化資源等,后者如生產資料和方法工具等。前者推動后者的發展,后者補充前者的需要,兩者融為一體,才能剛柔并濟,不可分割,亦不易模仿和搬移。因此,我們既要懂得千方百計地獲取優質資源,還要塑造資源得以“人性化”應用和“持續性”增值的良好環境。掌握核心能力,實質上考驗的是企業在動態發展中的“平衡”技術與“匹配”能力。
管理的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兩者界限分明、又相互補充。科學精神、法治精神與創業激情、文化信仰在企業中并行不悖,亦缺一不可。企業內部有“短板”也有“長板”,但它們都是相對的,重要的不是簡單地彌補“短板”,而是將企業整體看作一個有機的生命系統,在動態的發展中不斷把“板子”拉長,形成落差,從而集中精力“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形成一浪高過一浪的“攀巖式”發展態勢。最后,企業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產生“最大價值”,這個價值一方面來自企業自身的實力,一方面來自市場的認可,中間的交接點就是企業與客戶的關系,產品到品牌的升華。
所以,我們做企業與做產品還要一眼看內、一眼看外,向內就是搞好計劃與管理,向外則是經營好自己的品牌,緊盯客戶的需求,而客戶的需求看似變化無常,但其實也是特定時間與空間中的“個體”及其“需求”。實現這個特定時間與空間內的價值,并使之最大化,我們需要了解的就不只是有名有姓的客戶,還要敏銳洞察隱藏在他們背后的生活方式與生存環境,不僅是迎合還要創造性地改造與提升客戶的生產能力與生活品質。綜上所述,一個企業最根本的問題是要明確自己有什么資源,要干什么事業,在為誰以及創造什么樣的價值。
通過對中國企業500強與世界企業500強的差距對比,我們發現:以往,中國的企業過于注重有形意義上的硬件條件,如固定資產、資金實力、員工人數、市場規模等等,而一旦上升到“企業競爭能力”角度,考察人均營業收入、人均利潤水平、人均占有資產規模、企業創新能力、國際化水平等指標時就與國際企業相形見絀了(正如上述數據資料所顯示的那樣)。
這說明什么?有形的東西都是可以買得到、學得會、夠得著的,它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條件,而不是本質。
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早就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一個國家如此,一個企業更應如此。未來的競爭是知識的競爭、人才的競爭與品牌的競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體現在運用知識、駕馭人才、發揮品牌核力的能力與水平上,這將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考驗:知識,日新月異,更新速度與傳播頻率可以以“秒”計;
人才,面對多元價值觀與文化背景,統一到一個企業文化平臺上也絕非易事;品牌,在顧客的心中,很多時候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沒有敏銳的反應能力、持續的創新意識更是難以長期擁有。
怎么辦?有形的資源好管理、易整合,無形的資源則無處不在、無時不起作用,企業將會面對更多不確定性因素與突發事件的考驗,它既需要靈活性,還必須擁有一個強大的理想與信念做支撐,堅守基本的處事法則與做人之道,以理智的頭腦、平和的心態勇敢面對所有的“內憂外患”。而實質上,處理問題本身就是對企業能力與品性的一個考驗與歷練過程。中國人自古就講“四兩撥千斤”,現在又提出“發揮后發優勢”,可見事物都是運動的、辨證的,差距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只不過這其間需要一個過程來彌補,而且必須是一個“加速度”的過程,因為別人也在發展。因此,我們與國外企業有差距并不可怕,有了差距,才會有不竭的動力與智力像,我們應該學會利用這個“差距”激勵自己迎頭趕上。
良好的愿望轉化為實際行動,我們首先要知道我們差在哪里。通過以上數據的比較與分析,我們差的不是“硬件”,而是“軟體”,是支配企業運行的思想、信念、文化與精神。彌補這一差距,我們既要守住自己的根本,還要以開放之心態吸收國外先進的技術手段、方法工具。而這個“根本”就是企業的文化與價值理念,企業一切行為的出處與意義所在,以此為發展根基和思想統領,我們就自然知道該往何處去,以及采用什么方法到達了。
基本生存問題,是成長過程中必須要邁的一道坎兒,而且這種情況也不會長期存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企業原地徘徊或在溫室中漫步,一旦阻擋洪水猛獸的閘門放開,其結果不是被快魚超越,就是被鯨魚吞噬。
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必須是有大眼光、大氣魄、大抱負的企業方能蓬勃而出、橫掃千軍。市場競爭的結果,每個行業中最后剩下的就是這樣的一、兩家企業,因此,不爭頭名,就要準備消失。
這個頭名其實很不好爭,曾經有很多中國企業很有名,但也很可惜,因為只是有其名、而無其實,膨脹到一定程度就轟然倒塌,之后銷聲匿跡了。究其根本,還是那個原因,用錢能買到的“名”大凡都是虛名、偽名、空頭賬戶,經不住時間的考驗,只是曾經的擁有。
由此可見,百年基業還要從內功練起,萬丈高樓平地起。百年夢想就在我們每一天的實際行動中。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分配時間與利用時間的能力是最稀缺的能力,要想“百年”,先看看昨天都干了什么,想想今天該干些什么,就知道明天能干些什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