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鄭濃燕報道:兩年前因為慘遭中國互聯網寒冬而不得不暫停的安利電子商務計劃,因為近日其全球CIO訪華而重新解凍———安利將繼續在這個已經花了1.5億元的項目上砸錢。理由是他們這次覺得“時機真的到了”,只是曾經讓他們馬失前蹄的中國“電子商務”環境成熟了嗎?
將美國模式復制到中國
安利堅持要在中國開展電子商務,與其在美國的電子商務成功不無關系。安利兩年前在美國成立了一家名為Quixtar的網站,成立第一年就有5億美元的銷售收入,目前已躋身美國前五名的電子商務公司,承擔了安利全美80%的銷售成績。
近日造訪安利廣州公司的全球CIORandyS.Bancino就是Quixtar的創始人,手里握著占安利每年4%-6%營業額的IT預算,也是此次推動安利中國商務計劃的決定性人物。他認為Quixtar能成功,一方面是采用一流的系統做到前后臺系統的流暢,另一方面則是安利特有的龐大的直銷隊伍,天然地成為網站的有效客流。這兩點優勢,他認為安利中國一樣具備。
資金流懸念剩下的只是解決任何一家電子商務公司都要遇到的兩個瓶頸———物流和資金流。2000年完成對物流體系的重構和完善之后,安利已經解決了物流之困。事實上,1998年由于頗受爭議的安利直銷模式在中國被迫轉為店鋪營銷之后,安利逐步在30個省或直轄市開設了將近120家店鋪,其全國9萬多銷售代表直接跟店鋪拿貨,所以安利自身的物流支持只要求到達店鋪,再由當地店鋪尋找當地的物流公司進行配送,按照安利目前的物流管理不成問題。
然而面對另一條制肘電子商務的血管———順暢的資金流,安利則表示更要看“金融行業的配合”。安利想要尋找一家能夠覆蓋全國的銀行收賬系統,能夠及時匯總各地當天銷售信息,為此安利先后與招商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簽訂全面的“銀企”合作協議,通過銀行在安利各店鋪裝設POS機等方式來保障安利資金流的暢通。
即使歷經四年的電子商務嘗試,金融業的發展還是與安利想象的有諸多距離。安利大中華區系統開發區總監劉倫凱說,銀行的網絡覆蓋能力同樣約束了安利的發展。銀行與銀行之間,甚至同一家銀行不同地區分行的數據格式都彼此不統一,對于最終數據處理頗多不便。目前安利的主要合作伙伴招商銀行,但是網點還是太少,他坦言安利目前的120家店鋪的路線很大部分就是依據銀行網點的具體位置而設,開設新的店鋪往往首先考慮就是當地的支付系統。
photocome供圖
。ㄏ奶/編制)
|